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中的临床价值与应用。方法:选取 100例自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5月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通过检查结果研究分析患者骨髓细胞和形成该病的原因。结果:从检查结果来看, 100例患者中出现骨髓细胞增生的人数居多并且由于造血系统病变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人数为 73例,与非造血系统病变的患者人数( 27例)差距明显,该项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 P< 0.05)。结论: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检查,可以在前期检查时就能够明确患者骨髓细胞的状态与患病原因,可以帮助医生尽早制定相对应对策,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 标签: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 造血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 146例患者,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同时进行检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阳性率及细胞数据指标。结果:两种检查方式中,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阳性率更高( P<0.05);关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嗜酸性细胞之间的数据差异不明显( P>0.05),而关于嗜碱性粒细胞数据,血涂片为 0.99%,分析仪为 0.53%,差异显著( 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应用简便,但在细胞分类上存在一定误差,我们可通过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血常规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 检验科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流式细胞分离术”分析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组织形态、细胞 DNA倍体数量,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区别,预测良性细胞转化为恶性恶性嗜铬细胞瘤潜在因素。方法:通过北京协和医院 2014-2019年间存档 22例并伴随诊断结果病体组织进行“流式细胞分离术”实验,其中良性肿瘤病原体 10例,恶性肿瘤病原体 12例,分别将良性与恶性病原体分别与分离试剂进行化学反应,在显微镜下观察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组织切片,分析对比组织形态和细胞 DNA倍体数量变化。结果:通过实验观察,良性嗜铬细胞瘤组织形态较完整,能缓慢与分离试剂进行化学反应,细胞 DNA倍体增长趋势缓慢;而恶性嗜铬细胞瘤呈现不规则分裂状态,与分离试剂的反应速率加快,细胞 DNA倍体数量无线增长。结论:良性嗜铬细胞瘤分裂速率慢于恶性嗜铬细胞瘤分裂速率,良性嗜铬细胞细胞 DNA倍体数量增长趋势慢于恶性嗜铬细胞瘤的细胞 DNA倍体数量增长趋势。

  • 标签: 良性 恶性 嗜铬细胞瘤 组织形态 DNA倍体数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细胞检验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于本院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 700 名个体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 350 名个体,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管理,为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对比两组检查结果发生误差的比率。结果:观察组误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 0.05 )。结论:在临床进行血液细胞检查时,需要重点关注多个注意事项,而采用质量控制管理则能够有效的降低检查结果的误差,临床价值显著,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细胞检验 注意事项 质量控制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4月至 2019 年 4月收治的 120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比较分析藏医放血疗法实施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血液指标。结果 120例经过 藏医放血疗法患者治疗后血液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 P<0.05)。白细胞指数 治疗前后指数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应用藏医放血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安全可行,适合临床应用和推广 。

  • 标签: 藏医放血疗法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临床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体液和细胞免疫检测用于脓毒症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5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差异将其分为脓毒症组(n=32)、脓毒症休克组(n=18),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接受体液和细胞免疫检测,对比三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脓毒症组与脓毒症休克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脓毒症休克组的CD4CD25Treg显著高于脓毒症组和对照组,CD3、CD4、CD8均显著低于脓毒症组和对照组,脓毒症组患者的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脓毒症休克组,差异显著。结论 在脓毒症的临床诊断上,运用体液和细胞免疫检测可反映出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在评估预后上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体液 细胞免疫检测 脓毒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的检验价值。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液检查的 34 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 34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液检验,对比两组受检者以及观察组两种贫血类型患者的红细胞参数。 结果 在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 )、红细胞计数( RBC )、血红蛋白( HB )水平比较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与缺铁性贫血患者对比,地中海贫血患者 MCV 、 MCH 、 RDW 水平较低,且 RBC 水平、 HB 水平均较高,差异显著( P <0.05 )。 结论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可反映患者相关指标水平,可为医护人员诊断、鉴别贫血患者病情与类型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血液检验 红细胞参数 贫血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探究检验科学细胞分析仪的管理与校准的方法。办法:2015年,检验科的人员针对采集的91份血液的标本实施检验,运用很常规的办法在血细胞分析仪器进行管理和维护,并且设置为相对照的组别。2016年检验科的人员对收集的91份样本血液标本,对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后依据管理的制度、流程开展进行检测工作,并且设置专门的观察小组,进行不同的比较,比较两个不同的小组在血液检测上面的精准率,对仪器的损坏进行评分,并且对检测人员的专业化技术的水平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最后的血液检测的精确度是97.8%,仪器损坏的评分就是(2.15加减0.77)分,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的评分是(8.14加减1.23分),平均都要高于对照组的(P<0.05)。最后的结果:检验科学细胞分析仪科学管理和标准,都有助于检验效率的提升和质量的保证。

  • 标签: 检验科血细胞 管理 校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回顾性对桂林地区 10418例试管婴儿的夫妇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检测分析,统计染色体多态性、异常核型检出率及其分布,探讨其与不孕不育、不良孕产史的关系,对再次生育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 采集每例患者静脉血 5ml,经淋巴细胞培养、 G显带,最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计算染色体多态、异常检出率及不同类型染色体核型的占比。结果 ① 10418例试管婴儿夫妇中,共计检出染色体多态性 848例,检出率为 8.14%( 848/10418)。②此外,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 283例,检出率为 2.72%( 283/10418)。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及不良孕产史的重要因素,对于试管婴儿夫妇,建议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相应的遗传咨询。

  • 标签: 桂林地区 试管婴儿 染色体异常 核型分析 不孕不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100例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随访3年,观察入选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并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随访3年发现入选100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53.0%,2年生存率为28.0%,3年生存率为19.0%,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转移灶数量、病理类型、治疗方案与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转移灶数量、病理类型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有很多,老年、转移灶数量多以及鳞癌患者的预后相对更差。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骨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 :自噬是一种自我分解方式,能够对衰老坏死、寿命较长蛋白质细胞器进行消解,这个过程高度依赖溶酶体,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现阶段,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细胞自噬,发现细胞自噬和大部分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临床治疗时越来越多的选择自噬作用相关药物,治疗效果表现不一。本文对细胞自噬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影响进行分析。

  • 标签: 细胞自噬 肿瘤治疗 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探讨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随机选择在我血站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标本 100例做为实验对象,比较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相关影响因素。如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血液抗凝配比、标本处理和工作人员操作等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情况。最后比较两组不同标本在相关不同因素影响下的质量相关问题。结果:分析数据显示,所有标本在不同的操作环境、标本放置时间不同及标本处理方式不同的情况下,标本最后的检验结果有何差异。结果显示,标本抗凝配比及保存时间不同对标本结果影响很大。利用统计学数据软件计算发现,所有数据 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在临床医学检验方面,血液细胞检验的结果及质量如何,受标本存放时间、血细胞抗凝配比影响及操作等因素影响不同,其检验结果也不同。为了更好的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血液标本,应注意控制影响血液细胞的各项因素。对临床研究意义重大。

  • 标签: 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WBC)减少中医贴敷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进行治疗的56例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根据治疗差异分为两组均2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研究组实施中医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对于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可实施中医贴敷治疗,有利于提升患者白细胞水平,疗效较为稳定,值得应用。

  • 标签: 肿瘤放化疗 白细胞减少 中医贴敷
  • 简介:摘要 :主要综述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检测体内微小残留病( MRD )的临床意义、现阶段主要使用的检测手段( PCR 、 FCM 、 NGS ),寄希望于为提高 ALL患儿 MRD 检出率及临床处理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体内微小残留病 PCR FCM 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