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术治疗异位妊娠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和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三个月的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等卵巢储备功能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妊娠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FSH、AFC等卵巢储备功能指标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个月,观察组患者FSH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AFC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再次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和提高其再次妊娠率,还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 异位妊娠 卵巢储备功能 再次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营养琼脂培养与R2A培养检测对口腔诊疗用水的影响。方法 2022年6月-2023年6月,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80例患者的诊疗水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营养琼脂培养与R2A培养检测,对比两种菌落计数和合格率。 结果  经过对比,两种培养基菌落计数存在差异性,且合格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2A培养基对口腔诊疗用水的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营养琼脂培养 R2A培养 口腔诊疗用水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各国之间的知识创新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迫切要求我国的医院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新课题。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特点,注重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重要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科研能力是人们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能力。培养医学生的医学科研能力可以促进其将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并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思考、整理、总结,进而灵活运用,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科特色,提出了加强进行阅读、写作培训,大力开展科研活动等措施,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生的科研能力。

  • 标签: 医学检验 科研能力 培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粉丝微生物检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2023年1月-2023年12月,以进行微生物检验的200例标本为对象,前半年进行检验的100例标本是对照组,采集样本后直接准备微生物检验培养基并进行检测工作;后半年进行检验的100例标本是观察组,采集样本后在微生物检验培养基准备期间实施质量控制方法后进行检测工作。结果:观察组检验满意例数99例,对照组检验满意例数88例,观察组检验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质量控制方法有利于微生物检验培养基制备,可提高检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培养基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方法 检验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肝胆外科本研究旨在评价以问题为导向的神经内科护理教学对护理人员的问题解决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影响。方法:肝胆外科通过回顾性研究,选择10名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接受以问题为导向的神经内科护理教学。观察指标包括问题解决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结果:肝胆外科实验组在问题解决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问题解决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肝胆外科以问题为导向的神经内科护理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问题解决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临床问题,提高临床思考能力,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途径。

  • 标签: 肝胆外科护理 实践能力培养 评价与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心胸外科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其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但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然而,在日新月异的医学领域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心胸外科教学应更加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 标签: 心胸外科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策略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围绕“妇科疾病患者的抗压能力培养与护理支持”这一选题展开,旨在探讨妇科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抗压能力及其与护理支持的关系。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实证调查等方法,分析了妇科疾病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压力来源,以及护理支持在提升患者抗压能力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有效的护理支持策略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其抗压能力,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妇科疾病患者   抗压能力培养   护理支持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学与工程学的交叉融合已成为推动医疗健康领域创新发展的关键动力。基于医工交叉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未来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需求。本综述探讨了当前医工交叉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及其创新策略,重点分析了跨学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以及国际化培养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 标签: 医工交叉 研究生教育 跨学科课程 实践能力培养 产学研合作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应用科学专业,以培养具备基础和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及技能,且能够在医疗卫生单位及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现代教育理念及思想的引领下,依据特定培养目标,通过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即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展开课程,进行教学内容传授,并在监督制度下应用一定教学方法进行人才培养。医学院校确立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岗位胜任力导向的,以培养综合发展的临床医学人才为目标,以职业素养为核心,以专业技能、科创能力、思想素质、中医特色为切入点,通过医学与思想教育融合、基础教学与临床融合、专业学习与科研融合、临床医学与中医融合,形成了“1核心4融合”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育模式。

  • 标签: 新形势 临床医学 培养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办学逐渐成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热门选择。广泛的推广和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办学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为现代职业教育实践和教学带来了活力。本文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简要介绍了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校企合作在畜牧业专业人才创新培养中的应用,为未来培养畜牧兽医实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支撑。

  • 标签: 校企合作 畜牧兽医专业 人才培养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例患者以及生物检验标本进行研究,分析细菌培养以及涂片镜检,其中包括痰标本、中段尿标本、分泌物标本、粪便标本以及致病菌类型。结果:两组的微生物检出的约登指数(Youden)数值较高。在本次研究中合格的标准为182份,其中革兰阴性菌为122株,阳性为92株、真菌为40株,P<0.05。结论:在微生物的检验中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的诊断价值较高,在进行细菌培养之前,可运用涂片镜检进行诊断,其准确率高,准确分析菌种的类型,两者呈互补状态,值得推广和宣传。

  • 标签: 细菌培养 涂片镜检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100例,时间为2021年1月份至2023年1月份,对100例患者的100份标本行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分析两种检查的准确性。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尿标本、粪便标本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而在痰液样本、脑脊液样本以及穿刺液标本当中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行涂片镜检可以提前做出预测报告,为临床诊断提供初始的依据,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细菌培养 涂片镜检 微生物检查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基层卫生院医学影像医生人才流失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基层医院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此为依据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策略,旨在解决基层卫生院医学影像人才缺乏,专业程度较低的问题,促进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基层医院 医学影像技术 人才培养 策略
  • 简介:摘要: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在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随着新兴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加重,对疾病预防控制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成为该领域发展的关键。本综述旨在探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中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的现状、挑战与对策,提出加强该领域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的具体建议。从教育体系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教育与职业发展路径、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进行的探讨,以期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 人才培养 队伍建设 跨学科模式 持续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采用微生物培养和血清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者进行探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微生物培养以及血清检验,以此评估两组检验方式对疾病的准确性。结果:在针对不同的感染源进行检测时,微生物快速培养的结果较高,P<0.05;另外在4-7岁阳性检出率中,微生物培养检出率高于血清检验,P<0.05;而1-3岁、8-12岁中,两种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微生物培养可直接检测病原体,确定感染类型和药物敏感性,为治疗提供依据。血清检验通过检测抗体水平,可以确认感染情况及疾病阶段,还可用于病原体追踪和流行病分析,两种检验方式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

  • 标签: 微生物培养 血清检验 小儿肺炎 支原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应用于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进行微生物检验的100例患者,分别应用细菌培养、涂片镜检对微生物进行检验,对比两种方式检出符合率。结果:细菌培养在中段尿标本、粪便标本的检出符合率明显比涂片镜检高,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痰液标本、脑脊液标本、静脉血标本的检出符合率相比,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检验微生物时,应用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均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方法,或者联合两种方式,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细菌培养 涂片镜检 微生物检验 检出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