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空心莲子(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Mart.)Griseb)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层析技术进行分离并采用现代波谱技术解析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得到并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乌苏酸(1)、吲哚-3-甲醛(2)、吲哚-3-甲酸(3)、对-香豆酸(4)、壬二酸(5)、N-反式阿魏酰基酪胺(6)、布卢姆醇A(7)、2-羟基-3-甲基蒽醌(8)、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9)、甲基异茜草素(10)、槲皮素(11)、木犀素(12)、柯伊利素-6-C-β-波伊文糖基-7-O-β-吡喃葡萄糖苷(13)、莲子素(14)、豆甾醇(15)和α-菠甾醇(16)。结论: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空心莲子草 化学成分
  • 简介:本期正值“双抢”农忙之季,上市人员偏少,市场交易以零星为主,除了个别热点品种走动顺畅价格上扬外,大多数药材商品走势缓慢,价格趋平。近日陆续有经营户从产地或其它药市调入货源,以备秋冬季之用。目前比较关注的品种是地产果实子仁类药材,具体行情走势如下:

  • 标签: 吴茱萸 莲子 市场交易 经营户 秋冬季 价格
  • 简介:目的:从银耳糖中分离、纯化3种均一多糖,TSP-2a~TSP-2c,研究其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方法:银耳糖经DEAE-SephadexA-50分离得TSP-2,进一步采用SephadexG-150分离纯化得TSP-2a~2c,经凝胶色谱法和HPGPC方法鉴定其纯度.利用化学方法和色谱及光谱分析方法进行结构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TSP-2、TSP-2a~TSP-2c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后促进细胞因子IL-1α、IL-6、IL-8分泌的增加.结果:TSP-2a~TSP-2c为均一多糖,分子量分别为1100kD、500kD、400kD.组成糖为岩藻糖(Fuc)、木糖(Xyl)、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和葡萄糖醛酸(GlcA).其结构都以(1→3)一D—Man为主,并在O-2,O-4,O-6位上有分支点.各均一多糖在不同程度上对细胞因子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结论:TSP-2a~TSP-2c均为一多分枝的结构复杂的酸性杂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活性.

  • 标签: 银耳孢糖 细胞因子 放射免疫法
  • 简介:目的:研究一株拟盘多毛菌(Pestalotiopsiss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ilicagel,Rp-18silicagel)和凝胶(SephadexLH-20)柱层析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其结构由核磁共振波谱(1HNMR,13CNMR,DEPT,1H-1HCOSY,HSQC,HMBC和NOESY)和HRESI-Q-TOFMS解析。结果:从拟盘多毛菌的静置发酵培养液中分离到一个倍半萜化合物(1)和一个已知化合物4-羟基苯乙醇。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标签: 拟盘多毛孢菌 新倍半萜 4-羟基苯乙醇
  • 简介:猫爪又叫小毛茛。毛茛科植物猫爪的干燥块根。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疬的功能。临床用于治疗瘰疬淋巴结结核、肺结核、偏头痛、牙痛等症;近年用于治疗癌症有着一定疗效。猫爪主产河南、江苏、广西、浙江、安徽等省区。2001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近8年时间里,广西市场的猫爪销势起了较大不同的变化,价格也随着销势的变化而在变化着。见表1。

  • 标签: 猫爪草 毛茛科植物 广西市场 淋巴结结核 清热解毒 肺结核
  • 简介:目的:研究舞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舞中的化学成分,采用多种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舞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表儿茶素(1)、木栓酮(2)、β-谷甾醇(3)、槲皮素(4)、水杨酸(5)、桑黄素(6)、芹菜素(7)、木犀素(8)、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9)及胡萝卜苷(10)。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舞草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 简介:梓木(LithospermumzollingeriDC.)为紫草科紫草属植物,一般用其果实入药,称为地仙桃,具有温中健胃,消肿止痛之功效.根、茎也作药用,功效同果实[1].近年来研究发现梓木草具有治疗肺结核、淋巴结核的作用[2,3].在进行梓木抗结核新药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共分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刺槐素-7-O-β-D-葡萄糖苷(acacetin-7-O-β-D-glucopyranoside,Ⅰ),陈皮苷(hesperidin,Ⅱ),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Ⅲ),木犀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pyranoside,Ⅳ),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chrysoeriol-7-O-β-D-glucopyranoside,Ⅴ),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Ⅵ),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Ⅶ).

