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导致全身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病,随着疾病的早期诊断手段增多和合理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疾病的预后。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指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用药指导、婚育指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健康教育 心理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渐增多。有些重症患者(除患者有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者外),有时亦可自行缓解。有些患者呈“一过性”发作,经过数月的短暂病程后疾病可完全消失。笔者在附属医院工作学习,患者经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提出笔者对于该疾病的相应的经验,为临床工作中提供相应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探讨。方法本文主要利用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对妊娠妇女并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对患者及时发现和治疗、从各个方面对患者进行监测和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妊娠期娩出胎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常常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并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妊娠妇女易导致各种并发症,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孕妇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有必要对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 标签: 妊娠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与预后。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1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及同期103例正常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非选择性妊娠组22例,病情恶化13例;选择性妊娠组29例,病情恶化8例。正常组、选择性妊娠组和非选择性妊娠组患者在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剖宫产率、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FGR)、新生儿窒息等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两组在胎膜早破、羊水过少、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FG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选择性妊娠组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与SLE相互影响,若能良好控制病情,选择适当的时机妊娠,合适的时机终止妊娠,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妊娠结局 分娩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体内存在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和病变累及全身多器官为特征1。它好发于15~40岁的女性,其中育龄妇女占90.0%~95.0%1。由于此病常累及机体多个系统,并且患病人群多为年轻人,对这部分年轻的群体来说,SLE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SLE患者表现有精神症状者占20%~30%2。生理功能受限、需长期服药、病程长等原因导致SLE患者表现出多种精神症状,其中以抑郁和焦虑最为常见3。此种精神症状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发展。因此,如何缓解SLE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提高SLE患者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SLE患者抑郁、焦虑的精神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SLE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目前的干预方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焦虑 抑郁 干预
  • 简介:维生素D除了经典的调节钙磷代谢作用,还有许多免疫调节作用。维生素D缺乏与癌症、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及自身免疫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及死亡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维生素D水平更低,可能与其避免日晒、肾脏受累、使用药物等多种原因有关。低水平的25(OH)D与SLE高疾病活动度相关。SLE患者中,低的维生素D水平与增加的心血管病事件有关,维生素D水平相对越高,患者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率就相对降低。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正相关。由于SLE患者维生素D的普遍缺乏,因此建议对所有具有SLE风险及明确诊断的SLE患者进行维生素D筛查,对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要给予适当的补充,并定期监测其水平。

  • 标签: 维生素D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骨质疏松 疾病活动度 心血管病风险
  • 简介: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15-02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治疗方法,对比并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效率为90.2%,西医治疗组的治疗效率为68.18%,这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西药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感染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SLE并发感染患者50例(研究组)与SLE未并发感染患者5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情况,并总结SLE并发感染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结果SLE感染以细菌为主,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研究组SLE患者住院时间过长(≥2周)、补体C3与C4下降、血沉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下降、血清降钙素原≥0.5μg/ml等方面的百分比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LE并发感染比较常见,以细菌感染为主,好发于呼吸道,可能与住院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下降、补体C3与C4下降及血清降钙素原≥0.5μg/ml等有关,需加强重视。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感染 特点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狠疮炎症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SLE患者;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86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骨密度。结果86例SLE患者中71例出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占患者总数的82.5%;86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中出现有15例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占体检者总数的17.4%,两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1组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2、3、4组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总发生率明显高于SLE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活动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狠疮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配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在实施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临床治疗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综合护理干预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患者应用多项尿检诊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适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诊断手段。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接收的3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患者(实验组),同时选择37名健康人(对照组)作为对照,所有入选者都接受多项尿检诊断,观察和比较2组入选者的检查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的所有入选者中,实验组入选患者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AG)、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以及尿α1-MG微球蛋白(尿α1-MG)等指标都明显偏高,2组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患者应用多项尿检诊断的临床疗效突出,可推广。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多项尿检 NAG MALB 尿NAG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及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临床症状、发病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2012年1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明确诊断SLE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及临床诊断依据进行分析。结果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均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合并脑炎,起病隐匿,发病缓慢,临床症状不明显,实验室检查非特异性,极易被误诊为狼疮性脑炎或结核性脑炎。结论SLE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应用鞘内注射抗真菌药物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RSA合并SLE患者计划妊娠期、妊娠早期的临床用药及病情发展,为临床提供用药指导。方法报道1例RSA合并SLE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结果RSA合并SLE患者在本中心孕前中药调理、孕后保胎治疗后正常妊娠,于停经93天于当地产科医院建立健康档案。结论SLE控制期的RSA患者孕前“未病先防”,妊娠早期服用中药,合理使用黄体酮,配合内科用药,可收到较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复发性流产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用药
  • 简介:2001年国际元素医学食疗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学术研讨会于11月8日-11日在十朝古都——中国南京召开,经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与金陵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所等协办单位的精心组织及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今天已胜利地完成了大会的全部议程,顺利地闭幕了!大会自始至终既紧张有序又充满活力,代表们畅谈论点,热情满怀,这是一次成功圆满的大会。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元素医学食疗 学术研讨会 防治 国际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以消化道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以消化道损害为首发表现的4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食道受累者7例(16.3%),假性肠梗阻18例(41.8%),且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4例均误诊为急腹症收住外科,肾脏受累22倒(51.1%)。治疗后,41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SLE极易误诊,特别是以吞咽障碍,肠梗阻为首发症状者最易误诊。对有消化道受损表现同时伴有其它脏器受累者应排除有无SLE可能。全程消化道受累少见,小肠CT是有价值的诊断。激素+免疫抑制剂可较快改善病情,预后较好。SLE消化道损害发生率高,对此应提高认识和警惕。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消化道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39例狼疮肾炎(LN)患者进行临床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患者执行CTX8~~12mg/(kg•d)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1h,连续2天,每隔2周冲击一次,待缓解后改为每月冲击一次,累计剂量为150mg/kg,以后改为每隔3个月冲击一次的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实施周密细致的整体护理,追踪观察疗效,计算缓解率。结果CTX击疗法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疗效满意。结论系统的整体护理措施是冲击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做好心理护理,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密切观察及时处理,避免诱发因素。

  • 标签: 环磷酰胺 冲击治疗 狼疮性肾炎 护理
  • 简介:各位代表、贵宾、专家、教授:“2001国际元素医学食疗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现在开幕了!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代表、嘉宾、贵宾的光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元素医学食疗 学术研讨会 防治 国际 新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