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室心动过速(IVT)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相关临床工作。方法对34例IVT患者进行RFCA治疗,左室特发性室心动过速(ILVT)采用激动标测的方法或起搏标测与最早QRS波相结合的方法标测靶点;对右室特发性室心动过速采用起搏标测的方法标测靶点,标测靶点后放电消融。结果34例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时均诱发出室心动过速。30例治疗成功,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4例失败,4例随访期间复发,再次RFCA治疗成功。结论RFCA能够根治IVT,成功率高、安全,可作为治疗IVT首选方法。

  • 标签: 心动过速 室性 导管消融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2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总计31例应用ATP静脉通道接三通方法进行治疗;B组总计31例应用异搏定进行治疗;C组总计31例应用心律平进行治疗;D组总计31例应用西地兰进行治疗。然后将四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复律时间、复律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2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A组复律时间最短,D组最长(P<0.05)。A组复律率最高,B组最低;A组不良反应最多,其他三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各组间复律率以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时候,最好依据患者自身状况以及具体疾病情况进行急诊治疗药物的筛选,对我国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阵发性 室上性 心动过速 急诊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收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根据双盲法将10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三磷酸腺苷治疗,观察组应用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转律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罗帕酮抢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不良反应少,安全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诊治疗 普罗帕酮 三磷酸腺苷
  • 简介:【摘要】 总结1例气囊破裂,同时伴有非持续心动过速发作患者的急救与护理,需要快速准确判断气囊破裂,密切观察室心律失常发作时的表现,做好心脏电除颤准备及气管插管更换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 标签: 气道管理 气囊破裂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电除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一科于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针对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HAMD、HAMA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发现,观察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针对护理在临床上应用更具优势,利于消除患者心理不良因素,加速病情稳定,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折返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实施食管心电图联合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折返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实施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乙组患者实施常规心电图联合食管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不同诊断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食管心电图联合常规心电图对其诊断后,其临床确诊率、特异性均高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70ms<RP<140ms之间以及RP大于140ms时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甲组患者。且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折返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实施食管心电图联合常规心电图的方式进行诊断,其诊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救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护理。方法:利用随机数选择工具,从我院2021年9月之前接诊的患者中选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救治患者36例,整理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者经过急诊救治护理,有34例患者出现转复。结论:进行对症治疗以及恰当的护理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症状能有效转复。

  • 标签: 急诊救治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n=38)接受常规基础治疗,急诊综合组(n=38)给予急诊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状况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急诊综合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较常规护理组的71.1%相比明显提升,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急诊综合组的心功能较常规护理组显著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急诊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n=38)接受常规基础治疗,急诊综合组(n=38)给予急诊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状况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急诊综合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较常规护理组的71.1%相比明显提升,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急诊综合组的心功能较常规护理组显著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急诊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应用食道新房调搏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PSVT患者,并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主要以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以食道心房调搏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转复成功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同时其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关于临床PSVT采用食道新房调搏的方法治疗,不仅可提升患者转复的成功率,同时对于抑制毒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食道心房调搏 普罗帕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Valsalva动作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42例,标准Valsalva动作)与观察组(42例,改良Valsalva动作治疗)。展开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复律成功率以及1次复律成功率相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治疗中实施改良Valsalva动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复律成功率,且具有较高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Valsalva动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复律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应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PSVT患者96例,分为胺碘酮组48例和普罗帕酮组48例,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胺碘酮组有效率为91.67%略高于普罗帕酮组有效率为85.42%但差异不明显,心律转复前后,SBP和DBP情况稳定无明显变化(p>0.05)。胺碘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普罗帕酮35.42%(p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普罗帕酮 胺碘酮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常规三维与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接诊的6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时间区间为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以手术是否使用X线分为实验组(30例)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与对照组(30例)常规三维射频消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实验组曝光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明显,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较高,没有X线伤害,建议推广。

  • 标签: 常规三维线射频消融 零射线射频消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从临床应用情况回顾分析美托洛尔与普萘洛尔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心动过速的疗效分析。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真实状态下观察并记录,根据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结果将使用美托洛尔治疗患者划归为美托洛尔组(42例),将使用普萘洛尔治疗患者划归为普萘洛尔组(48例)。于入院时及治疗时、治疗2周、治疗4周的心电图结果评价两组疗效。结果90例患者治疗2周时两组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4周时,心电图改善率美托洛尔组明显优于普萘洛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托洛尔较普萘洛尔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心动过速的疗效相当,但安全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美托洛尔 普萘洛尔 抗精神病药 心动过速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诊转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用三磷酸腺苷与普罗帕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6例急诊转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P<0.05);研究组TNF-α、hs-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磷酸腺苷相较于普罗帕酮,治疗有效率更高,用药安全更好,可降低患者体内炎因子,值得作为主要的临床药物加以推广。

  • 标签: 三磷酸腺苷 普罗帕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治疗有效率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