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糖尿肾病机制有了进一步发展,突出表现在抑制肾脏晚期糖化终产物形成、保护足细胞损伤、调节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障碍、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等多方面。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疗法 综述
  • 简介:糖尿肾病糖尿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1],也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糖尿肾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使用肾灵I号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肾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肾灵I号胶囊 厄贝沙坦 微量白蛋白 血肌酐
  • 简介:目的探讨脑心清片对糖尿性脑梗死的治疗疗效。方法将68例糖尿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均给予脱水、降颅压、降血糖治疗(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降血压、降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脑心清片每次1.64g,每天3次治疗,疗程6周。以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超敏C反应蛋白为观察指标,并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有改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脑心清片辅助一般治疗可改善糖尿性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安全有效。

  • 标签: 脑心清 糖尿病性脑梗死 血脂 血液流变学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奚氏清法护理糖尿足筋疽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足筋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的“清法”护理创面,对照组单用西药护理创面,观察两组患足红肿的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在改善患足红肿、治愈率方面均有非常显著意义的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清法”分期护理糖尿足筋疽,患足红肿时间明显缩短,治愈率明显提高。

  • 标签: 糖尿病足筋疽 奚氏清法 分期护理
  • 简介:目的:为探讨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机特点和中药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2型糖尿胰岛素抵抗病例进行了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观察。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对病例辨证分型,按证型对140例2型糖尿患者采取分组治疗,随机选取2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西药(二甲双胍)治疗,其余120例患者在西药基础上按证型分别加用相应中药汤剂,各组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全部病例主要辨为阴虚燥热型、湿热(痰浊)困脾型、气阴两虚型、瘀阻脉络型。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观察组指标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组内比较,阴虚燥热型和瘀阻脉络型疗效显著好于其他两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胰岛素抵抗的机主要有阴虚燥热、湿热(痰浊)困脾、气阴两虚、瘀阻脉络等,中药治疗2型糖尿胰岛素抵抗疗效肯定,临床应结合中医辨证施治。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中医辨证施治
  • 简介:糖尿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2型糖尿(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美国每年新增终末肾病患者中50%以上是由糖尿肾病引发[1],中国糖尿肾病患者占全部透析患者的13.13%[2]。现通过检测98例T2DM患者的胱抑素C(CysC)、尿清蛋白排泄率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清胱抑素 尿清蛋白排泄率 肌酐 检测 诊断
  • 简介:糖尿胃轻瘫(DiabeticGastroparesis,DGP)又名为糖尿胃潴留或糖尿胃麻痹,是糖尿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是指在糖尿基础上由于胃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以胃扩张、胃蠕动减慢及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早饱、胃脘胀满、餐后上腹饱胀、恶心、吞酸、发作性干呕、呕吐等,

  • 标签: 糖尿病胃轻瘫 中西医结合疗法 穴位埋线 胃肠起搏
  • 简介:目的:探讨舒肝解郁治疗糖尿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糖尿伴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百忧解)治疗,治疗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汉密尔顿抑郁(HMAD)量表判断两组患者疗效,并观察其副反应。结果:治疗组起效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效相当,且治疗组副反应少。结论:舒肝解郁胶囊可治疗糖尿伴发抑郁症,起效快,副反应少,依从性好。

  • 标签: 舒肝解郁胶囊 糖尿病 抑郁症 氟西汀
  • 简介:糖尿皮肤血管病变是糖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报道,约30%2型糖尿(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合并皮肤损害,其代谢与微循环障碍对皮肤胶原蛋白均有影响,所以几乎所有2型糖尿患者均有皮肤受累瞄。。皮肤病变可加重糖尿患者的病情,严重者甚至导致下肢发生闭塞性动脉硬化、足部缺血、感觉减退,发生严重的损伤、感染、溃疡及坏疽,统称之为糖尿足。开始为下肢尤其是足趾发绀,静脉瘀血,麻刺感,以后逐渐发生湿性坏疽。

  • 标签: 2型糖尿病 皮肤血管病变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型2型糖尿合并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热型2型糖尿合并眩晕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用降糖药治疗,治疗组在应用降糖药的基础上,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C-反应蛋白以及眩晕发作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型2型糖尿合并眩晕疗效确切。

  • 标签: 黄连温胆汤 痰热型 糖尿病合并眩晕 疗效观察
  • 简介:2011年10月16日,中华医学会在北京举办的"2010版《中国2型糖尿防治指南》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包括广药集团广州中一药业消渴丸在内的一批治疗糖尿药物,经过专家审核甄选,入选国家用药指南。据了解,在国内生产糖尿化学药物的厂家就有上千厂家。这是打破了"防治指南"药物被化学生物制药一统天下的局面,首次进入糖尿国家用药指南。2010版《中国2型糖尿防治指南》与2007版相比,有一个显著差异,就是在"2型糖尿治疗程序图"上,

