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二级药物防治管理对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6年收治的100例TIA患者纳为研究对象,考虑到随访丢失,将样本扩大至120例,即共纳入12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二级药物防治管理60例)与对照组(常规管理60例),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服用半年后心率、SBP、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1年后,统计两组服药依从脑卒中发生率。结果:服药半年后,观察组心率、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BP无显著差异(P>0.05);1年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8.93%和16.67%(P>0.05)。结论:二级药物防治管理可有效提高TIA患者服药依从,有效控制病情,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二级药物防治管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卒中发生率
  • 简介:摘要老年人术后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韵并发症,称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据文献报道POCD发病率达10~20%,目前认为麻醉和手术可能是主要的原因,而老龄则是唯一明确的危险因素,随临床开展的一种治疗良性胆囊病变的手术方式,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瘢痕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由于其发病因素和机制复杂,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对老年人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必须对其可疑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有足够的认识。我科自1992年~2008年10月实施的老年肝脏切除手术8万多例,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1例,经过采用早期认知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改变对自我,提高现实的认知能力,重新建立正确认知,从而有利于发挥心理防御机制,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增高。这说明及时的护理认知干预、重视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术后管理等措施,对于肝脏手术患者POCD的发生、发展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 标签: 老年人 认知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血管狭窄的分布及其与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6月于我科就诊的100例TIA患者,对照组选择在我院同期进行健康查体的100例。结果100例TIA患者中有67例为脑动脉狭窄,5条闭塞,其中1例TICA闭塞,4例MCA闭塞。39例高危组血管狭窄中10例单支血管狭窄,29例多支血管狭窄;28例低危组血管狭窄中11例多支血管狭窄,17例单支血管狭窄。100例对照组中有15例为脑血管狭窄者。脑血管狭窄与性别(P=0238)、年龄(P=0979)无关。与低危险组相比,高危险组更容易导致出现多支血管病变(P=0000、OR=10)。结论TIA患者很容易出现脑动脉狭窄,还会对多条血管进行累及。为了减少TIA的发生,减轻脑动脉狭窄发展,可以同步干预导致脑血管狭窄的多种因素,以便使得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经颅多普勒 脑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及安全评价.方法114例短暂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西医结合疗法 尼莫地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制作稳定且成功率高的大鼠脑卒中痉挛瘫痪模型。方法:分别运用文献报道的电损毁内囊法及线栓法制备大鼠脑卒中痉挛模型。结果:电损毁内囊法造模失败,且在改变内囊定位、减小电流量及刺激时间后动物死亡率仍然为100%;线栓法造模存活动物神经系统损伤症状评分、肌张力评分均符合要求,成活率为80%。结论:线栓法制作大鼠脑卒中痉挛瘫痪模型较稳定,且成功率高,有一定的可行

  • 标签: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 线栓法 电损毁内囊法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观察解语丹药棒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失语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卒中基础治疗,并予以语言康复训练和靳三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解语丹药棒治疗(解语丹由石菖蒲、远志、天麻、胆南星、僵蚕、地龙、全蝎等组成),两组治疗1个月后,通过WAB法(西方失语成套试验中国化)评定语言功能,通过失语商(aphasiaquotient,AQ)判断严重程度,并进行疗效和安全评价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自发谈话流畅、复述及阅读评分、AQ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语丹药棒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失语疗效显著,且安全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脑卒中 解语丹 药棒 运动性失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推拿联合中医药用于脑卒中偏瘫病症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年 7月 -2019年 3月接收的 1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数量均为 74例的参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参照组的治疗方案为针灸推拿,研究组的治疗方案为针灸推拿联合中医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肢体恢复等情况。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肢体恢复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 P

  • 标签: 针灸推拿 中医药 脑卒中偏瘫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糖波动和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无相关。方法52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组)及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组),观察比较两组血糖波动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波动参数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II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MSII组(P<001),两组NIHSS评分CSII组优于MSII组(P<001)。结论血糖波动和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相关,提示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也应该积极降低血糖波动幅度。

  • 标签: 血糖波动 脑卒中 NIHS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