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嘧啶对老年腹部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接受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只输注生理盐水,其余三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中、高剂量右美托嘧啶。评价四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与Ramsay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四组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的以上三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综合表明,只有中剂量组较好。结论中剂量右美托咪定可以发挥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有效降低术后EA出现,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 标签: 右美托嘧啶 老年 腹部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对生命体征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气管插管全麻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生命体征与躁动评分。结果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低,未发生躁动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能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躁动发生情况,使其顺利渡过苏醒期。

  • 标签: 气管插管 全麻 循证护理 生命体征 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采用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的治疗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根据患者床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氯化钠注射模式,实验组实施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模式,对比2组患者拔管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及后10min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及后10min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患者给予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其镇静效果较好,能够避免老年患者在拔管后出现循环问题,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剂量 盐酸右美托咪定 老血压 全身麻醉苏醒 拔管期
  • 简介:摘要目的将静脉全麻结合硬膜外麻醉应用在高原地区高血压老年患者LC术中,评价临床效果和对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的影响作用。方法此文加入分析的数据来自于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本医院收入后拟行LC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按照计算机法分组,一组纳入30例,静脉全麻用于参照组,静脉全麻结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实验组,分析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研究两组麻醉之前、气管插管时、手术时、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心率测定值、收缩压测定值、舒张压测定值。结果实验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低于参照组指标数据,P<0.05,表明数据计算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气管插管时、手术时、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心率测定值、收缩压测定值、舒张压测定值对比参照组指标数据,P<0.05,表明数据计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原地区高血压老年患者LC术中采取静脉全麻结合硬膜外麻醉呈现良好效果,且可缩短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 标签: 高原地区 静脉全麻 硬膜外麻醉 高血压 LC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模式在儿科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于本院就诊的儿科患儿中选择100位,作为此次调查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调查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50人,同时随机对本科室内的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将其也分为两组,使其分别对调查组和对比组的患儿进行护理,两组患儿及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调查中,使护理对比组的护理人员,依旧按照其日常工作方式进行工作,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对其实施管理;对护理调查组患儿的人员,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结果对比调查数据发现,调查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工作表现、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未实施质量改进的对比组。结论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方式,对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作用显著,同时其能够获得更高的患儿满意度,提升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儿科 质量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管理监测指标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保障可重复使用器械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于2014年1月-2018年1月调查600个手术器械包,确定各项质量监测指标,专人按照质量监测指标进行质量监控,科学分析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质量控制的运行机制。结果通过质控小组、品管圈小组、质控微信群,每月采用鱼骨图管理工具对应用质量监测指标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改进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与应用质量监测指标前比较,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60.00%,器械清洗合格率上升1.78%。结论确立质量监测指标体系,通过数据真实客观反应质量情况,为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持续质量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质量 监测指标 消毒供应 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展开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中质量风险管理的应用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现状,以及质量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下,各企业均取得显著成就。尤其是医药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开展了药品生产质量规范认证,表明我国医药生产质量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现场检查中仍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本文首先阐述质量风险管理内涵,并分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现场检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同时,重点研究质量风险管理在现场检查中的应用。

  • 标签: 药品 现场检查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药品的经营需要企业、员工、设备和管理等多要素的完美融合,在药品生产的过程中,选材、配比、加工每一步都会对药品的质量产生影响。随着国家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强,质量风险管理已经被充分的运用在药品生产中。一套完善、严格的质量风险管理机制,对任何一个药品生产企业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药品实施质量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识别并控制在研制、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存在的潜在问题。

  • 标签: 质量风险管理 药品生产 安全
  • 简介:目的评估军医随队保障对新兵集训期间训练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病、心理障碍等疾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2014—2016年有军医随队保障的新兵作为观察组,将2011—2013年新兵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新兵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病、心理障碍等疾病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新兵训练伤、呼吸系统、皮肤病、心理障碍等疾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军医随队保障可以改善基层业务人员缺乏状况,更好地做好保障,提高新兵训练质量

  • 标签: 随队保障 新兵集训 发病率 训练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PDCA)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15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消毒器械与护理人员等临床资料,其中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为实施PDCA管理前,2016年5月-2017年5月为实施PDCA管理后。比较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护理管理质量及消毒器械合格率。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分与消毒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模式可提高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PDCA)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15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消毒器械与护理人员等临床资料,其中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为实施PDCA管理前,2016年5月-2017年5月为实施PDCA管理后。比较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护理管理质量及消毒器械合格率。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分与消毒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模式可提高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