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合并2糖尿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护理30例甲亢合并2糖尿患者进行细心护理,观察他们的情况并做好记录。与此同时与患者家属做好交流与沟通,传授给他们一定的护理方法与经验。结果甲功恢复率为72.83%,血糖恢复率为86.2%,30例患者并没有并发症。结论我们应该为甲亢合并2糖尿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呵护,要采取全面的科学有效的方法。这是他们恢复健康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甲亢合并 糖尿病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及功能障碍。良好的护理及有效的药物治疗是血糖控制的主要措施,有效控制血糖可以延缓糖尿并发症。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糖 饮食护理,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性脑出血与非糖尿性脑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病例共计90例,并把该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非糖尿性脑出血;观察组为糖尿性脑出血,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在治疗方案,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临床表现与预后情况、辅助检查以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比较,其出血部位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与预后情况以及辅助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性脑出血在治疗效果优于非糖尿性脑出血在治疗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脑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糖尿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4.1-2015.12住院T2DM患者98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A组)45例,病变组(B组)53例。所有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72h动态血糖监测,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日间血糖波动幅度(MODD)、低血糖时间比,检测血脂、HbA1C,监测血压。结果B组年龄、病程、收缩压、LDL-c、HbA1C均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性别、舒张压、TC、HDL-c、TG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波动最大幅度、低血糖时间比明显大于A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糖波动与2糖尿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在防治2糖尿大血管病变时,除积极降压、调脂外,还应平稳降糖,降低血糖波动幅度、减少低血糖发生。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颈动脉病变
  • 简介:摘要认知是机体认识和获取知识的智能加工过程,涉及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等一系列随意、心理和社会行为。认知障碍指与上述学习记忆以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出现异常,是介于痴呆与正常衰老之间的认知功能损伤状态,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特别是情节记忆出现缺陷,但是整体的认知功能与常人无异,且日常生活能力等均正常1,认知障碍极大的增加了痴呆的几率。2糖尿(T2DM)目前已成为全球健康问题,T2DM可引起一系列慢性及急性并发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糖尿显著增加认知障碍的发生率,被认为是糖尿新的一类并发症。UmegakiH2等人调查发现T2DM患者中有60%-70%存在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以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低下、运动协调性下降和情绪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磁共振成像显示T2DM患者海马及杏仁核萎缩,患阿尔茨海默(Alzheimer’sdisease,AD)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3倍3。T2DM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临床及基础研究结果揭示其可能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就2糖尿认知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高脂毒性 糖皮质激素水平异常 高糖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2糖尿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择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收治的130例高血压合并2糖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各有65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合并2糖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30%)及并发症发生率(3.08%)明显优于对照组高血压合并2糖尿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2糖尿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及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并发症较少,可作为治疗高血压合并2糖尿患者安全有效的首选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 效果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妊娠期糖尿(GDM)患者与妊娠期糖代谢正常者孕25周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GDM患者68例(GDM组),血糖正常孕妇68例(对照组)。于妊娠25周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进行比较。结果GDM组年龄大于对照组[(31.38±0.54)岁比(29.50±0.5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DM组舒张压高于对照组[(73.2±0.8)mmHg比(70.9±0.8)mmHg,1mmHg=0.133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体质量及BMI均高于对照组[(65.67±1.76)kg比(57.76±1.11)kg,(24.77±0.61)kg/m2比(22.11±0.42)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DM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HOMA-IR均高于对照组[(5.546±0.746)%比(5.085±0.034)%,(17.870±1.015)mU/L比(14.400±0.634)mU/L,4.192±0.271比2.645±0.128],ISI低于对照组(0.014±0.001比0.02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患者与妊娠血糖正常者比较,存在年龄偏高、体质量偏重、BMI偏高、舒张压偏高、胰岛素水平高、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特点。

  • 标签: 糖尿病 妊娠 胰岛素抵抗指数 胰岛素敏感指数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