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afteryinsufficiency,VBI)是以反复发作性眩晕为主症的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现又称为后循环缺血。依其症状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眩晕”范畴。笔者有幸跟随张晓雪教授、主任医师学习,对中医药从肝脾论治本病有一定认识,现将其论述如下。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肝脾 辨证论治 医案
  • 简介:-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我院从2006年5月-2007年5月收治了182例-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96例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并与盐酸培他啶注射液治疗的86例相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中医药疗法 @丹红注 射液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晕可消对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患者TCD、SPECT的影响.方法:120例VBIV患者随机分为晕可消治疗组(观察组)和眩晕停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通过TCD检测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进行比较;观察组中15例患者接受了治疗前后的SPECT检测.结果:VBIV患者普遍呈现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流速度均有显著提高(P<0.01和0.05),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加明显(P<0.05).15例接受SPECT检查的观察组患者中14例呈现不同程度局部脑血流(rCBF)减低或缺失,晕可消治疗后缺血灶总数目下降,低灌注灶有不同程度充填.结论:晕可消可提高VBIV患者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改善其脑血流灌注.

  • 标签: 晕可消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经头多普勒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为寻求防治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用药,观察中药针剂配伍应用疗效,应用益气活血的生脉注射液合血栓通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40例,并用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比较,观察对症状、体征、血脂、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7.5%(P<0.05)。辨证配伍益气活血的中药针剂对VBI症状及血瘀证指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作用。不失为临床治疗VBI的有效途之一。

  • 标签: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生脉注射液 血栓通注射液 血脂 D—二聚体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各血流参数测值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测200例中医各型高血压病患者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并与30例正常血压者作对照。结果:肝火亢盛型平均血流速度增快,搏动指数正常;阴虚阳亢型平均血流速度增快,搏动指数轻度增高;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减慢,搏动指数明显增高。结论:经颅多普勒检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衍化进程。

  • 标签: 高血压 中医辨证分型 经颅多普勒 椎基底动脉
  • 简介:目的探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且有高黏血症合并发生的老年患者采用通窍降浊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且有高黏血症合并发生的老年患者80例,均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桂哌齐特单用治疗(对照组,n=40)与联用通窍降浊汤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收治的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高黏血症合并的老年病例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0%,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用药前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疗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高黏血症合并的老年患者,取中药通窍降浊汤应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在防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方面价值显著。

  • 标签: 通窍降浊汤 老年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高黏血症 眩晕
  • 简介:目的:较大样本观察晕可消胶囊治疗-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及其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门诊病例2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晕可消组)102例,对照组(维脑路通组)101例,治疗10d后行疗效评定并以荧光偏振法检测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显著改善了红细胞膜的流动性.结论:晕可消胶囊具有改善红细胞膜流动性作用,用于治疗-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晕可消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红细胞膜流动性
  • 简介: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如何使辨证更加缜密、有效,诸多医家对本病的辨证分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基于传统四诊收集信息进行辨证、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证型以及通过结合客观指标进行证型研究等都获得了迅速发展,通过深化对中医证型的认识,以期能够形成完善、客观又符合临床的中医证型.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症 客观指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外科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51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术后有针对性地加强患肢护理,观察提供有益的治疗调整信息以及注重基础疾病相关护理指导等系列护理措施。结果手术结合适当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下肢缺血显著改善27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下肢动脉闭塞症除采用恰当外科治疗手段治疗之外,采用适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手术 护理
  • 简介:我科从2006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采用香丹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PAD)43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认识1.1概述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见于髂总动脉、股浅动脉和胭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累及周围动脉并引起慢性闭塞的一种疾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中层变形和继发性血栓形成,逐渐产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患肢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逐年提高。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穴位注射 香丹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温阳散瘀散外敷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自拟的温阳散瘀散外敷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BI以及最大行走距离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散瘀散外敷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温阳散瘀散外敷 血栓通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