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EP在治疗宫颈疾病中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在门诊就诊且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患者371例行LEEP治疗,切除物均送病理检查。结果LEEP治疗宫颈炎症一次性治愈率为98.6%,总治愈率100%。手术时间2—15min,出血3—20ml,无一例大出血及术后感染发生。结论LEEP治疗各种宫颈疾病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并对早期诊断宫颈癌具有极高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宫颈疾病 LEEP术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98例采用宫颈环形电切Leep)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的护理与体会,总结相关经验。方法对门诊98例宫颈疾病患者行Leep治疗的术前准备、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eep治疗宫颈疾病,手术时间短,平均手术时间为9分钟;出血少,98例患者中有96例出血少于50ml;治愈率高,通过患者术后来院复查,其中96例一次治愈,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另有2例为术后2周宫颈创面脱痂期出血,通过来院后及时止血处理,在随后的定期复查中,确认治愈。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中配合、严密周到的术后观察与护理,以及合理全面的健康指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Leep术 慢性宫颈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糜烂LEEP刀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宫颈糜烂LEEP刀治者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护理指导等提高治愈率。结果64例宫颈糜烂患者经治疗后62例痊愈,2例有效,治愈率96.88%。结论临床护理能够提高宫颈糜烂LEEP刀治疗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糜烂 临床护理 LEEP刀
  • 简介:目的:对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妇科2012年9月-2015年6月接收的163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84例,行LEEP治疗;对照组患者79例,行传统的微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明显要长(P<0.05),在中出血量上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阴道排液时间上观察组则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在脱伽出血量上也比对照组少(P<0.05).在四周的治愈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0.9%、22.8%;在八周的治愈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8.8、62.2%;无论四周、八周治愈率还是总有效率上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LEEP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应用,不仅操作简单,且阴道排液时间短、脱伽出血量少,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LEEP术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LEEP刀宫颈电锥切期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LEEP刀宫颈电锥切的患者12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60例。对照组围期实施常规妇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围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3.3%,高于对照组的78.3%;术后并发症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9例;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宫颈电锥切期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使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LEEP刀 P刀宫颈电锥切术 围术期 综合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疼痛
  • 简介:摘要利普刀(LEEP对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CINⅡ、CINⅢ的诊断及治疗,以及加用斯娜格减少出血帮助创面修复。

  • 标签: LEEP术+斯娜格 宫颈疾病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10月200例行LEEP诊治的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和LEEP术后病理检查。结果LEEP治疗宫颈病变一次性治愈率达98%。结论LEEP对炎症,赘生物,CIN等宫颈病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但术后仍需定期随访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病变 阴道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宫颈病变540例经LEEP治疗的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00例,CINⅡ级245例,CINⅢ级195例。540例CIN患者44例(8.15%)病变残留,2例0.37%(2/540)术后12个月复发,CINⅠ级术后随访至正常。540例患者中,术前术后宫颈环切组织病理结果比较CIN各级病理级别一致为389例(72.03%),CIN各级下降为92(17.03%)CIN各级上升59例(10.92%)术前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以上述LEEP宫颈上皮内瘤变是有明显优势,是整行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LEEP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宫颈电环切LEEP)联合纳米银凝胶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LEEP联合纳米银凝胶对60例宫颈病变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采用单纯LEEP对60例宫颈病变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LEEP无需麻醉,手术时间短,平均8.7分钟,大多数10分钟内完成。配合中纳米银凝胶治疗,并发症少,一次性治愈高达98.3%(59/60)。结论LEEP联合纳米银凝胶治疗宫颈病变安全有效。

  • 标签: 宫颈病变 宫颈电环切除术 纳米银凝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EP对宫颈病变患者宫颈感染高危型HPV负荷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在2011年2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LEEP的50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对所有患者行TCT以及高危型HPV负荷的杂交捕获法Ⅱ检查,观察患者的HPV病毒负荷变化以及宫颈细胞学结果。结果高危型HPV负荷量以及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而升高,不同级别患者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中有9例患者术后一年TCT异常,再次阴道镜下活检为慢性宫颈炎2例,宫颈CIN-Ⅰ6例,CIN-Ⅱ1例,术后一年22例患者为HPV持续阳性,9例TCT再次发现异常的患者均为HPV持续阳性,且病毒负荷下降幅度为<50%。结论宫颈环形电切LEEP)后6月至12月高危型HPV持续阳性,且HPV负荷不断升高,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高危型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高危型HPV高负荷者应及时的随访并严密的诊治。

  • 标签: LEEP术 宫颈病变患者 高危型 HPV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扰素+宫颈环形电切改善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例分成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前组干扰素+宫颈环形电切,后组宫颈环形电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长、出血量及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研究组6、12个月,TCT检查异常率较对照组更低,HC2检测HPV阴性率较对照组更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提供干扰素+宫颈环形电切,疗效佳,安全性高。

