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的差异,以减少误诊比率。方法对17例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17例均因X线、CT、MRI表现而误诊,最终经病理、骨穿被纠正。结论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典型病例不难鉴别,但不典型病例,两者较难鉴别。特别是对椎旁有软组织肿块的脊柱肿瘤,常常误认为结核脓肿。误诊率虽不高,但会导致病人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应提高重视。

  • 标签: 脊柱肿瘤 脊柱结核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脊柱MRI检查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40例患者1个部位脊柱结核(20例腰椎、2例颈椎、1例骶椎、17例胸椎);30例患者2个部位脊柱结核(13例骶椎合并腰椎、15例腰椎合并胸椎、2例胸椎合并颈椎);10例患者3个部位及以上脊柱结核(5例腰椎合并骶、胸椎、3例胸椎合并腰骶椎、2例颈椎合并胸腰椎)。结论临床上运用全脊柱MRI对脊柱结核进行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晰、检查准确率高等优点,可以将脊柱结核病变的空间信息清除显示出来,可以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脊柱结核 全脊柱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牙髓腔形态规律。方法利用RVG数字成像系统采集乳牙唇—舌向和近远向图像,观察髓腔形态并测量相关数据,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前牙髓室和根管在牙颈部相连续,无明显界限,大多数乳前牙唇—舌位片显示根尖1/3段根管随牙根明显向唇侧弯曲并且上颌牙比下颌牙明显。上颌乳切牙根颈、根中1/3冠端处根管的唇舌径小于近远中径,而下颌乳切牙则相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尖牙根颈、根中1/3和所有乳前牙根尖1/3冠端处根管的唇舌径和近远中径大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获得乳牙的数字成像系统的实验结果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髓腔 形态
  • 简介:目的探讨双圈螺旋形脊柱动态系统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脊柱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应用双圈螺旋形脊柱动态系统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脊柱不稳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42-56岁,平均49岁。结果全部13例随访12-28个月,平均20个月。分别采用VAS及ODI评分标准术前(8.10±1.21)分,(80.33±3.71)%;术后1月(1.35±1.03)分,(19.36±3.37)%;术后1年(0.72±0.70)分,(11.42±2.96)%。运用SPss13.0分析,P<0.001。结论双圈螺旋形钉棒系统作为一种弹性固定系统,能够保留固定节段一定的活动度,且能维持腰椎稳定,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在预防邻近节段退变上具有优势。

  • 标签: 脊柱 临床疗效 动态固定系统 相邻节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脊柱MRI检查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60例脊柱外伤患者的影像检查资料。结果椎体骨折20例,附件骨折7例,椎间盘损伤14例,软组织损伤11例,脊髓损伤8例。结论全脊柱MRI检查对脊柱外伤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脊柱MRI检查 脊柱外伤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首先均对两组患者展开CT扫描、X线以及MRI等临床检查,随后给予对照组传统开放型手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及手术治疗效果展开统计与评价。结果经诊断,本研究92例患者均为单椎体损伤。在手术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镇痛药应用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展开CT扫描、X线以及MRI等临床检查,可充分促进诊断准确性的提高。随后对患者施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疗效更为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脊柱创伤 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50例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针对患者进行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同时关注患者治疗前后Cobb’s角及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Cobb’s角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用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脊柱后路分期矫形 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50例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针对患者进行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同时关注患者治疗前后Cobb’s角及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Cobb’s角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用脊柱后路分期矫形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脊柱后路分期矫形 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这篇特集献给《健美先生》杂志诞生70周年纪念日,最初的版本是发表于1940年的《你的体格》。但是回想起1939年关于力量训练议论的爆发并不是太让人感到振奋。乔·韦德先生早期绝大多数时间是花在了最基础的推广工作上,去告诉人们肌肉块头的训练不会阻碍人们的发育,不会毁灭灵活性,并且也不会让他们变成一群自恋的傻子。虽然当时全美都有对于健美健身这项运动的偏见和顾虑,但是乔·韦德仍旧努力构建着一个成功的健身王国。直到1970年,他的一些负重训练文章才开始让主流媒体认可,赞成正确的力量训练和肌肉素质训练不仅对于身体形态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于身体的综合素质和身体健康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然后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各种各样的健身方法和模式层出不穷,经历了无数次的革命性进步。今天,我们为了能让这个强大的王国在接下来的30年里更好地茁壮成长,我们采访了一些顶级的力量和体能训练教练,并且提炼了他们的思想精髓。他们都是这个领域最前沿最正确的代表,无论对于专项的运动员还是对于像你我这样想要改变自己生活的人,他们都是最具权威的代表。通过他们对肌肉未来的一些阐述,我们自己可以从中获得进步的知识,我们的王国也将变得更加的昌盛。

  • 标签: 力量训练 体能训练 素质训练 革命性进步 改变自己 健美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清除联合脊柱固定术对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将90例脊柱结核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为45例。常规组采用清除联合脊柱固定术治疗,而治疗组给予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最终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且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清除联合脊柱固定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病情,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清除联合脊柱固定术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 脊柱结核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全脊柱成像技术在脊柱疾病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8例脊柱病变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原则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描述,给予部分脊柱磁共振扫描成像。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全脊柱扫描成像,对两组患者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磁共振扫描脊柱疾病的正确率。结果实验组44例患者全脊柱成像诊断的正确率为100%,对照组部分脊柱成像诊断的正确率低于全脊柱磁共振成像。结论对于患有脊柱疾病的患者进行全脊柱成像可一次性对全段脊柱、脊髓进行检查,观察病变位置,以及对整个脊柱造成的影响,对脊柱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全脊柱成像 脊柱病变
  • 简介:目的对临床工作中,转移性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及总结。方法转移性肿瘤38例,脊柱结核62例。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结果此100例脊柱病变中脊柱结核76例,占62%,转移瘤占38%。结论转移性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的X线影像对比中,笔者认为在鉴别诊断上.应注意转移性脊柱肿瘤的成骨型或混合型转移者与脊柱结核在静止修复期表现为增生硬化为主表现报相似,应加以鉴别.

  • 标签: 脊柱结核 转移瘤转移性肿瘤 X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脊柱外科手术中手术创伤面大、时间长风险高、护理不当易造成眼睛、臂丛神经等损伤,病人心理压力大。要点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中妥善安置体位,密切观察、护理。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护理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