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给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的护理要点与对策。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后,平均置管时间为(14.32±2.35)d。其中1例出现导管脱落,1例出现气胸,治疗成功率为96.67%。结论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过程中,予以患者科学合理地护理干预,做好导管护理、心理护理等各项工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恶性胸腔积液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测γ干扰素(INF-γ)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赣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结核性胸腔积液34份和各种恶性胸腔积液标本30份,离心取上清液1至2ml放置零下80度冰箱保存,并一次性检测其γ干扰素值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比恶性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水平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5例经胸腔镜诊治的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3例为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恶性胸膜间皮瘤2例;慢性炎症4例。结论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安全可靠、诊断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胸腔积液 诊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积液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2016年间接受治疗的70例胸腔积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日平均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心护理干预在胸腔积液患者中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胸腔积液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用于结核性胸腔积液引流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经B超引导下进行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我科多采用抗痨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方法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合并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同时加强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加强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经B超引导下进行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顺利。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结核性胸腔积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胞块切片并免疫组化染色临床病理技术应用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的胸腔积液患者中选取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细胞涂片和细胞块切片并免疫组化染色两种方法的检查诊断,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理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检测诊断,对照组患者具有55.1%的阳性率,实验组患者具有100%的阳性率,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腺癌中特异性较为明显的抗体是CEA和CK7,而在间皮性肿瘤细胞中特异性较为明显的抗体则是CR,在腺癌和间皮细胞中各种抗体的表达均出现交叉现象。结论采用细胞切片临床病理技术对胸腔积液进行诊断的效果非常显著,与免疫组化染色联用可以对肺腺癌与间皮癌进行有效的区分和鉴别,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 标签: 胸腔积液细胞块 临床病理技术 细胞块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穿刺术与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方式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穿刺术进行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二者差异明显,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二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时,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技术这一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常规穿刺术治疗方法,不仅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减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常规穿刺术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2联合地塞米松腔内给药治疗儿童恶性胸、腹腔及心包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儿童恶性肿瘤患儿18例,男9例,女9例,年龄9个月~16岁(平均年龄7.3岁),临床分期均为III期或IV期,单独或同时存在两个部位的浆膜腔积液,其中3例为化疗过程中瘤体出血,1例为治疗前出现瘤体破裂后出血,其余为恶性浆膜腔积液,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充分引流后给予腔内注射白介素II100万IUm2,地塞米松35mg,注药后给予冲管,并嘱患者在注药后1~2h内每15分钟左右换一次体位。根据积液减少情况分别给药13次,间隔34天。结果16例患儿,5例死亡,11例活。死亡患儿中仅1例患儿出现反复浆膜腔积液,其余4例患儿在生存期内未再出现浆膜腔积液复发,11例存活患儿无积液复发表现,其中4例瘤体出血患儿未出现种植转移及复发情况。结论白介素2联合地塞米松可有效治疗儿童恶性肿瘤伴发的浆膜腔积液及预防肿瘤破裂出血引起的种植转移,且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是儿童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收集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积液,并且对胸腔积液采取胸水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及XpertMTB/RIF技术的检测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一般采用的方法为比例法。将1毫升的溶液放置在前处理管内,随后根据溶液浓度和体积,加入SR样本处理液,SR样本处理液体积一般为样本溶液的二倍,随后晃动十五秒到三十秒,放置十五分钟。将反应盒打开后,抽取二毫升的溶液慢慢添加到反应盒内,然后将反应盒放置于检测部位处,XpertMTB/RIF技术仪器会自动工作。应用XpertMTB/RIF技术检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时,具有诊断准确、速度快、反应快等等优势,可以提高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率和治疗率,让患者能够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发生错误诊断,因此XpertMTB/RIF技术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分枝杆菌 GeneXpert MTB/RIF技术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恩度在恶性胸腹腔积液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评价其局部灌注给药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60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3组,恩度单药间断给药组(A组60mg/次,第1,4,7天),恩度单药连续给药组(B组30mg/次第1-6天),对照组(C组单纯胸腹腔置管引流),评价近期疗效、患者生活质量(QOL)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CR4例(1/5,20%),PR5例(1/425%),SD6例(3/10,30%),PD5例,(1/4,25%);B组CR6例(3/10,30%),PR10例(1/2,50%),SD3例(3/20,15%),PD1例(1/20,5%)。