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绿色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 80例 2018年 12月到 2019年 12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急诊护理绿色通道,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比较两组患者从确诊到转至专科治疗的时间与患者的救治效果。 结果: 采取急诊护理绿色通道后,患者的入院到确诊时间(18±1.78)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确诊到转入专科治疗时间( 24±1.76)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急诊脑卒中患者来说,采取急诊护理绿色通道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诊治效率,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绿色通道 急性脑卒中 救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绿色通道在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实施常规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护理人员30例纳入对照组,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后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统计患者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治愈患者22例,死亡患者1例,急救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中治愈患者18例,死亡患者6例,急救总有效率80.00%,组间急救效果对比有差异性。观察组急诊到手术室时间、手术室到开始手术时间、急诊科到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异性。结论 在基层医院开展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中,于院内构建急诊绿色通道可有效缩短急诊到实施救治时间,对于提升急诊救治效果及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 基层医院 院前急救 危重患者 急诊绿色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绿色通道下早期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 选择 2016 年 2 月到 2018 年 5 月在本院治疗的 64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 32 例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 32 例运用绿色通道下早期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治疗后对比,观察组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运用绿色通道下早期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其手术疗效,加快骨折愈合时间,降低住院时间,对临床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绿色通道在诊断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44例作为研究组,建立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治疗与诊断。另选取同期门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44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诊断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分诊时间、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诊断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降低死亡率,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消化内科 急诊绿色通道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 急诊严重创伤绿色通道的护理管理模式优化与实用性分析 。 方法 将优化前诊治的 严重创伤 患者 40 例纳入对照组,优化后的 严重创伤 患者 40 例纳入实验组 , 对比两组患者失血量、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抢救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抢救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 P<0.05) ;实验组失血量与对照组对比 (P>0.05); 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 P<0.05) 。 结论 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绿色通道护理进行优化能有效改善抢救指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严重创伤 绿色通道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 2019年 2月 -2020年 1月 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急救护理快速通道。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治疗效果、救治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救治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快速通道可改善病情,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救护理快速通道 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 治疗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高龄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2020.2期间于我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58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这5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使用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29例)使用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对比两种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外周神经阻滞 静脉快通道麻醉 高龄 下肢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抽取本院 44例复杂性肾结石(单侧)患者纳入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皆实施多通 道(≧ 3 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以及各项手术指标。 结果 治疗后,患者在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4.55% ( 2/44),其中出血介入 1例,肾盂穿孔 0例,脓毒血症 1例,气胸 0例,肝脏损伤 0例,脾损伤 0例,肠道损伤 0例,安全性较高;结石清除率是 97.73( 43/44),只有 1例患者在 2年内再次治疗。术前检查血红蛋白 134.82±14.47g/L,术后复查血红蛋白 113.00±22.41g/L,平均下降 21.83±14.12g/L。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最长为 61min,住院 时间最长8d,住院费用最多 1.9万元, 结论 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 标签: 多通道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复杂性肾结石 安全性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