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也是多发病,随着医疗设备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知识的普及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加以重视,近遇一颈椎病患者自身存在严重枕部畸形,经采用中医针灸及中医整骨手法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畸形 寰椎 枢椎 手法整复
  • 简介:男,54岁,头晕,恶心、呕吐,入院。患者主诉:前日工作低头1小时余,感头晕,今日午后头晕加重,直立位明显,少量呕吐,呕吐物为内容物。三年前曾突发头晕,诊断颈椎病,中医整骨手法治疗后恢复。现行CR、CT检查如下:CR检查所见:侧位片示(附图②):C1与枕骨分界不清,C2齿状突向上突起,前缘与C1冠状面位置等同,C1前弓吧明显,未位于齿状突前侧,C2.3椎体及椎后关节融合;开口位示(附图①):齿状突基底部增宽,呈正三角形,于倒置三角形的骨性缺损间隙内,两侧似寰枢关节可见。C4—6椎体曲度向后反弓,C5—6椎体前缘见鸟嘴样骨质增生改变,椎后缘小角增生明显。

  • 标签: 复杂畸形 枕颈部 学报 影像 椎体前缘 CR检查
  • 简介:目的:运用中国接骨法治疗成人前臂骨折。方法:整复体位,固定位置,动态x光片和投照方法。结论:采用动态X光片,确定何种体位整复是治疗的关键。固定位置,上1/3线以前臂旋后20°,中、下1/3根据体位X光片灵活掌握,小夹板规格初期超长为宜。

  • 标签: 前臂双骨折 动态X光片 投照方法 整复体位 固定位置 中国接骨法
  • 简介:目的:观察1月龄前肢去势大鼠腰椎间盘退变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改变情况。方法:截断30只1月龄SD大鼠前肢,并将其放于特制饲养笼内饲养,为模型组;正常组大鼠不处理,放于普通饲养笼饲养。并分别于术后5、7、9月处死两组大鼠,取下椎间盘,并进行形态学、免疫组化以及实时定量RT-PCR分析。结果:形态学分析显示模型组出现特征性的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椎间盘内Col2水平降低,实时定量RT-PCR分析发现MMP3andMMP13mRNA表达显著增加,

  • 标签: 细胞外基质成分 腰椎间盘退变 去势大鼠 前肢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免疫组化染色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复方芪麝片对前肢去势大鼠直立模型退变椎间盘形态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1月龄SD大鼠前肢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芪麝片组、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分别在术后4、6、8月随机提取10只复方芪麝片组大鼠进行灌胃给药一个月,并于术后5、7、9月处死三组大鼠,取下腰部椎间盘,并进行藏红和天狼猩红形态学染色、免疫组化分析以及实时定量Realtime.PCR检测。结果:形态学藏红染色显示复方芪麝片增加椎间盘高度,防止纤维环撕裂和板层紊乱情况,增加软骨终板非钙化层胶原基质,防止其排列紊乱;免疫组化染色见到,复方芪麝片可以明显增加椎间盘髓核细胞外基质中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降低软骨终板x型胶原表达;实时定量Realtime.PCR分析发现复方芪麝片在各时间点可以均显著增加Col2almRNA的表达,在术后7月和9月降低Colloal,MMP3,MMP13和IL.1betamRNA表达。结论:本研究证实复方芪麝片可以改善直立造成的腰椎间盘的退变情况。

  • 标签: 复方芪麝片 去双前肢大鼠直立模型 椎间盘退变 细胞外基质 Ⅱ型胶原 M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