  • 标签: 梓木草 黄酮
  • 简介:目的:研究马鞭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测定。结果:从马鞭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可溶部分得到4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分别为异毛蕊花苷(1)、阿克替苷(2)、ParviflorosideB(3)和CampneosideⅠ(4);从石油醚可溶部分得到2个脂肪酸酯类化合物,分别为十六酸甲酯(5)和十六酸乙酯(6)。结论: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5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马鞭草 化学成分 苯乙醇苷类
  • 简介:目的:研究毛鸡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分离其成分,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毛鸡骨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一个异黄酮类成分:7,4’-二羟基-8-甲氧基异黄酮。结论:该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 标签: 毛鸡骨草 豆科 相思子属 7 4’-二羟基-8-甲氧基异黄酮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积雪Centellaasiatlca(L.)Urban中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积雪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积雪单糖苷(Ⅰ)、积雪苷(Ⅱ)、积雪二糖苷(Ⅲ)、积雪草酸(Ⅳ)、够一羟基积雪草酸(V)、α—L-鼠李糖(Ⅵ)。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标签: 积雪草 皂苷 积雪草单糖苷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对华东唐松(Thalictrumfortunei)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鉴别化学结构。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其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分析,用UV、IR、MS、1HNMR、13C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O-甲基唐松檗碱(O-methylthalicberine)(1),24S-lanost-9(11)-ene-3β,16β,24,25,30-pentaol(2),胆固醇(cholesterol)(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豆甾醇(stigmasterol)(5),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6),菠菜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pin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蔗糖(sucrose)(9),邻二苯甲酸正丁酯(palatinolC)(10),对羟基正丁基酚醚(4-butyloxyphenol)(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华东唐松草 毛莨科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对华东唐松(Thalictrumfortunei)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鉴别化学结构。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其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分析,用UV、IR、MS、1HNMR、13C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O-甲基唐松檗碱(O-methylthalicberine)(1),24S-lanost-9(11)-ene-3β,16β,24,25,30-pentaol(2),胆固醇(cholesterol)(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豆甾醇(stigmasterol)(5),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6),菠菜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pin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蔗糖(sucrose)(9),邻二苯甲酸正丁酯(palatinolC)(10),对羟基正丁基酚醚(4-butyloxyphenol)(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华东唐松草 毛莨科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研究金丝(Pogonatherumcrinitum)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和SephadexLH-20柱层析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6-C-β-波依文糖-7-O-β-葡萄糖苷(1)、苜蓿素(2)和槲皮素7-O-鼠李糖(3)。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黄酮碳苷,化合物2~3为首次从金发属中得到。

  • 标签: 金丝草 黄酮碳苷 波依文糖 结构解析
  • 简介:目的:研究木贼科植物笔管(Equisetumdebil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笔管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megastigmane型化合物和4个黄酮苷,分别鉴定为blumenolA(1),corchoinosideC(2),sammangaosideA(3),(3S,5R,6R,7E,9S)-megastigmane-7-ene-3-hydroxy-5,6-epoxy-9-O-β-D-glucopyranoside(4),山柰酚-3,7-双葡萄糖苷(5),camelliasideC(6),山柰酚-3-槐糖苷(7)andclematine(8).化合物1-4,6,8均为从木贼科植物首次分得.

