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BiPAP(双水平气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的重要价值。方法:取46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者加以观察,因治疗法不同,将其分为1组、2组,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为1组,行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为2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均得到改善,较之1组,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中FEV1、FEV1/FVC水平升高幅度均较大(p

  • 标签: 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BiPAP无创呼吸机 常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来我院诊治的 56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儿入院后对患儿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压、肝肾功能等,对于轻、中症呼吸衰竭患儿采用 CPAP治疗,分析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56例患儿中 36例显效, 16例好转,治疗有效率为 89.7%。患儿用 CPAP时间均在( 10-180) h,患儿平均通气时间为( 89.4±19.7) h;患儿治疗后 PaO2指标为( 85.39±12.38) mmHg、 SaO2指标为( 93.47±4.41) %,高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 PaCO2指标为( 35.79±9.63) mmHg,低于治疗前( 48.17±11.16) mmHg( P<0.05)。结论 :早产儿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病率较高,采用 CPAP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CPAP 新生儿呼吸衰竭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应用效果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挑选我院收入的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70例)为探究目标,收录时间均截取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内。然后根据“抽签法”落实分组,其中参照组(n=3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探究组(n=35例)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探究组的临床指标优于参照组(P值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从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11月收治的 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均等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 40例。均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呼吸康复护理,对比实验中两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 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比两组患者社会活动方面的生存质量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以及生存质量有良好的改善和促进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训练 康复 肺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 ICU于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集的 5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均为 29例,护理方式分别为常规护理(对照组)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通气时间、 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APACHEII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 3.4%、 17.2%,差异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综合护理 病死率 APACHEI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奧曲肽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上消化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3年 1月至 2014年 10月所收治的上消化大出血患者 100例 ,将奥曲肤 (25~ 50)ug/h静滴 ,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止血。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传统治疗方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所有患者接受治疗 24h内,止血率为 52.00%( 52/100),接受治疗 24~ 72h内,止血率为 42.00%( 42/100),总有效率为 94.00%( 94/100) ,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 :奧曲肽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上消化大出血,疗效显著,止血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奧曲肽 质子泵抑制剂 上消化道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