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隧道内机械通风效果及最佳通风时间长度,按铁道部部标准,通过检测隧道内有害气体NO3、CO的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通风、提前通风工况,15分钟加权平均浓度NO、超标;而正常通风工况,15分钟加权平均浓度CO、NO均达标,最佳通风时间为9—14分钟。

  • 标签: 卫生学评价 彭莫山隧道 通风设备 通风工况 平均浓度 时间长度
  • 简介: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稳步发展,各项水利、交通、旅游、能源、比赛场馆、会议展览中心、综合商贸大厦等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和建设方兴未艾,这些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在立项前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环境影响、劳动安全、职业健康危害等方面大部分已经得到科学、规范的评估,但是,其对公众健康影响的卫生评价,则明显滞后。

  • 标签: 建设项目 卫生学 预评价 工程建设项目 会议展览中心 社会经济发展
  • 简介:1997-1999年连云港市二次供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市二次供水水质有逐步提高趋势,三年共监测水样248份,总检项次2976,合格2549项次,总合格率为85.65%,但其中细菌指标合格率仅为57.12%,这在流行意义上是极不安全的,因此,需要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水质。

  • 标签: 二次供水 水质分析 卫生学 连云港市 水质监测
  • 简介:根据南方某省综合运输体系“十五”计划、《某经济区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某省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轨道交通2010年建设项目实施纲要,该省将建设595公里连接该经济区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该省会城市已有2条轨道交通线路建成并投入运营,一些线路正在建设中。

  • 标签: 轨道交通 工程 公共场所 卫生学 预评价 轨道交通工程
  • 简介:目的对南方某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卫生评价,评估和预测项目可能产生的人群健康危害因素,提出卫生防护措施,为建设和运营提供卫生管理依据和建议,并为行政审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同一城市已建成投入运营的地铁一号线进行类比分析,同时结合检查表进行预评价。结果主要卫生设施等方面的设计要求总体上基本符合卫生原则;该项目建成运营后可能产生的主要健康影响因素有噪声、不舒适的微小气候、地面的交通尾气、冷却水中的军团菌等。结论按照卫生评价意见,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完善必要的卫生设施,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乘客健康影响因素可得到控制、减轻或消除,从公共场所卫生角度评估该项目是可行的。

  • 标签: 轨道交通 建设项目 卫生学 预评价
  • 简介:本文从室内空气质量的定义出发,探讨了当前普遍关心的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与预评价问题,阐述了进行评价工作所依据的法规和标准,分析了各种评价方法,并对开展评价与预评价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室内空气质量 评价方法 空气质量评价 评价工作 预评价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一种水中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方法——酶底物,并对此方法与多管发酵对地表水中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以及粪大肠菌群分别进行了比对试验,结果表明(1)酶底物与多管发酵对地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呈中度正相关(配对t检验t=2.57,0.025〈P〈0.05;直线相关分析r=0.597,0.025〈P〈0.05);(2)酶底物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结果与多管发酵对粪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呈高度正相关(直线相关分析r=0.863,0.025〈P〈0.05)。结论:酶底物可以有效的检测水中的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

  • 标签: 酶底物法 总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 简介:由于近年来欧美水介流行病的爆发,水的生物安全性在供水行业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有代表性的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水质的优劣,及早开展原水和出厂水中水生生物的调查,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 标签: 水生生物评价技术 水质 供水行业 安全性
  • 简介:冲天炉烟尘排放浓度大,温度高,污染治理难度大,这套冲天炉消烟除尘装置投资少,见效快,收到的环境效益显著,烟尘排放浓度从治理前的1367.3mg/m^3下降到治理后的198.3mg/m^3,实属不易,已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冲天炉 烟尘治理 治理效果评价
  • 简介:为提高新疆农村饮水卫生监测水平,保证农村饮水卫生。对参与新疆农村饮水监测的13个地区和10个市(县)卫生防疫站的水质监测进行了质控考核。考核项目为氟、砷和总硬度。结果为:参加考核的23个实验室中考核合格的项目分别为,氟22个、砷21个、总硬度22个,有20个实验室三项均合格。

  • 标签: 农村饮水 卫生监测 质控考核
  • 简介:评价慈溪市农村改水所产生的效益,用流行病和数据对慈溪市农村水厂十年改水效益进行调查分析,以供水水质、介水传染病(霍乱、甲肝、痢疾、伤寒)评价单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截止2004年底,全市累计投资10773.43万元,受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96.81%。农村改水大大改善了农村饮水条件,各水厂出厂水及管网末梢对浊度、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均达97%以上,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04年与1995年之前相比,介水传染病发病下降45.00%。从疾病的经济损失分析看,四种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2282332元,占慈溪市年均GDP的5.70%,罹患者人均经济损失为2997.15元,占慈溪农民年人均年收入的47.36%。农村水厂优质供水使慈溪的外向农业和品牌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全市有自营进出口权农业龙头企业22家,2004年农产品出口交货值达到16.5亿元。

  • 标签: 改水 介水传染病 效益评价
  • 简介:大肠菌群的测定是评价饮水卫生状况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们对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验,多采用“三步乳糖发酵”(GB5750-85)。此方法操作步骤繁琐,耗时长,需配制大量培养基并要进行大量洗刷、灭菌等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对此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把“纸片”应用到试验中,在一定程度上简便了操作步骤,并缩短了试验时间,测定结果与“三步乳糖发酵”比较,符合率99.66%。

  • 标签: 饮用水 大肠菌群 纸片法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