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血培养分离出病原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状态。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血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收集送检血液标本3975份,分离出病原354株,血培养阳性率为8.9%。其中革兰阳性为201株(56.8%),革兰阴性为153株(43.2%);②检出率排前五的细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氧苄西林几乎完全耐药,暂时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和铜绿假单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耐药率均<9.68%。结论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种类多样,耐药率逐年上升,应重视对血培养标本中病原的监控,以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明确的指导。

  • 标签: 血培养 菌群分布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分布及对药物的敏感性变化。方法:选取本院 2019年 1月~ 12月期间收治胆道感染患者共 92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患者入院确诊后均需经穿刺抽取胆汁后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耐药性检验。分析本次研究纳入患者胆汁中病原微生物构成情况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结果:经分析患者胆汁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及耐药性检测结果后可知,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及粪肠球菌为常见病原微生物类型,占比较高,铜绿假单胞、屎肠球菌及阴沟肠杆菌则具有一定占比,其他病原微生物均较为少见,总体占比以革兰阴性较高;经耐药性检测后可知,革兰阴性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等药物具有较高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则耐药性较低,革兰阳性对克林霉素、青霉素、红霉素及庆大霉素具有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未检出耐药。结论:革兰阴性及革兰阳性均可引发胆道感染,但以前者较为多见,需在明确患者病原微生物类型后合理选取抗生素进行治疗,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 标签: 胆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药物敏感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浙南地区三甲中医院——温州市中医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常见病原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为中医院临床合理抗菌药物和制定院内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细菌鉴定仪;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共分离菌株153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487株占(31.71%),革兰氏阴性杆菌1049株(62.5%)。位居前7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氏(22.46%)、金黄色葡萄球菌(18.29%)、肺炎克雷伯(17.97%)、铜绿假单胞(10.55%)、鲍曼不动杆菌(4.75%)、奇异变形杆菌(4.62%)、粪肠球菌(4.1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及克雷伯的阳性率分别为52.17%和36.23%,耐甲氧西林金葡(MRSA)的阳性率为46.97%。药敏试验表明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头孢哌哃-舒巴坦、奈替米星、头孢替坦完全敏感;铜绿假单胞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7.53%,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对常用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为71.44%和71.43%;目前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萄菌株、VISA株和VRSA株。结论三甲中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耐药性与国内三甲西医院明显不同,我们应密切关注本院及本地区细菌的分布和当前的药敏情况。

  • 标签: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病原的特征。方法:随机从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18年 4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抽取 80例进行讨论,患者均接受微生物检验、细菌培养,分析病原结果。结果: 80例感染患者中,共检出 97株病原,其中单一性感染患者共 64例,占比为 80.00%,另 16例患者为混合性感染,占比为 20.00%。单一性感染患者主要致病菌包含解脲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肠球菌、铜绿假单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等,主要为革兰阴性、革兰阳性。混合性感染患者中,主要以支原体病菌较多。结论:分析后得知,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病原主要为革兰阳性、革兰阴性,临床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可根据微生物检验病原结果确定药物,降低耐药菌株,提升抗菌药物疗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