客观缓解率A组45%,B组80%,B组较A组客观缓解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腹水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A组47天,B组63天,B组较A组胸腹水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A组50%(1/2),B组为85%(17/20),B组较A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耐受性良好。结论恩度胸腹腔灌注给药能较好地控制恶性胸腹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腹腔积液 腔内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老年膝关节积液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对40例患者50个膝关节进行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关节腔积液变化情况。结果50个膝关节腔均可见关节腔积液,予以有效措施治疗后关节腔积液量均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高频超声是检查老年膝关节积液的敏感方法,操作简单可动态予以观察,无放射性,在临床诊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老年膝关节积液 应用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胸腔镜在呼吸内科中得到普遍应用。呼吸内科中电视胸腔镜也就是内科胸腔镜,在发展初期通常被用于诊断胸膜疾病,但随着适应症范围的不断扩大,内科胸腔镜在胸膜肺病症的诊断中有着良好效果。本文针对呼吸内科中胸腔镜的临床使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为相关医疗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实现内科胸腔镜应用水平提升,保证呼吸内科治疗效果。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呼吸内科 临床应用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胸患者行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0年-2017年我院收治创伤后气胸和自发性气胸患者66例纳入研究范畴,所有患者均行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愈60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效果差中转开胸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5例。主要并发症纵膈损伤致血胸1例,行开胸止血;引流管滑脱至皮下2例;全身皮下气肿3例;术后肺部感染5例。结论气胸患者行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效果较好,但需注意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X线诊断对肺底积液诊断的重要意义。方法本文收集、筛选了22例肺底积液的病例资料及其X线表现,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论述本病征的X线诊断。结果肺底积液是一个常遇见病例,其最主要X线表现是假性膈肌增高,往往不为人所关注,特别是刚参加工作、诊断经验不足的年轻放射科医生对其更尤为陌生。尚若对其认识不足,欠充分了解,就会与真性膈肌升高互相混淆,造成对疾病的误诊,延误了治疗,危及生命。结论肺底积液是指液体积聚于肺底与横膈之间,由于其X线表现不十分明显,在影像诊断工作中尤其容易因疏忽而漏诊。

  • 标签: 肺底积液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本院2014年12月到2016年9月的恶性肿瘤患者88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做好在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的护理,并重视心理护理,对护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数据进行记录,检测护理过程和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88例恶性肿瘤患者在整个放射治疗过程中通过有计划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均顺利地完成治疗,恢复效果良好。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能提高放疗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侧卧位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之间52例我院胸腔镜手术患者,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全部5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并且分别采用改良侧卧位和常规体位进行手术,对两种体位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人数为25例,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人数为20例,治疗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侧卧位应用于胸腔镜手术,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改良侧卧位 胸腔镜手术 应用
  • 简介:目的对南阳市某医院收治的618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恶性肿瘤构成特点,为该地区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病例上报系统中2014年1月-2016年5月登记的所有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诊断编码信息及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提取ICD-10诊断编码对患者按照疾病进行归类并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构成比位于前3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消化系统肿瘤(17.74%)、呼吸系统肿瘤(16.19%)及生殖系统肿瘤(15.81%)。不同性别恶性肿瘤构成比不同,男性位于前3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消化系统肿瘤(23.46%)、呼吸系统肿瘤(18.20%)及中枢系统肿瘤(16.69%);女性位于前3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乳腺肿瘤(26.37%)、生殖系统肿瘤(22.15%)及呼吸系统肿瘤(13.97%)。年龄〈40岁、年龄40-60岁及年龄〉60岁的男性患者分别有894例(44.24%)、1009例(53.16%)及1345例(59.41%),而相同年龄段的女性患者分别有1127例(55.76%)、889例(46.84%)及919例(40.59%)。不同年龄段男女恶性肿瘤患者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15,P=0.000)。结论不同性别及年龄段南阳地区恶性肿瘤患者所患肿瘤类型及构成不同,可能与各群体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因此,恶性肿瘤防治工作应从社区入手,结合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群体实施个体化的防治措施。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恶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12例18眼恶性青光眼患者的有关资料,分别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囊内摘出晶状体术等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8只眼痊愈,2只眼好转。有6只眼视力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2只眼没有变化。结论恶性青光眼患者若得到及时诊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恶性青光眼 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临终前态度、心情及状态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2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临终关怀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患者中,29例患者情绪状态得到很好的控制,即可控患者人数占总人数的90.6%。结论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实施临终关怀,可使患者的情绪及生活态度得到较大改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晚期 临床关怀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