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案作为记录患者详细医疗过程的载体,不仅可以为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疾病预防、法律及医疗事故处理、保险等多个行业提供服务,作为医院的病案管理部门,如何做好病案质量控制,提高病案管理水平,在医院质量管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病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合理化、专业化、多层次管理措施,促使高质、高效的病案形成,进而提升病案整体质量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完善相关质量管理监测制度,加大人员培训工作,加强器械清洗工作的管理,严格灭菌质量的管理等持续性质量改进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3年-2015年期间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及院感的发生率的变化。结果经过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该院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合格率由2013年的96.4%提升至2015年的100%,灭菌合格率由95.2%提升至100%,院感发生率由3.8%下降至1.05%,各年份之间器械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和院感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控制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交接班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采用CQI对护理交接班三级监控体系进行改善,然后对交接班质量急性考核观察,在CQI实施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对交接班质量以及重症患者的护理记录缺陷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知,采用CQI工作之后,1个月时,重症患者中存在的缺陷病理为123份,总人次为276次,统计重症患者人数为210,因此,患者的缺陷率达到了131.43%;而在采用CQI3个月时间后,其缺陷次数为193次,重症患者人数为234例,缺陷率为82.48%;在实施6个月时间之后,重症患者人数为248例,缺陷记录病例为59份,其中缺陷频次为85次,缺陷率达到了34.27%。此外,通过对交接班的护理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得知,采用一个月时间的CQI时,其不合格率为19.52%,实施CQI6个月时间之后,不合格率降到了2.02%。结论对于CQI工作,其对重症患者的护理记录质量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等特点,且在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率,提高护理人员的交接班护理质量。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患沟通指引在急诊输液室持续质量改进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4月前未实施护患沟通指引时收治的2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4月后实施护患沟通指引时收治的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急诊输液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护患沟通指引。比较两组输液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及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以及焦虑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输液室采取护患沟通指引利于消除患者焦虑及敏感负面情绪,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护患沟通指引 急诊输液室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评价分析我院临床输血申请单及配血标本的合格率,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质量与安全。方法审核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的输血申请单及配血标本,记录不合格情况,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我院2014年下半年输血申请18696份,不合格613例,合格率为96.7%。制定并执行一系列对策,质量持续改进后,2015年上半年输血申请19952份,不合格32例,合格率提升为99.8%。之后继续巩固改进成效,进一步加强输血管理,临床科室也更加重视输血申请,每季度输血申请不合格情况已极少见。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能够持续改进输血申请质量,有效降低输血申请及配血标本不合格率,提升输血安全。

  • 标签: 持续改进 输血申请单 配血标本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予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有效提高临床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子宫肌瘤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内分泌科的管理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3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110例内分泌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样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护理基础上采取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率为98.18%,同期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率为87.27%,观察组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运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因此该护理方式适合应用于内分泌科的日常护理中。

  • 标签: 持续护理 质量改进 内分泌科管理 实践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持续改进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品管圈)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神经外科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质量持续改进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品管圈 神经外科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所有的追踪管理团队人员有院级管理组、专项小组成员以及科室质量管理人员三重审核标准共同组合而成,将实施追踪管理法前后的制度落实情况,用药正确与否,产妇是否及时到达产房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实施追踪管理法以及品管圈活动对于提升产科的护理质量有着重要作用。结果实施追踪管理法以及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身份识别错误频率、药物使用错误率以及产房送达延误率均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运用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法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改进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追踪管理法 品管圈活动 产科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持续状态的急救措施与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我院抢救的133例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综合治疗后,103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占77.44%;11例患者症状缓解,占8.27%;总有效率占85.71%。1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张力性气胸7例、痰栓阻塞气道5例、呼吸衰竭7例;死亡9例、占并发症47.37%。结论哮喘持续状态时给予综合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积极抢救并发症,可提高缓解率和抢救成功率;哮喘持续状态出现并发症时,死亡率会明显增加。

  • 标签: 哮喘持续状态 并发症 临床冶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