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科门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这一期间到本院儿科门诊进行实习的护士中抽取共计80例纳入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的门诊实习护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施行常规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对比两组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实习护士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配合教学工作的依从性更高,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成绩、病例分析和应急能力等相关考核评分显著更高,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显著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门诊护理带教工作中积极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效果突出,能够明显提高实习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质量,尽量减少临床护理中差错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儿科 门诊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急诊儿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20年1月,研究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选取我院100名急诊儿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50名实习生;对参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护理教学,对观察组实习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采用考核的形式对不同教学成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对行动导向法的认可度较高,且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参照组实习生(P<0.05)。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发展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值得临床实习教学推广使用。

  • 标签: 行动导向教学法 急诊 儿科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当前儿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防护措施,归纳总结儿科临床护理安全的问题以及相关措施。结果:了解我院当前儿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隐患以及有针对性防护措施,对儿科输液临床护理进行应用,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儿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的加强不但能够有效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并解决隐患且避免医疗护理事故的出现。转变护理人员服务新理念,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儿科临床护理 安全管理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PBL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从2019级护理专业的班级中随机选出两个班级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随机选择一个班级为试验组,另一个班级为对照组,且两个班级的学生分数均为80人。在试验组班级实施的是PBL教学法,而对对照组的班级则采用传统带教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带教后,对比两个小组的学生学科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对不同带教方法的评价。结果 试验组中的学生不论是在学科成绩还是对于带教评价上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为明确,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BL教学法 儿科护理学 护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利用PBL教学带教模式的主要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新生儿儿科护理实习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主要实行PBL教学带教模式,常规组则使用相对传统的护理方式,之后对两组实习生的护理带教效果进行客观分析。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的考核成绩要明显较高。结论:PBL教学带教模式在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可有效培养实习生的自学能力与评判性的思维能力,因此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理带教 PBL教学带教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减少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儿科住院患者中选取278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139例,前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者常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是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家长,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家长对护理满意程度。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减少 儿科病房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儿科肺炎支原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儿科在2019年6月至12月收治的13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在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对照组有5例,发生率为7.2%。两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循证护理 支原体肺炎 心理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镇静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本次实验研究主要以收治的60名重症监护病房儿童为研究对象,同时利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个组别进行研究,一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另一组则需接受镇静护理干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后,对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和各项身体指标进行对照。结果:在两组研究患儿中,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治疗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与呼吸机的时间都要相对更优。结论: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实施镇静护理,对于帮助幼儿环节疼痛以及改善他们的病情相对十分有利。

  • 标签: 镇静护理 儿科重症护理 监护病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人文关怀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均为39例,对比两种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家长心理状况和对护理满意程度之间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不仅改善患者家长心理状况,还能提高对护理满意程度。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新生儿科护理 新生儿家长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用于儿科护理质量对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择选90例,2020年1月-12月期间,于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现以随机抽取方式进行对等的分组,A组(n=45),开展常规护理管理,B组(n=45),开展PDCA循环管理,对比2组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对比护理质量,B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对比家属满意度,显示B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A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案例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中医儿科学的建设与实践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校今年录取的2017级中医学专业300个学生,进行随即分组,分为对照组150例,按照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研究组150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观察两组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学生在期末进行评定时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教学中基于“案例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中医儿科学进行教学,效果显著。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中医儿科学的应用
  • 简介:摘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人们对儿童肺炎的认识正在不断提高。病因并不复杂,但是儿童疾病的快速传播和某些药物的不吸收会引起多种副作用。因此,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传统草药无毒且无副作用,对治疗具有重大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对中药对小儿肺炎的理解以及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经验。

  • 标签: 儿童肺炎 草药 经验
  • 简介:【摘要】闻和诊在中草药的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中草药的治疗中有一个理论,即“内经有五音,五音应五脏”。在医学中,认为声音和气味与内部器官密切相关,并且通过观察声音,气味,呼吸和言语的变化,可以观察相应的内部器官兴衰。在中药中,中药的闻和诊也常用于儿科临床治疗。

  • 标签: 闻诊 中医儿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前中医儿科“以症为先”的思想是在把握疾病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对其进行药物预见性治疗。中医特色管理主要是从辨证理念的角度出发,将疾病的诊断、治疗、管理、预防阶段均与辨证思维相整合,关注患者的疾病、心理、饮食、生活起居等面,最终实现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和管理水平的目的。中医特色管理的内容也比较丰富,既包括对功能性疾病的管理和治疗,也包括疾病的积极预防和早期治疗管理,彰显了中医管理的特色,也防止了疾病的进展。

  • 标签: 先证而治思路 儿科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流行性感冒是秋冬季多发的疾病,医院医护人员因接触患病人员多,接触病原菌机会多,工作空间相对封闭,既容易被感染,又容易成为传染源,在流感流行中处于核心位置。特别儿童流感在秋冬季发病率较高,由于因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就诊的病人增多,呼吸科和儿科医务人员存在很高的感染风险。

  • 标签: 呼吸科 儿科 医务人员 流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患者合理运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需要选取儿科患者,病例数72例,纳入时间段2020年1月~2020年5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36例)与对照组(n=36例),组别不同运用的用药对策不同,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合理用药指导,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结果:采用合理用药指导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差异度高(P<0.05)。结论:为提升儿科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需要对抽取患者实施合理用药指导,结果显示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胃肠道、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儿科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治疗的患者80名,对照组(40例)给予传统的西药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最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症状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症状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儿科重症肺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科临床中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择取100份儿科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不良反应报告,对阿奇霉素导致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给药途径、用药时间、严重程度、累及系统及器官与具体表现、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从年龄分析,0-28天、13-15岁两个年龄段的患儿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较低,3-6岁、7-12岁两个年龄段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P0.05;从给药途径上分析,静脉途径给药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途径给药患儿,P

  • 标签: 阿奇霉素 儿科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中医外治疗法之一。相较于药物治疗,刮痧疗法简单易操作,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在治疗小儿各类疾病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同。本文通过对刮痧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在儿科各类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肯定其疗效,总结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展望,旨在为刮痧疗法能更好地在儿科疾病中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刮痧疗法 儿科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合理应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运用抗菌药物的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对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坚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试验组患儿临床疾病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

  • 标签: 抗菌药物 儿科 临床治疗 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