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在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大时代下,医院的信息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就是设备物资管理。设备科进行信息化管理就要求选择合适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平台、耗材管理平台。从软件的本身,以及设备的全生命周期阶段等五个方面实践分析如何选择设备科信息管理平台,促进医院设备科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管理方式。

  • 标签: 信息化建设 管理平台 平台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的合理选用对于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6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加强用药管理后)491例和对照组(加强用药管理前)46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0.81%<2.77%)/医院感染发生率(0.61%<2.35%)以及多重耐药菌检出率(17.11%<43.92%)以及相对更低(P<0.05)。在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以及大环内酯等,用药方式以单独用药为主。结论抗生素的合理选用,对于提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效果和降低用药风险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生素药物 应用选择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手术方法的不同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本院接受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40例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抽签分配法将其分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组、复合式小梁切除组与小梁切除组,观察比较术后的眼压改善情况、有效滤过泡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三组的眼压情况均得到有效的改善,复合式小梁切除组与小梁切除组眼压的改善情况比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组优(P<0.05);术后视力恢复正常有16例(40.00%),视力好转有23例,(57.50%),手术无效有1例(2.5%);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组患者术后的有效滤过泡有10例(66.67%),小梁切除组的有效滤过泡有11例(91.67%),复合式小梁切除组的有效滤过泡有12例(84.62%),三组结果表明,小梁切除组的手术效果较好。结论:根据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情况、房角后退范围及发病时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压,还能防止视功能进一步受到损害。

  • 标签: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外伤性房角后退
  • 简介:目的调查广州市长期护理服务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以“福利三角”理论为框架,从国家、市场和家庭三方面来探讨广州市选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结果广州市人口老龄化严重,失能率高;失能老人更倾向于养老机构护理;民办养老机构数量明显多于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内容不全面且费用较高;家庭长期护理费用负担过重,国家和市场没能很好地履行其提供社会福利的责任和义务。结论广州市应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强化国家社会养老的责任,充分发挥市场参与功能,同时减轻失能老人家庭经济负担,以实现三者间福利的均衡。

  • 标签: 失能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福利三角
  • 简介:摘要近些年,随着精密制造技术和新型金属材料的发展,快速成型技术(RP)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口腔医学通过个性化诊断疑难病例和植入体以及器械的操作,使诊断的准确性得到极大的提升,获得的临床和美学效果比较满意。激光快速成形技术(LRF)把RP技术和激光涂覆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在口腔医学的众多分支中得到广泛的渗透,促进了口腔金属材料的加工和个性化的治疗。本文分析了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SLM)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 标签: 选择性激光熔化口腔医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给予阿立哌唑的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选择氯氮平的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3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31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药物治疗,能够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荐。

  • 标签: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分配为两组,即甲组(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乙组(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法),甲、乙两组均包含30例患者。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情况。结果根据手术结果显示,甲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乙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乙组(P<0.05),内固定失败率低于乙组(P<0.05);患者受伤后第六、七天进行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时间短(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受伤后第六、七天进行手术的时机最佳,应用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的效果比较良好。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应用普贝生用于延期和过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有引产指征的产妇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普贝生组和催产素组各64例。普贝生组阴道放置普贝生引产,催产素组常规静滴催产素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和分娩情况、剖宫产率、新生儿结局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后不同时间Bishop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催产素组(P<0.05);两组子宫过度刺激、宫颈裂伤、急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及出生后lmin、5min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延期和过期妊娠产妇中选择性使用普贝生引产不仅能缩短引产时间、减少住院日,而且能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普贝生 催产素 过期妊娠 延期妊娠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收的待分娩产妇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60.3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94%与对照组22.22%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待分娩产妇实施个性化护理方式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分娩方式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宫颈长度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孕前宫颈环扎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因宫颈功能不全行孕前宫颈环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2.5cm者60例,其中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34例,经阴道宫颈环扎26例;宫颈长度≤2.5cm者68例,其中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32例,经阴道宫颈环扎36例.结果对于术前宫颈长度〉2.5cm患者,不同宫颈环扎方法术后妊娠期宫颈长度、孕周延长时间、围生儿体质量、围生儿存活率、分娩孕周和宫腔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术前宫颈长度≤2.5cm患者,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患者术后妊娠期宫颈长度、孕周延长时间、围生儿体质量、围生儿存活率和足月分娩率明显高于经阴道宫颈环扎患者[(3.85±0.37)cm比(3.16±0.49)cm、(101.75±4.71)d比(80.62±3.53)d、(2850±323)g比(2330±585)g、90.6%(29/32)比69.4%(25/36)和50.0%(16/32)比22.2%(8/36)],而宫腔感染率明显低于经阴道宫颈环扎患者[0比16.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发生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宫颈长度〉2.5cm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孕前宫颈环扎可选择经阴道或腹腔镜下;对于宫颈长度≤2.5cm或既往宫颈环扎失败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腹腔镜下宫颈环扎优于经阴道宫颈环扎.

  • 标签: 宫颈功能不全 环扎术 宫颈 妊娠结局 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