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槲皮苷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AchE,Aβ,MAP和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4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100只,雄性,同时选择相同月龄转基因阴性小鼠20只(雄性),购自实验动物科学中心。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模型组、槲皮苷低剂量组、槲皮苷中剂量组、槲皮苷高剂量组、阳性药(多奈哌齐)对照组,转基因阴性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相关指标水平。结果:(1)槲皮苷组(低、中、高)入水逃避潜伏期、游泳速度及穿越平台次数均分别优于模型组(P均<0.05),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接近(P均>0.05);(2)槲皮苷组(低、中、高)Aβ, AchE, MAP-2, BDNF均分别优于模型组(P均<0.05),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接近(P均>0.05)。结论:槲皮苷能够有效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组织AchE, BDNF及MAP,降低Aβ相关,但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 标签: 槲皮苷 APP/PS1转基因小鼠 学习记忆能力 AchE MAP BDNF
  • 简介:摘要:实验动物既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模型,又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材料和支撑,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临床试验,还是在新药和生物制品的生产与检定中都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兔子、犬等,这其中以小鼠应用最为广泛。人们在对不同体型大小的实验动物进行某些实验操作( 如采血、给药、除毛、麻醉、疾病诊治等) 时,往往需要将其固定和控制。为此,人们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固定装置和控制方法。本文研究的固定器旨在方便学生学习实验的基本操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易于存放。

  • 标签: 研究现状 实验兔 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酚酸C联合艾灸疗法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AchE, Aβ, MAP和 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4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100只,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模型组、丹酚酸C组、艾灸组、丹酚酸C联合艾灸组、阳性药(多奈哌齐)对照组,转基因阴性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相关指标水平。结果:(1)丹酚酸C联合艾灸组入水逃避潜伏期、游泳速度及穿越平台次数均分别优于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丹酚酸C组及艾灸组(P均<0.05);(2)丹酚酸C联合艾灸组Aβ、AchE、MAP-2、BDNF均分别优于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丹酚酸C组及艾灸组(P均<0.05)。结论:丹酚酸C联合艾灸疗法能够有效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组织AchE、BDNF及MAP,降低Aβ相关,但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 标签: 丹酚酸C 艾灸疗法 APP/PS1转基因小鼠 学习记忆能力
  • 简介:摘要  研究表明HOX基因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HOX基因与早期造血干细胞的功能有关,又参与了后期造血细胞的分化与系定向分化过程,其表达异常可导致白血病的发生。RNA干扰技术是双链RNA(double strand RNA,dsRNA)介导的序列特异性转录后引起同源靶基因表达沉默,从而阻断靶基因的表达,是一种高效的基因阻断技术。利用RNAi技术,抑制HOX基因的表达,可能成为白血病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对RNA干扰HOX基因用于白血病基因治疗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HOX基因  RNA干扰  白血病基因治疗
  • 简介: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是基因转移,包括治疗基因的选择、基因导入系统的选择,同时还包括治疗基因的高效靶向表达及对此表达的调控.而导入系统是基因治疗的核心技术,是基因治疗是否能够进入临床的关键之一,因而始终是基因治疗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基因治疗从1989年开始进行临床试验到今年已走过了整整10年,10年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已表明,基因治疗不仅作为一个新的生物医学概念为人们所接受,而且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被广大研究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所实践.到目前为止所进行的多数研究表明,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总体上是安全、有效和易于操作的.本文就基因转移系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10年来基因治疗的发展、应用前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一介绍.

  • 标签: 基因治疗 前景 基因转移 载体系统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将观察24小时心房颤动(AF)模型的内皮素-1(ET-1)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ET-1在预测AF发生、发展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新西兰40只,给予右心房快速起搏(600次/分)建立持续性AF模型。按起搏时间随机分成5组,0 h(P0)组、快速起搏4 h(P4)组,8 h(P8)组,12 h(P12)组,24 h(P24)组,每组8只。观察起搏后0、4、8、12、24 h的血浆及心房组织ET-1的变化规律。结果:血浆ET-1在起搏12h开始出现明显升高,至起搏24 h升至最高,心房肌组织ET-1主要分布在心房肌胞浆中, 在起搏12h开始升高,至起搏24 h显著升高。结论:AF持续12小时,仅有血浆ET-1水平显著升高,24小时AF时,血浆和心房组织ET-1水平才出现一致性升高改变。研究提示:血浆ET-1水平可能推测阵发性AF持续的时间,增高的心房肌组织ET-1可能是AF诱发AF的触发因素之一。

