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胬肉切除、自体球结膜移植术治疗翼胬肉的效果。方法:将 76例翼胬肉患者分成两组各 38例,对照组行翼胬肉切除治疗,观察组加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分析治愈情况、修复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愈率为 78.89%、 96.97%,术后 6个月内复发率 23.28%、 3.49%,住院时间( 13.55±3.29) d、( 8.31±1.49) d,角膜上皮修复用时( 5.64±1.03) d、( 2.89±0.58) d,这些指标组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 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翼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治疗翼胬肉效果理想。

  • 标签: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 自体球结膜移植 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翼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复发性翼胬肉远期疗效及复发风险。方法 抽选我院来自 2015年 3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确诊并拟行手术治疗的复发性翼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 100例),按照抽签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50例),对照组采用翼胬肉切除,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结膜瓣转移治疗,比较两组复发率、治疗效果、角膜愈合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角膜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复发性翼胬肉患者采用结膜瓣转移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结膜瓣转移 复发性翼状胬肉 远期疗效 复发风险
  • 简介:摘要:近年来皮肤鳞细胞癌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由于其早期症状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容易忽略,临床上也经常发生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皮肤鳞细胞癌病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皮肤鳞状细胞癌 病理知识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翼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的翼胬肉患者86例分为参比组(行翼胬肉切除术治疗)和观察组(行翼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各43例。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相较于参比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术后,两组SIT、BUT、UCVA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参比组;角膜屈光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予以翼胬肉患者翼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效果确切,利于患者泪膜功能、视力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翼胬肉患者联合行翼胬肉切除术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翼胬肉患者,实验时间为2019.2—2021.3,用信封抽选分为参照组(32例)行翼胬肉切除术,观察组(32例)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翼胬肉切除术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前后CAD、裸眼视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间CAD、裸眼视力治疗前类似(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AD(0.71±0.33)D相比参照组要低,裸眼视力(0.89±0.21)相比参照组(0.69±0.17)要高(P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翼状胬肉 移植术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结节再生性增生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要点和需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方法收集8例肝脏结节再生性增生标本,分析、总结其临床病史、病理学改变特点。结果肝脏结节再生性增生是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的一个重要原因,多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或服用某些药物有关。临床以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但肝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异常。病理学检查:肝脏内弥漫分布无纤维分隔的小结节,其门静脉分支有不同程度阻塞性改变,提示本病形成与门静脉分支的局灶性阻塞导致其所供应的部分肝组织慢性缺氧有关。结论肝脏结节再生性增生有其特点,诊断时应与肝硬化、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肝细胞腺瘤等疾病鉴别。

  • 标签: 肝病 增生 活组织检查
  • 简介:摘要在临床眼科中,翼胬肉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且该疾病术后比较容易复发,这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目前,对于翼胬肉的治疗主要是外科手术,相关研究指出,对翼胬肉患者采取正确的手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复发率,保证治疗效果。为探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胬肉的临床效果,本文针对不同术式治疗翼胬肉的相关临床情况进行了分析。

  • 标签: 不同术式 治疗 翼状胬肉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恶性鳞细胞癌发生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243例口腔鳞癌患者病理资料,其中23例患者符合对侧颈部淋巴转移标准,通过对OSCC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与中线关系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以总结口腔鳞癌影响对侧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结果生长在口底和舌根的口腔癌与其他各部位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比较原发灶侵犯过中线对对侧淋巴结转移有影响(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种生长发方式对鳞癌对侧淋巴转移的影响,P=0.452>0.05,无统计学差异。讨论1.口腔癌原发灶侵犯过中线是发生对侧颈部淋巴转移重要的影响因素。2.生长在舌根和口底前份的鳞细胞癌更容易出现对侧颈部淋巴转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