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产妇 13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6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进行干预。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新生儿护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实施共同参与方式进行护理,不仅能够降低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还能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新生儿护理能力,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母婴同室 共同参与式 应用效果
  • 简介:相比美国的医疗体制,我国医疗改革的目标有比较鲜明的社会主义特点,表现在我国医改的核心是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强调了医疗的公益性特点,突出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重视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确认了以往政府对医疗投入的不足。这是完全正确的。不过这似乎给人留下一个医疗完全是政府职能范围的错误印象。我们认为,像医疗制度这样庞大繁杂,牵涉面极广的工程,光依靠政府的财力、人力、效率是无法一手包办的,也不应该由政府一手包办。相反,这应该是个由政府主导,政府、市场、各相关行业企业、各专业团体、研究机构、民间组织分工合作,全社会群策群力,协同配合,共同探索的一项事业。

  • 标签: 医疗产业 医疗改革 事业 全民基本医疗保障 政府主导 医疗服务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对产妇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比,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每组有产妇人数为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经不同方式护理后,对实验组、对照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以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数据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产妇 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 新生儿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观察共同参与式的护理管理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有什么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到2020年之间的200名在岗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0名在岗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有100人,然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然后将两组的护理文书的书写情况,护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以及护理人员对于自我能力的评价来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结果。结果:观察组得护理文书书写情况比对照组得好,观察组护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比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好,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对于自我能力的评价比对照组的好。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人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能力,可以被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共同参与 护理管理 内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母婴同室是指在婴儿产出后,与母体安置在同一个房间内,并由母亲亲自照顾婴儿的保暖、喂养、换尿布等,同时在住院期间母子一直生活在一起,对于该医疗与其他的操作两者分离不超过一小时,该措施对婴儿而言,可有效增强母体与婴儿之间的交流,保证两者的身体健康。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顾名思义,是在母婴同室的基础下,护工又将二人共同护理的同时,护工和母亲共同参与婴儿护理的新型产后护理方式。根据相关研究发现,母婴同室的婴儿,体重回升的更快,母亲则母乳更加纯正,母亲与新生儿之间的羁绊也将更早开始。总知,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好,好在哪,有什么正向作用反向作用,是笔者此篇文章深入探究的核心内容。

  • 标签: 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 正向作用 反向作用 新生儿成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31)与研究组(n=31),对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研究组产妇实行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产妇知识掌握率为96.77%(30/31),对照组产妇知识掌握率为71.19%(23/31),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研究组各项指标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方式,可以使得产妇能充分了解新生儿护理知识、哺乳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成功率,还可以切实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 母婴同室 新生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妇和新生儿接受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电脑随机抽样方法把2021.5.-2022.5间我科室接收的60例产妇进行分组,(3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30例)研究组: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观察组间产妇SCL-90(心理)评分、新生儿照顾能力。结果:研究组产妇SCL-90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新生儿照顾能力,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妇和新生儿接受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产妇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缓解,使产妇保持积极稳定心态,而且可以使产妇照顾新生儿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推荐临床实践中应用。

  • 标签: 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 产妇心理 新生儿照顾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行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我市某综合医院产科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母婴同室新生儿,“双盲法”分参照组(常规护理)、共同组(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健康教育)各30例,量组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前分析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感无差异,P>0.05;护理后较参照组,共同组SAS、SDS值更低,GSES值更高;满意率更高,P

  • 标签: 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 健康教育 母婴同室 负性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患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术后病人膀胱功能恢复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于我院进行宫颈癌手术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患共同参与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正常尿意膀胱容量(410.31±25.21ml)低于对照组(430.02±20.24ml),研究组术后至膀胱功能恢复时间(13.11±5.61d)短于对照组(16.88±2.32d),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患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可加快宫颈癌术后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有利于改善临床效果。

  • 标签: 护患共同参与护理模式 宫颈癌手术 膀胱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下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以8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成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中,40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中40名孕妇加入了聚焦解决模式下的共同参与式,将两组孕妇的产后恢复进行了比较,并分析负性情绪反应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阴道出血较少,肛门排气时间较短,下床活动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SAS/SDS的得分较低(P<0.0.0)。结论:在聚焦解决方式下,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在剖宫产产妇的护理中具有比较显著的作用,产妇术后恢复效果理想,同时还可以对产妇的产后负面情绪进行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产妇 剖宫产 聚焦解决模式 共同参与式 负性情绪
  • 简介:今年年初,笔者参加了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培训研修。虽然培训时间只有1周,但是理论课程设置合理,专题讲座的内容也涵盖了目前护理管理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包括约翰·霍普金斯护理组织结构、共同治理和专业实践模型、磁性认证、质量改进和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患者安全等。这些交流和学习让笔者进一步了解了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护理现状,同时带来了一些思考和启示。

  • 标签: 医院 治理 美国 护理管理 培训时间 课程设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医疗实践中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整个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药物的合理使用问题。方法:抽选A医院在2020年接诊的1例因“咳嗽、咳痰伴间断发热10+天”的男性患者,并针对临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的缓解,痊愈出院。结论:临床药师要深入临床,随同医师查房、会诊、参与病例讨论,协助医生选择治疗药物,制定给药方案,对医生的医嘱进行审核、对患者的用药安全进行指导,从而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体现了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真正作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感染治疗 病例讨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实践中的适用性。方法: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病例选择时间段为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以单双数法为客观依据将患者划分成为参照组与研究组两个小组,每一小组包含患者数量各计5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健康健康教育,对比两小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前后血压指标。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指标低于参照组患者,P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