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英国医生日前提醒那些喜欢在夏季穿拖鞋的女士,警惕由此带来的健康隐患。因为拖鞋通常使大面积足部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易增加皮肤发生癌变的风险。英国《每日邮报》援引伦敦脚病科医生安东尼·康托斯的话说,拖鞋时下相当流行,但这种鞋使得足部大面积皮肤直接受到阳光曝晒,

  • 标签: 皮肤癌 拖鞋 风险 夏季 大面积皮肤 阳光曝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麻杏石汤方出自仲景之《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生石膏、炙甘草四药组成。功在辛宣肺、清肺平喘。方中麻黄为君,宣肺泄热;生石膏为臣,用量倍于麻黄,两者寒热相制为用,清宣肺中郁热.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杏仁为佐,苦降肺气,既助石膏之降,又与麻黄一降一宣,相反相成,以平喘止咳;炙甘草益气和中,与石膏合而生津,并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是为佐使之用。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临证举隅 清热宣肺 止咳平喘
  • 简介:孟河丁氏,名扬沪上,门生后裔,多传内科,挖掘丁仁外科疾病辨治思想,总结内重托补、顾护正气,善辨经络、重视痰湿,成药入汤,露剂代水的四大特色。

  • 标签: 孟河医派 丁甘仁 中医外科 学术思想
  • 简介:麻杏石汤是一首治疗肺热咳喘证的千古名方,为历代医家所喜用,且其主治病证的范围有扩展丰富的趋势.然而纵观文献记载或临床报道,多为用麻杏石汤加减的治验案例,而不效案例则鲜有报道.有效验案固然能启迪思维,但不效之案更能发人深思,昭示后学.因不效验案多隐匿文中,难于发现和总结,往往容易被医者所忽略,故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总结.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医案 辨证
  • 简介:狼疮性脂膜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少见的皮肤损害,可伴发多脏器损害,常是病情活动(61.5%)的征兆,临床罕见,治疗非常棘手。中药治疗狼疮性脂膜炎有其独特的优势,有的患者单独用中药即可控制病情,有的患者需联合西药治疗,但会减少西药的用量、抑制副作用的发生,且不会导致机体抵抗力的下降。笔者有幸师从房定亚教授,

  • 标签: 狼疮性脂膜炎/中医药疗法 凉血活血 解毒散结
  • 简介:1验案病例1杨某,女,37岁。主因面部反复起红斑、丘疹,伴瘙痒6月余,于2015年5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面部出现潮红,起红斑、丘疹,自觉瘙痒,曾在外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症状可暂时缓解,但皮疹反复发作,此后每遇皮肤起疹瘙痒,患者即自行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用药皮疹即消退,停药后又复发,久治不愈,

  • 标签: 激素依赖性皮炎 清热凉血活血法 验案
  • 简介:姜良铎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医50余年,善治各种疑难病症,特别是他治疗“上热下寒、内热外证”的临床思路,给予我们在处理临床复杂问题时以清晰的路径和有益的启发。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受益良多,取得了一些经验。

  • 标签: 上热下寒 内热外凉 三焦郁滞 姜良铎
  • 简介:目的观察外用复方石青黛膏治疗湿疹皮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130例皮炎湿疹患者,分为复方石青黛膏治疗组(70例),0.1%丁酸氢化可的松霜对照组(60例)2组,治疗2周,第2周、第4周进行对照观察,评定各组疗效。结果第2周复方石青黛膏治疗组、0.1%丁酸氢化可的松霜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6%、7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48,P〉0.05)。第4周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7%、48.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64,P〈0.05)。结论复方石青黛膏治疗皮炎湿疹起效较慢,作用持久,无不良反应。

  • 标签: 复方甘石青黛膏 皮炎湿疹 临床观察
  • 简介:1.病机关乎胃、脾、肝、胆西医对胃炎分类有多种,最常见的有浅表陆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病机涉及到胃、脾’肝、胆等脏腑。

  • 标签: 治疗 慢性胃炎 常见 胃脘痛 脏腑 病机
  • 简介:目的观察血清热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血清热方口服,对照组予复方青黛胶囊口服,2组均外用芩柏膏。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评分、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40例中,显效33例(82.5%),有效7例(17.5%),无效0例(0.0%),总有效4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40例中,显效16例(40.0%),有效18例(45.0%),无效6例(15.0%),总有效34例,总有效率为85.0%。经秩和检验,Z=-2.371,P〈0.05,说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红斑、鳞屑、瘙痒、口干咽痛、心烦易怒、大便方面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PASI评分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2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热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银屑病 血热证 凉血清热方
  • 简介: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与湿、热二邪有关。笔者经多年临床总结,运用淡和胃法加减,遵循胃宜降则和的法则,以养胃生津,淡以利湿去热,对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吐酸、嘈杂等症,疗效颇高。本文通过一临床病例,简述淡和胃法的临床应用指征及方法。

  • 标签: 甘淡和胃 胃食管反流 吐酸 嘈杂
  • 简介:作者简介璐(1970-),女,壮族,广西上林人,主管护师,本科,学士学位。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需要进行CT引导的经皮穿刺活检术的患者共1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CT引导的经皮穿刺活检术护理干预,共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28%,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724%,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71%和12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也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提高CT引导的经皮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减少并发症。

  • 标签: CT引导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护理配合
  • 简介:古代儿科素有痧、痘、惊、疳四大要证,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其中疳证多由于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小儿慢性病证,临床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大便不调为特征。常规治疗多以健脾益气为主。但首都国医名师杨玉华老师认为,小儿疳证多因脾阴不足,脾失濡养所致,在治疗过程中将淡滋补脾阴之法贯穿始终,并以消食导滞之法相辅,获得良好疗效。

  • 标签: 杨玉华 疳证 脾阴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