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共纳入颈性眩晕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提手法加口服中药,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加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将2组患者治疗前后即初诊首日和治疗后第14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ousScale,VAS)评分、SF-36评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彩色多普勒检测的椎动脉相关数据等进行比较。治疗前后所做血常规、肝肾功能检验结果作为安全性观测统计资料。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5.37%,而对照组为65.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在改善眩晕程度、颈肩痛、LVA及BA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在SF-36评分这一项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本研究中82名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有效改善眩晕程度、颈肩痛及椎动脉供血状况。

  • 标签: 颈性眩晕 眩晕 旋提手法 中药 牵引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 简介:目的:评价加减覆夏麻芍草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CVA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加减覆夏麻芍草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采用荧光酶免疫分析法(FEIA)检测患儿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的尿白三烯(LTE4)水平。治疗期间,记录两组患儿的合并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有效病例的复发情况。结果:①临床疗效: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85.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81.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治疗组在改善患儿咯痰、咳呕、多汗、舌象异常、下眼睑发青等症状或体征方面,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④实验室指标: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尿LTE4、血EC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儿的血EC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⑤合并用药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的合并用药患儿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⑥复发情况:治疗组的复发率为8.0%,对照组为30.4%,但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覆夏麻芍草汤是治疗小儿CVA的有效方剂,且有一定的疗效持续性,�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旋覆夏麻芍草汤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