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泪小切开合并窥镜下泪道激光置治疗泪小炎的护理临床观察。方法对我科2014年1月至6月住院治疗的35例(35只眼)泪小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结果泪小炎35例(35只眼)均治愈,无复发,治愈率100%。结论采用泪小切开+泪道窥镜下泪道激光+泪道成形+置术治疗泪小炎,以较小的创伤和优质的护理取得最佳疗效。

  • 标签: 泪小管炎 泪道窥镜下泪道激光置管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管癌胃非计划拔的原因,并作出具体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0例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出现非计划性胃拔管事件的原因,并进行相关分析后作出防范措施。结果300例患者先后行胃插管628例次,其中出现非计划性拔共13例次,多中老年患者,胃拔除时间为术后1~3d,多为患者无法忍受疼痛而自行拔。结论通过妥善的方式对胃进行固定,同时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镇痛剂使用,约束其肢体运动,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能大大降低术后出现非计划性胃拔除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

  • 标签: 食管癌 胃管 意外拔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牙胶根填充术进行根治疗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需行根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冷牙胶侧压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热牙胶充填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治疗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平均值明显小于对照组(4.01±1.32)VS(7.56±1.39),P<0.05;随访6~24个月,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6.7%VS80.0%),P<0.05。结论应用热牙胶根填充技术进行根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热牙胶 根管填充术 根管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股静脉导管意外拔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2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临时性股静脉导管意外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感染(33.2%)、导管阻塞(33.2%)、血流不足(17%)、穿刺口渗血(8.3%)、导管脱落(8.3%)结论通过对导管意外拔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准确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导管意外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透析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 标签: 血液透析 股静脉置管 意外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恒切牙根解剖因素与根治疗难度的相关性。方法本次共选择100颗成人离体下颌恒切牙作研究对象,牙体均完整,对根解剖指标进行测量,并应用根治疗难度系统评估标准,对此牙根治疗难度进行评定。结果较唇舌向X线片,下颌恒切牙近远中向X线片对治疗牙根难度水平更能显示,近远中向X线片上,Ⅰ级难度占29%,Ⅱ级占20%,Ⅲ级占51%。与唇舌向X线片比较,Ⅲ级居较高水平,而Ⅰ级较低,故根治疗维度从根系统单方面考察分析,普通难度仅为30%,其余大部分有较高治疗难度。将上述数据作为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对根治疗难度分析,结果示根弯曲度(OR值=0.00567)、钙化程度(OR值=0.00345)、数目(OR=0.00209)、长度(OR=0。001197)对综合难度系数评估均有统计差异(P<0.05),即与治疗难度关联密切。结论分析下颌恒切牙根解剖因素,对治疗难度进行评估,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进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下颌恒切牙 根管解剖因素 根管治疗难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尿拔除法对减轻停留尿患者尿道损伤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停留尿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拔尿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尿拔除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尿道损伤、尿潴留的发生、患者的不适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发生尿潴留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停留尿患者,采用改良尿拔除法,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尿道损伤程度、尿潴留的发生及不适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改良尿管拔除法 减轻 停留尿管 尿道损伤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生化的糖酵解研究。方法每隔两小时对患者血样用生化分析仪与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记录所做结果。结果含有肝素锂抗凝剂的生化,血标本中葡萄糖含量以每2h下降mmol/L,含草酸钾/氟化钠抗凝剂的血标本中葡萄糖含量则无明显降低。

  • 标签: 生化管 糖酵解 随机血糖 mmol/L 烯醇化酶 草酸钾/氟化钠 抗凝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婴幼儿患者留置胃的置一次成功率与正确率。方法就鼻胃的选择、插胃长度、置鼻胃方法、留置胃的更换时问、留置胃管护理措施和感染控制的问题综述。结果选择胃根据患者病情,留置时间,经济状况决定。置入鼻胃插入长度剑突至前额发际或剑突经鼻尖至耳垂。留置胃更换时间根据病情、胃类型决定,橡胶胃1周更换,硅胶胃4周更换。结论加强留置胃患者的护理,保持腔通畅才能适当延长留置胃时间,减少插管次数。减少感染并发症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

  • 标签: 胃管 鼻饲 护理
  • 简介:摘要PICC置维护新进展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支架成形伴胃置入术在食道贲门癌腔狭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26例食道贲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采取内支架成形伴胃置入术处理,观察本组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体会。结果2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术后3-7天检查支架完全膨胀后拔除胃,术后1月、6月复查无支架移位,术后1年未见死亡病例,支架无显著性移位。结论内支架成形伴胃置入术利于支架稳定,对食道贲门癌腔狭窄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食道贲门癌 管腔狭窄 内支架置入 胃管
  • 简介:目的:应用喉镜明视下胃置入的可行性,解决气管切开或食道异常病人胃置入困难的问题。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的气管切开及神志不清、昏迷舌后坠,喉头水肿、颈部强直,不能活动需要留置胃的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的硅胶胃置入,观察组在可视喉镜的直视下配合导丝引导插入,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插入胃的成功率、操作所使用的时间、患者反应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性插入胃的成功率、操作所使用的时间、患者反应情况均有差异(P〈0.05)。结论:在可视喉镜直视下配合导丝插入难置性胃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提高脑卒中昏迷、神志不清及气管切开等神经内科难置性患者胃一次性置入的成功率。

  • 标签: 可视喉镜 气管切开 食道异常 神志不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置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深静脉置术的17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行深静脉穿刺置均取得成功,其中1例外院带入护理效果良好。置10-60d之后由于系缝不牢固导致1例患者导管滑出,经过系统的护理干预之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形成、静脉炎等并发症,置结束之后伤口愈合情况均良好。结论针对深静脉置术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有利于增强手术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置管术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支架治疗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上合理地应用胰支架植入有效地治疗慢性胰腺炎。方法选取2013年在我院确诊并行治疗的慢性胰腺炎患者1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的患者均在十二指肠镜下植入胰支架进行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3小时、12小时、24小时血清淀粉酶的浓度,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内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置顺利,术后3小时、12小时、24小时较术前血清淀粉酶有一过性增高。15例患者腹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腹泻、脂肪泻有减轻,体重有轻微增加,1例患者疗效不明显。治疗有效率为15/16(93.75%)。结论胰管内支架植入对慢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安全、创伤小的特点,可推荐应用于临床上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胰管支架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气管插管下留置胃的技巧处理。方法16例患者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后采用传统的气囊放气不前倾头部,去枕仰卧位,经口或鼻腔留置胃。结果15例患者一次性置成功,1例烦躁剧烈患者,经用镇静药物后,二次置成。结论气管插管患者采用传统的气囊放气和去枕仰卧位留置胃,成功率较高,安全可靠,准确性高,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胃置入方法。

  • 标签: 气管插管 胃管 方法 体会
  • 简介:摘要鼻饲在神经内科应用十分广泛,是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和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吸收营养、给药的主要途径,如果护理不当,将会出现感染、出血、窒息等并发症,因此对鼻饲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由于临床疾病多样化和整体护理的要求,传统的留置胃方法和护理已显不足,现结合临床实践及参考文献,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咽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多,是神经外科护理的难题之一。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国内对颅咽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各种护理措施及防范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咽管瘤 围手术期护理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导致的大出血快速止血的方法。方法:针对25例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后,运用三腔压迫止血治疗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除1例患者因失血过多死亡,其余患者都正常出院。结论:三腔压迫止血效果快速有效,降低失血性休克风险。

  • 标签: 三腔管 压迫止血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