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企的生产管理系统直接影响药企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构建药企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将药企生产管理的全过程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提升药企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政策的执行效率,是进行药企生产管理系统优化的主要目的。

  • 标签:
  • 简介:目的:采用闪式提取技术优化女贞子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熊果酸和齐墩果酸总含量提取率及干膏收率两个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闪式提取法提取女贞子的最佳工艺。结果:最佳闪式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0s,料液比1:4,提取温度65℃。结论:该法稳定可靠,适用于女贞子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大批量生产。

  • 标签: 女贞子 熊果酸 齐墩果酸 闪式提取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前多数上市药物制剂存在着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个体变异性大及肾脏毒性等问题,本文总结了药物纳米技术的发展现状、普遍使用的类型、有效的结构修饰及在人体肠粘膜的转运方式。

  • 标签: 纳米技术 口服制剂 综述
  • 简介:摘要:目前多数上市药物制剂存在着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个体变异性大及肾脏毒性等问题,本文总结了药物纳米技术的发展现状、普遍使用的类型、有效的结构修饰及在人体肠粘膜的转运方式。

  • 标签: 纳米技术 口服制剂 综述
  • 简介:目的优化蒸(煮)川乌的炮制工艺。方法以川乌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川乌蒸法中浸泡时间、蒸制功率、蒸制时间;煮法中浸泡时间、煮制水量、煮制时间对炮制工艺的影响,确定川乌最佳的蒸(煮)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参数:川乌蒸制:浸泡软化62h,于600W下蒸5h;川乌煮制:浸泡软化48h,加水1400mL煮7h。结论经优化的炮制方法炮制后的制川乌单酯型生物碱与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相对稳定,明确2015版药典川乌炮制条件的参数,规范川乌的炮制方法,保障制川乌工业化生产质量的稳定。

  • 标签: 川乌 蒸制工艺 煮制工艺 正交设计 乌头碱
  • 简介:目的探讨柴苓护肝颗粒的工艺优化研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以干膏得率和总皂苷含量为指标,对水提工艺和醇沉工艺分别进行了优化,水提部分对药材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进行了考察,醇沉部分对醇沉浓度、醇沉时间、浓缩液相对密度进行了优选,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柴苓护肝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药材浸泡3小时,提取2次,每次提取2小时。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1.2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静置36小时。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合理可靠。

  • 标签: 柴苓护肝颗粒 正交设计 水提工艺 柴胡皂苷
  • 简介:摘要 设备是医院各项活动的基础,对医院的经营以及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设备具有种类多,功能复杂的特点,可以有效的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但是由于多数医院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管理比较松散,只注重采购不注重管理,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问题,探讨如何优化医院设备管理流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显著提高医院的总体效应。

  • 标签: 公立医院 设备 管理 流程优化
  • 简介:随着医院感染学研究的深入,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工作的不断进步,以往医院感染监测控制手段及工作方式已十分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医疗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需求。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已成为国内外医院感染专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以便为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医院 感染 监测系统 研制进展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数据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以信息为主导地位的医院管理系统,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然而在管理中过高地估计人的自觉性是不现实的,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控制与防护措施,才能主动切断人的一切违规行为,有效减少医院信息系统内部的人为安全隐患。

  • 标签: 医院网络 应用系统 安全管理
  • 简介:正畸科分诊台作为患者进入正畸科诊治的第一站,其工作内容和服务态度都直接体现着科室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此外它也影响着正畸科甚至医院的整体形象。为了提高医院正畸科患者满意度,加强医院正畸科良好社会形象的建设,医院开展了正畸科分诊台工作的优化管理工作,通过建立正畸科分诊台标准化流程,全面提高分诊台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及优化正畸科会诊程序,明显提高了医院正畸科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提升了医院正畸科在社会上的整体形象。

  • 标签: 正畸科 分诊台 优化 思考
  • 简介:目的:筛选白茅根中多糖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建立白茅根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白茅根多糖水提醇沉的工艺条件;以葡萄糖标准液作为考察指标,绘制标准曲线,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白茅根总多糖的含量。结果:白茅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0℃,提取3次,每次2.5h,料液比为1:10,醇沉时最佳乙醇终浓度为80%,测定白茅根多糖含量达到0.807%。结论: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确立了含量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准确、简便,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 标签: 白茅根 多糖类化合物 提取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