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课堂设计在近年来被全国各中医高校广泛推行,不仅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需要,也是中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中医教育标准实施与认证中得到推行。笔者在参加了近年的国内课堂教学设计培训后发现原来的“教案”已经不能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要求。为了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不偏离整部教材的主题内容,需要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本文结合笔者在中医诊断学中的重点授课内容——舌诊的教学,浅谈其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效果。

  • 标签: 中医诊断学 舌诊 教学设计
  • 简介:痹证往往风寒湿三气互相兼杂,临床用药颇难恰到好处,而对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掌握与临床应用就显得颇为重要,笔者通过学习经典,并积极跟师临床,发现怎样去理解桂枝芍药知母汤及其其中的每一味药,这需要不断专研历代各家医书并且勇于临床探索。

  • 标签: 痹证 风寒湿痹 桂枝芍药知母汤
  • 简介:《孙文垣医案》是孙一奎诊疗实践的记录,案中夹议夹论,阐发证治,蕴含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对孙氏三则代表性医案详细分析,借以分析孙氏诊治痰证学术特色。其中积块跳动不止案中,体现孙氏治病求本、怪病责痰的学术特色,治疗中其妙用二陈,对症下药,知常达变,随证易方;脾泄案中,体现孙氏善于析证、圆机活法,且其精研脉诊,急则治标;经闭案中,孙氏去伪存真、补偏救弊,认为气郁痰生、气顺痰消。

  • 标签: 新安名医 《孙文垣医案》 孙一奎 痰证 学术特色
  • 简介:本文梳理了李东垣从脾胃论治头面诸窍疾病的思想:(1)"诸窍脾胃,生理相联",诸窍与脾胃不仅存在直接隶属或经络相连,且需要脾胃将水谷转化为清阳之气以上荣;(2)"内伤脾胃,九窍不利",一旦内伤脾胃,头面诸窍亦会受到波及,出现以"清阳不升""湿浊上蒙""火气上攻"为主要病机的疾患;(3)"通利诸窍,首重脾胃",东垣治疗诸窍之疾首重脾胃,主要有"补中升阳以荣窍""除湿安中以通窍""调中降火以护窍"三种治法;(4)"标本兼顾,用药精当",东垣善用甘温药补中以培本,风药升阳以引经,温燥药除湿以通窍,寒凉药降火以救标。

  • 标签: 李东垣 脾胃 头面诸窍 学术思想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加强饮食管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体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2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消化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将饮食护理实行统一医院配餐,结合中医体质进行食疗管理。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0.91%)明显高于对照组(32.71%)(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75.45%)(P〈0.05),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16.36%)明显低于对照组(51.8%)(P〈0.05);观察组偏颇体质改善率(65.35%)显著好于对照组(17.82%)(P〈0.05)。结论合理应用饮食改善体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的转归有着重要的意义,临床护理及治疗效果突出,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体质 饮食管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