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6年 7月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168例,按照单双数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产妇产房常规护理于对照组,应用产妇产房常规护理及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于实验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果。 结果 实验组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 96.4%)高于对照组( 79.8%),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 3.6%)低于对照组( 14.3%),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的产程及住院时间,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

  • 标签: 产房 安全管理模式 产妇 分娩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手术室护理安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 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 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行安全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及护理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器械准备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操作规范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接受安全护理模式护理,可以减少不良情况的出现,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妇产科 手术室 安全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 2019 年 3 月 1 日至 2019 年 6 月 1 日间我院急诊接待的就诊患者共 18862 例, 均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观察应用该模式的临床护理质量变化 。 结果: 采用分诊急诊安全管理模式后 ,急诊护理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不易发生纠纷事件与投诉事件 。 结论: 在急诊科室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 较好的 降低风险事件、投诉事件的发生 风险 ,并提高 急诊护理质量 , 有助于改善急诊部门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 急诊科室 护理质量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每日护理安全巡查员在护理输血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 2016年 1月— 2019年 6月输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00例,对照组按输血护理常规进行操作,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每日护理安全巡视员,对所有输血患者标本采集、取血、查对和输血等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全程督导。结果:护理缺陷发生总数,由对照组 2例低于实验组 33例, p< 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护理

  • 标签: 护理 安全巡视员 输血 安全。
  • 简介:摘要: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患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实施FMEA管理后,观察组药物外渗、穿刺部位感染、意外拔针、堵管RP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心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 方法 : 选取时间段为 2018.12 月 ~2019.12 月期间,因心脑血管疾病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 150 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75 例患者。对照组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干预措施下的 ESCA (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和 ADL (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 ESCA 评分和 ADL 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 ESCA 评分和 ADL 评分改善情况更佳,(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 98.66% ,对照组为 85.33%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促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科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2月至 2019年 12月收入我院的 200例产妇展开分析,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温馨护理组与个性化护理组分别为 100例产妇。针对温馨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对个性化护理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围绕两组病例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护患关系、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个性化护理组显著优于温馨护理组,P< 0.05,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产妇,产程时间得到有效缩短,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更高,护理满意度也优于温馨护理组。说明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适合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产科护理 个性化护理 风险因素 应用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精神科护理中,对精神科护理中人文护理模式进行应用研究,得出研究结论。 方法 将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 100 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人文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 );在护理满意度调查方面,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人文护理是可取的,可有效改善精神病人状况,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并收获病人家属认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人文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胆结石患者施行全面护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我院于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04 例胆结石患者分为对比组和观测组,其中对比组 52 例,施行常规护理模式,观测组 52 例,施行全面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 观测组 HAMD 、 HAMA 评分较对比组更低,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施行全面护理模式可以帮助胆结石患者调节心理状态,预防并发症产生,符合其护理需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面护理模式 胆结石 手术情况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ICU护理管理来探讨进行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是否存在影响关系。方法:通过连续24小时的排班模式,制作出工作计划,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根据护理人员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前后的心理波动情况、工作满意水平和重症患者护理的质量来进行对比。结果:在对ICU护理人员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之后,护理人员的负面心理比在开展层级护理前明显降低,工作满意水平明显高于开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之前,ICU重症患者护理的质量明显比在开展层级护理之前高(P

  • 标签: 层级护理 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ICU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2019年8月~2020年8月86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均分为观察组(43例,舒适护理)与对照组(43,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行舒适护理科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依从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舒适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 舒适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急性哮喘患儿的急诊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急性哮喘儿童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收集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PEF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哮喘患儿在急诊治疗期间,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小儿急性哮喘 肺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胆结石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模式有哪些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手术的胆结石患者 100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实验组对手术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模式;一组对照组,对手术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与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长均小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为 98%,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 86%,实验组的护理比对照组更有效果( P<0.05)。结论:对患有胆结石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模式比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临床指标低,护理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胆结石 全面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患者平均纳入参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强化对患者安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评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7.32)低于参照组(24.6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护理中强化安全护理干预,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护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 小儿疝气手术护护理过程中基础护理之后利用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 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 9.3 -20 20.3 这一期间我院接收 治疗 的 74 例 小儿疝气手术病儿 ,将这 74 例 病儿 随机分为 F 组和 Y 组 分别 作为 参照、 观察组, F 组的 病儿 按照常规程序进行 普通护理 , Y 组 病儿 在基础 护理 之后 给病儿使用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 分析两组病儿护理之后的实际效果并且进行对比除此之外就病儿住院各指标状况进行对比 。 结果: Y 组 病儿和 F 组 病儿护理之后有效的分别有 35 例和 28 例,分别占本组的 94.59 % 和 75.68 % , Y 组和 F 组 病儿引发不良反应的分别有 1 例和 5 例,分别占比 2.70% 和 13.51% ,而且就病儿恢复下床和住院的时间来看 Y 组病儿所用时间明显低于 F 组病儿, 两组对比 差异较大 。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有效应用在 小儿疝气手术病儿护理实践中 , 效果比常规护理好 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 小儿疝气 手术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哮喘方面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总共入选患儿 100例进行研究分析, 100例患儿基于随机数表法完成分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统计疗效指标与满意度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有意义, P< 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有意义, P< 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哮喘患儿,在急诊护理服务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普及。

  • 标签: 舒适护理 小儿哮喘 急性哮喘 急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入住的新生儿共50例,以随机投掷硬币法将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予以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尤为显著,利于降低新生儿不良反应出现率。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 新生儿 护理 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脑梗死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10月 -2019年 12月接诊收治的 240例急性脑梗死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 2组,组别名称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为常规干预,干预组对患者的护理方式为延续护理,观察 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BI指数以及 NIHSS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 P< 0.05。 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延续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研究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 内科收治的 104 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52 )优质护理管理,对照组( n=52 )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护理组管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风险时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引入骨科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在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间于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选择 30例进行研究,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 2组,各 15例,将一般护理管理运用于对照组中,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对 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概率施行对比,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结果:经护理管理后,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实验组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程度均优于护理前,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 p<0.05)。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实验组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更高,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 p<0.05)。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更低,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引入骨科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明显,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还有利于降低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极具推广价值。

  • 标签: 骨科护理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