  • 标签: 干扰素 LEEP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Leep宫颈锥形切除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女性慢性宫颈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波姆光治疗,治疗仪器选择为CXE-I型波姆光治疗仪。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窥器进行常规消毒后放置,将分泌物擦净,向外照射的红外线探头的距离控制在离宫颈0.5-1.0cm处。而50例研究组患者则采用Leep宫颈锥形切除。切除深度为1.0-2.0cm,切除宽度为病变外侧0.1-0.2cm处,根据患者年龄、宫颈大小、糜烂程度来选择Leep宫颈锥形切除范围。结果50例研究组患者经过上述护理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43例(86%),有效(症状有所减轻)6例(12%),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1例(2%),总有效率98%,而50例对照组患者,显效33例(66%),有效5例(10%),无效12例(24%),总有效率76%,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混杂的愈合率高,愈合时间快,具有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EEP宫颈锥形切除的治疗疗效远远高于波姆光治疗,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推广使用。

  • 标签: Leep 宫颈锥形切除术 慢性宫颈炎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EP刀电熨与微波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60例宫颈糜烂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LEEP刀电熨,对照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通过治疗效果、治愈时间、中出血量、脱痂及术后阴道流液时间等方面比较LEEP刀电熨与微波治疗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度糜烂的治愈率为96.43%,重度糜烂的治愈率为92.11%,对照组中度糜烂的治愈率为82.35%,重度糜烂的治愈率为72.22%,从中、重度糜烂临床疗效来看,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门诊宫颈糜烂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LEEP刀电熨具有安全、操作简单、中几乎无出血以及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LEEP刀 微波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LEEP治疗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本院收治CIN患者中接受过LEEP手术的62例产妇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分娩且未行LEEP手术的5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率比对照组高,自然分娩比对照组低(P<0.05)。结果LEEP手术治疗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在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具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LEEP术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LEEP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糜烂的疗效,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患者选择有效的LEEP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接受LEEP治疗的CIN和宫颈糜烂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病变情况采用不同的LEEP式进行治疗。评价不同LEEP治疗CIN及宫颈糜烂的疗效,以及术后宫颈塑形效果。结果CIN患者治愈率为高达91.84%(45/49);宫颈糜烂的治愈率为93.5%(72/77);患者对宫颈塑形的满意度为93.65%(118/126)。结论根据患者宫颈疾病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LEEP式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及术后塑形效果。

  • 标签: LEEP术式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糜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结果本组80例,67例术后4-6周宫颈光滑,外行恢复正常。5例术后2个月宫口外口见不同程度的肉芽状组织,形似柱状上皮。3例术后3个月见红线反映,5例术后一个月后因切缘未净再次LEEP切除,术后均正常。讨论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可保留完整连续的标本的病理检查,明显降低了漏诊率与误诊率。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手术时间短,中快速切割病人无痛苦,出血少,术后4-6周宫颈外形恢复正常。术后宫颈质地不变硬,无瘢痕形成。对宫颈有旧裂,宫颈外口松弛,颈口外翻,宫颈肥大等可同时进行整形。

  • 标签: 宫颈病变
  • 简介:摘要leep亦称超高频电波刀,不同于普通的高频电刀,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专门用来作微创性诊断和治疗宫颈疾病的专业技术,采用四种切割模式纯切、混切1、混切2、混切3,切割表面平滑顺畅,热损伤极小,无深度烧伤。用这种刀行leep,创面呈淡黄色,不结痂,不纤维化,取活检组织不碳化,适于病理切片。三种手术凝血模式接触凝、喷射凝、双极凝,止血效果好,大小出血点轻松处理,安全性能最佳,混切模式能确保不出血,病人安全。

  • 标签: LEEP刀 宫颈疾病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镜下宫颈LEEP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LEEP治疗,并将LEE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阴道镜下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6例患者病灶均全部切除,中平均出血量为(7.69±2.36)mL,平均手术时间为(5.3±1.7)min。术后2个月复查,1例有病变残留。术后6个月的治愈率为96.97%。阴道镜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4.85%,降级6例(9.09%),升级4例(6.06%)。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采用阴道镜下宫颈LEEP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疗效,可加强应用。

  • 标签: LEEP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下行宫颈LEEP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配合方法与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40例已行阴道镜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采用LEEP手术治疗,对该手术的配合与护理做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中出血量少,仅有1例术后因活动过度致少量间歇出血>10d,经止血处理后出血停止,未发生感染。结论术前准备的完善,手术过程的密切配合,术后的健康宣教是保证LEEP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阴道镜下LEEP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配合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