  • 标签: 2型糖尿病 防治指南 用药指南 结合药物 消渴丸 中国
  • 简介:人总是会根据自己心中的标准对自己遇到的和必须要面对的人生境遇做出某种价值判断,或好、或坏或无所谓好坏,这种基于遗传和教养相互作用,且颇具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内心标准和价值判断对一个人的行为和行为方式具有某种决定性,从而影响自己对人生路径的选择。其中,到底什么是好?

  • 标签: 价值判断 人生境遇 相互作用 行为方式 人的行为 标准
  • 简介:黄文政教授在治疗肾脏方面非常注重疏利少阳。在中医“少阳主枢”、“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少阳三焦枢机不利为肾脏疾病的关键机。黄教授将少阳三焦这种整体疏导调节作用称之为“三焦网络调节机能”:心之行血,肝之疏泄,肺之敷布,脾之运化,肾之蒸腾气化,正常水液代谢,血液运行无不依赖少阳三焦这种网络调节机能,若少阳三焦枢机不利,则气化功能受阻,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司,脏腑升降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输布、排泄不利,清浊不分,水液潴留,精微物质外泄,血运迟缓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在治疗中应重点发挥少阳三焦的整体疏导调节作用,通过疏利少阳三焦,使气机得以枢转,脏腑功能得以协调,从而恢复人体内环境动态平衡。

  • 标签: 三焦学术思想 三焦网络调节机能 疏利少阳三焦 疏导调节 黄文政
  • 简介: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为典型表现的临床症候群。肾病综合征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症状,防治并发症和保护肾功能。众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参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能有效地提高疗效,降低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的副作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肾灵汤 双嘧达莫 泼尼松
  • 简介:秋冬养阴冬令进补,是早已为大家熟知的养生之道。而春夏养阳、冬夏治,作为祖国医学特有的防治疾病的方法,可能还未被多数读者所真正了解。那麽,冬是否真的能夏治呢?又有哪些病症适合夏治呢?

  • 标签: 冬病夏治 冬令进补 秋冬养阴 养生之道 春夏养阳 祖国医学
  • 简介:产后"多虚、多瘀、易寒、易热",故产后治疗重在补虚化瘀祛邪,产后调养以药膳为佳。纯补纯攻均非产后所宜,因为补虚有留瘀之弊,化瘀有伤正之忧。补虚当以气血为重,然气血之虚,有轻重缓急之异,故用药须分主次。攻邪务辨邪之属性,谨守平和。化瘀不但要善于选用既能活血,又能兼顾脏腑生理解剖特点的引经报使药物,而且应注意攻逐不能太过。产后用药,还应注意解表不可过于发汗,攻里亦当削伐有度,清热慎用芩连,温里谨投桂附,消导之品不可重用。

  • 标签: 产后病 组方规律 用药特色
  • 简介:近年来,皮肤病理学界对甲真菌治疗颇有争论,问题主要集中在甲真菌在不同病患上治疗效果有差异性。根据多年对皮肤治疗经验的积累,追根溯源分析甲真菌病理及其发生、影响、治疗方法,从而指出甲真菌的最佳治疗途径,指导医师和病患用药。

  • 标签: 皮肤病 甲真菌病 病理分析
  • 简介:为了配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进重点专科(专)建设工作,提高重点专科(专)的珍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我刊特设以下专科(专)专题栏目。

  • 标签: 重点专科 专病 征稿启事 栏目 专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简介: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者的证候学特点,阐述其病因病机,总结出符合临床实际的分期辨证模式。方法以卫生部手足口的诊断标准,采集手足口病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手足口的中医学基本病因性质是温热挟湿,以温热为主;(2)普通病例的病程的第1阶段患者表证期的中医证候主要归类为温热挟湿,郁阻肺卫证;(3)普通病例的病程的的第二阶段,处于里证期,中医证候主要归类为肺脾湿热证和湿热郁蒸;(4)重症病例中医证候主要归类为热毒动风型和肺热津伤型,手足口机演变中风动是病情的转折点;(5)温热挟湿、郁阻肺卫证顺传肺脾,逆传心肝;(6)温热挟湿、郁阻肺卫证组与肺脾湿热证组和湿热郁蒸证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之间有差异。结论手足口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 标签: 手足口病 中医证侯 温热挟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