  • 标签: []心房颤动 快速心房起搏 内皮素1
  • 简介:摘要在亲子鉴定实践时常遇到1-2个基因座不相符合的情况,等位基因丢失为导致不符合的原因之一1。正确区分等位基因丢失情况直接影响对鉴定结果的评价。等位基因丢失与模板DNA多态性、碱基的插入或缺失有关.本文分析了一例等位基因丢失案并用Sanger测序表明引物3’端附近多态性导致的等位基因丢失。

  • 标签: Sanger测序 亲子鉴定 等位基因丢失 短串联重复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肩关节轴向拔伸法对肩周炎模型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探讨肩关节轴向拔伸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机理。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白兔,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每组10只。采取持续劳损加冰敷法制作肩周炎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肩关节轴向拔伸法和电针治疗,模型组造模后给饲料喂养,空白组正常饲养不予治疗,10天一疗程,两疗程后进行实验取材,分别取患肩肱二头肌肌腹、长头肌腱及滑膜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结果肩关节轴向拔伸法对肩周炎模型局部肌肉中的脂质过氧化物(LPO)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可显著降低肩周炎模型局部肌肉中异常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P<0.05,P<0.01),同时对局部肌肉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也有较好的调整作用。结论肩关节轴向拔伸法可对肩周炎模型局部肌肉组织中的氧自由基代谢发挥良性调节作用,肩关节轴向拔伸法能增加局部肌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从而更好地清除局部病变组织氧自由基以及脂质过氧化物,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环节之一。

  • 标签: 肩关节轴向拔伸法 肩周炎 氧自由基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脂质过氧化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因测序是肿瘤精准治疗实现必要环节,科研人员以及医务工作者可以利用基因测序数据、个体病症以及药物分子信息等资料,从分子层面对疾病的发生机理进行分析,进而提高治疗用药的精准性。精准医学就是在现代医药科技的基础上建立的,将相关理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可以尽可能避免误诊和误用药的情况,进而提高肿瘤的治愈率。针对于此本文就基因测序的工作方式和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基因测序 肿瘤精确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文化具有与生物类似的基因,已被证明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医院国合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基因的研究与应用,为拓展合作交流范围和质量奠定基础。本文探讨了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基因与医院国合部门的关联、影响以及医院在文化基因研究和务实方面的思考。

  • 标签: 关键词: 文化基因 涉境外合作 务实
  • 简介:加拿大一项体外研究显示,将供体肺保存在体温环境下,泵入氧和营养物质,导入白介素-10(IL-10)的基因,可使在移植过程中受损的供体肺功能恢复更多。该方法处理过的肺血流改善,摄取氧、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强,导入IL-10基因可使细胞产生减少炎症反应的IL-10分子,

  • 标签: 基因治疗 体外研究 供体肺 移植 IL-10基因 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IC3435T基因多态性对胃溃疡患者抗幽门螺杆菌(rio)治疗的影响。方法共采集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106例,按抽签法随机分成EAC组(埃索美拉唑20meg次、克拉霉素0.5eg次、阿莫西林1.0g/次,均2次,d)和0AC组(奥美拉唑20mg/g次、克拉霉素0.5g,次、阿莫西林1.0g/次,均2次/a),每组53例,进行为期1周的抗Hp治疗,治疗结束至少4周检测H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技术检测两组MDR1基因多态性,记录并分析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对抗Hp治疗的影响。结果EAC组Hp根除率为84.9%(45/53),与OAC组的77.4%(41/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DR1C3435T不同基因型间Hp根除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TT型基因Hp根除率为66.7%(16/24),携带CT型基因为86.3%(44/51),携带CC型基因为83.9%(26,31),携带,TT型基因Hp根除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携带TT型基因患者Hp根除率均低于其他两种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与胃溃疡患者Hp根除疗效有关,携带TT型基因患者Hp根除率低。

  • 标签: P糖蛋白 基因型 胃溃疡 螺杆菌 幽门 奥美拉唑
  • 简介:乳腺癌是一种有多种基因发生畸变的复杂性全身性疾病,在乳腺肿瘤中已发现多种基因的变化,而这些基因变化被发现与预后不良有明显关系。

  • 标签: 基因 乳腺癌 预后
  • 简介:摘要: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工程是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各学科的结合,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灵魂、核心。基因工程(英语: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基因工程具有广泛性、可复制性,可以把来自不同生物的基因同有自主复制能力的载体DNA在体外人工连接,构成新的重组的DNA,然后送到受体生物中去表达,从而产生遗传物质的转移和重新组合。基因工程在医学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领域不断被拓宽,基因工程与我们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

  • 标签: 基因工程 基因突变 基因诊断 基因工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