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建立临时血管通路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10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患者在接受深静脉导管置管后,实施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之后观察并记录导管留置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经过留置导管后,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均在86分以上,与留置置管前相比较,其生存质量均明显有所提升(P<0.05),数据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结论:深静脉导管的操作有效、安全,其留管时间较长,通过导管留置且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会明显改善,是比较理想的血液透析通道之一。

  • 标签: 深静脉双腔导管 血管通路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开胸手术支气管插管麻醉的护理配合。方法48例开胸手术病人,其中肺癌根治术18例、肺大泡切除术9例、食道癌根治术11例、纵隔肿瘤切除术6例、胸部外伤2例、胸腺瘤切除术2例,拟行支气管插管麻醉的麻醉前准备、麻醉诱导插管、定位等方面的护理配合进行探讨。结果直接咽喉镜成功插管31例,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定位17例,其中有5例手术中导管移位,用纤维支气管镜调整,气囊破裂重插2例,CO2蓄积1例。结论支气管插管麻醉在胸外科的胸腔内手术使用广泛,成功插管定位。防止发生并发症,避免意外事故发生,麻醉护士各环节的护理配合至关重要。

  • 标签: 双腔支气管 诱导 插管 定位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体外血液循环为血液净化中必须的环节,因此,建立适宜的血液通道是施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前提,导管插管方法既简单易用,还具有血流量大的优势,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笔者选取2组行血液净化的患者,采取导管置管的2种不同的置管方式进行对照观察,并总结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使用导管置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血液净化的患者4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成2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净化中使用导管置管患者接受个体化全程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使患者对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净化 双腔导管 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气道管理的效果,通过t检验和χ²检验对四个指标进行比较,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气管插管手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A组(采用方法A进行气道管理)和B组(采用方法B进行气道管理)。观察指标包括气道通畅率、低氧血症发生率、呼吸道感染率和复苏时间。采用t检验比较气道通畅率和复苏时间,采用χ²检验比较低氧血症发生率和呼吸道感染率。结果: 与方法B相比,方法A组在气道通畅率方面表现更佳(93%对89%,t = 2.34,P = 0.021)。低氧血症发生率方面,方法A组明显低于方法B组(12%对24%,χ² = 4.18,P = 0.001)。呼吸道感染率方面,方法A组亦明显低于方法B组(8%对16%,χ² = 2.12,P = 0.034)。复苏时间方面,方法A组的平均复苏时间显著短于方法B组(12.5分钟对15分钟,t = -3.72,P = 0.002)讨论: 在气道通畅率方面,方法A组明显优于方法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低氧血症发生率、呼吸道感染率和复苏时间方面,方法A组均明显低于方法B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意义(P < 0.01)。这表明方法A在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气道管理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采用方法A进行麻醉复苏期气道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气道通畅率,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呼吸道感染率以及缩短复苏时间。因此,临床工作中可以优先考虑采用方法A进行气道管理,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双腔气管插管手术 单腔气管插管 喉罩 麻醉复苏期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透患者管治管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工作。方法:选择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血透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患者49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的患者不仅要进行常规护理,而且要以此为基础,实施管置管后感染的预防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患者进行管支管后感染预防与护理工作,其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透患者进行管置管后感染预防护理,可以让患者更加满意,临床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透患者 双腔管置管后感染 预防与护理
  • 简介:总结了1例复杂危重多发伤患者行剖腹探查+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乙状结肠直肠吻合术+脾脏切除术+横结肠造口术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多发伤危重病人实时查房,多学科联合会诊,个性化体位管理,预见性的感染控制,积极的心理干预。

  • 标签: 多发伤 体位管理 预见性感染管理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耐高压PICC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三向瓣膜单PICC进行药物滴注,观察组使用耐高压PICC途径给药,观察两组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情况、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以及患者对留置PICC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穿刺渗血发生率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高压PICC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能够明显降低穿刺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耐高压双腔PICC 结直肠癌 化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气囊尿管作为营养管置入远端小肠造口,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途径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1例小肠造口患者,采用16号硅胶尿管置入患者远端小肠造口,总结其置管方法、置管后导尿管及造口袋底盘固定方法,置管后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的护理体会。结果 患者均顺利置入管道,成功建立营养支持途径,管道与底盘均固定妥善,未发生渗漏,营养状况逐渐改善,未出现电解质紊乱。结论 通过将气囊尿管置入远端小肠肠管内,妥善将其与造口袋联合固定,为患者建立起肠内输注途径,有效解决了患者的营养问题。导尿管不但柔软,不会损伤肠管,且价格较低,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胸腔镜全麻患者苏醒期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胸腔镜全麻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根据相关临床指征进行拔管,观察组在肌松检测下进行拔管。对比拔管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对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胸腔镜全麻苏醒期患者而言,在肌松监测下进行气管拔管,能够有效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安全性更高。而且还能够有效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减少肌松药物的使用剂量,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快速康复。

  • 标签: 胸腔镜全麻患者 苏醒期肌松监测 双腔气管拔管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粘连分离术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宫粘连对宫形态及月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宫粘连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5例。两组均行宫粘连分离术。术后两组分别应用小剂量、大剂量激素治疗,激素应用戊酸雌二醇。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月经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粘连分离术后大量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宫粘连,可改善宫形态及月经情况,减小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宫腔粘连分离术 雌孕激素 宫腔粘连
  • 简介:摘 要:通过调查分析肺保护性通气措施对老年患者术后肺内氧合的肺功能影响。 方法 选择 2021年4月到 2022年 4月我院治疗的7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于观察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研究对象通过常规通气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通过肺保护性通气措施进行治疗,通过不同措施对两组患者氧合功能、血压、心率、肺功能和术后肺部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第 1、3、5、7天CPIS 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在气管插5分钟后其 OI、Pa O2没有差别(P> 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气管拔管1小时后,观察组患者 OI、Pa O2比对照组高。 结论 采取肺保护性通气措施能够使患者术后肺内氧合功能得到提高与改善,并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以及肺部感染情况。

  • 标签: 双腔 支气管 插管 单肺通气  保护性通气  肺内氧合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球囊填塞联合B-Lynch缝合术在胎剖宫产产后出血能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30例胎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宫球囊填塞与子宫球囊填塞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出血量方面,观察组略少于对照组,但未见明显差异(P>0.05);血浆输注率、子宫切除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双胎剖宫产 产后出血 B-Lynch缝合术 子宫腔球囊填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