  • 标签: 木贼科 笔管草 化学成分 Megastigmane类化合物 黄酮苷 中药材
  • 简介:白花蛇舌为茜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白花蛇舌(Hedyotisdiffusawilld)的干燥或新鲜全,又名蛇舌、蛇舌癀、节节蕊、羊须、小米蛇针、蛇总管、鹤舌、细叶柳子等,一般称二叶律。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渗湿,消肿止痛的功能。其化学成分中含有熊果酸、齐墩果酸、类固醇、黄酮类、蒽醌类、豆甾烷、强心甙和免疫性多糖等十多种有机成分和Fe、Mn、Mg、Al、Si、Ca、Ti等多种无机元素,其中Ti(钛)能刺激吞噬细胞使

  • 标签: 白花蛇舌草 混伪品 性状鉴别 蛇总管 茜草科 一年生草本植物
  • 简介:目的: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飞机挥发油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飞机挥发油的萃取得率为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萃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飞机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35℃,萃取时间为2h,飞机挥发油的平均萃取得率为158%。结论:优化后的飞机挥发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适用于飞机挥发油类成分的提取。

  • 标签: 飞机草 挥发油 正交试验 超临界流体萃取
  • 简介:目的:研究木犀素对乳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取3d内出生的乳大鼠肺组织制备肺成纤维细胞,经纯化,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上,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醋酸泼尼松龙组、4×10^-4、4×10^-5、4×10^-6、4×10^-7mol·L^-14个不同浓度的木犀素实验组,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肺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变化,测定肺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曲线、增殖情况及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木犀素浓度在4×10^-5、4×10^-6mol·L^-1时,可明显抑制肺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且细胞密度减小,细胞间隔变大,这种作用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性,且使肺成纤维细胞内蛋白质的含量减少,所有木犀素给药组均可使肺成纤维细胞内SOD活力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木犀素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 标签: 木犀草素 肺成纤维细胞 增殖 抑制作用
  • 简介:目的:对鱼腥中生物碱及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采用Born比浊法测定所得生物碱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从鱼腥中分离得到9个生物碱,经鉴定分别为:缺碳金线吊乌龟二酮B(1)、4,5-Dioxodehydroasimilobine(2)、cepharadioneB(3)、马兜铃内酰胺BⅡ(4)、马兜铃内酰胺AⅡ(5)、三白内酰胺(6)、胡椒内酰胺A(7)、Splendidine(8)、马兜铃内酰胺FⅡ(9)。抗血小板聚集实验表明,化合物1,2,4~7,9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1,2,4,7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2,6,7,9首次从该属分离得到,化合物1,2,4,7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标签: 鱼腥草 生物碱 抗血小板聚集
  • 简介:目的:探究苗药双肾水提液、醇提液对肾阳虚症小鼠主要性器官和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以小鼠主要性器官睾丸、前列腺、精囊、肾脏和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等的湿重作为测定指标,测定各指标湿重体重比指数。结果:双肾水提组、55%醇提组、95%醇提组的体重增长率都高于模型组,低于空白对照组;水提组性器官精囊湿重体重比、睾丸湿重体重比、前列腺湿重体重比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醇提各组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免疫器官胸腺湿重、脾脏湿重体重比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肾水提液对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小鼠主要性器官萎缩有明显改善作用,对免疫器官无显著影响。

  • 标签: 双肾草 肾阳虚模型 氢化可的松 性器官 免疫器官
  • 简介:目的:研究翻白乙醇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翻白乙醇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MTT法测定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梯状条带和DAPI染色观察凋亡小体,再用Westernblot法检测对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翻白乙醇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有较强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典型的DNA梯状条带,Westernblot分析结果发现,翻白乙醇提取物促进caspase-3活化而引发下游PARP裂解,进而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走向自体凋亡的途径。结论:翻白乙醇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及诱导其凋亡而产生抗肿瘤作用。

  • 标签: 翻白草 HEPG-2细胞 抗肿瘤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