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报道1例新生儿红斑狼疮,患儿男,4个月15天,头面部蝶形红斑1月余。抗SSA抗体阳性(+++)、抗重组Ro-52阳性(+++)。其母亲抗Ro/SSA抗体阳性(+),无临床症状。患儿入院后诊断为:1新生儿红斑狼疮;2急性细支气管炎;3泌尿道感染。给予护肝、护心、抗感染、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颜面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7天后皮损逐渐消退,经内科治疗咳嗽等临床症状好转。

  • 标签: 红斑狼疮 新生儿 抗体 抗Ro/SSA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导致全身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病,随着疾病的早期诊断手段增多和合理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疾病的预后。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指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用药指导、婚育指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健康教育 心理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渐增多。有些重症患者(除患者有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者外),有时亦可自行缓解。有些患者呈“一过性”发作,经过数月的短暂病程后疾病可完全消失。笔者在附属医院工作学习,患者经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提出笔者对于该疾病的相应的经验,为临床工作中提供相应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探讨。方法本文主要利用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对妊娠妇女并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对患者及时发现和治疗、从各个方面对患者进行监测和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妊娠期娩出胎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常常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并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妊娠妇女易导致各种并发症,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孕妇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有必要对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 标签: 妊娠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间质病变(SLE-ILD)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1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35例由高分辨CT(HRCT)诊断肺间质病变(ILD)患者临床资料。将两组中其他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U1-RNP、ANCA阳性SLE更容易出现肺间质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1-RNP及ANCA阳性的SLE患者更容易出现肺间质病变。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间质病变 高分辨CT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与预后。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1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及同期103例正常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非选择性妊娠组22例,病情恶化13例;选择性妊娠组29例,病情恶化8例。正常组、选择性妊娠组和非选择性妊娠组患者在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剖宫产率、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FGR)、新生儿窒息等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两组在胎膜早破、羊水过少、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FG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选择性妊娠组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与SLE相互影响,若能良好控制病情,选择适当的时机妊娠,合适的时机终止妊娠,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妊娠结局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0.1%他克莫司软膏(tacrolimus)外用治疗红斑狼疮皮疹(LupusErythematosus,LE)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6例确诊为红斑狼疮的患者,其中他克莫司治疗组45例(包括盘状红斑狼疮患者30例及非盘状红斑狼疮主要为环状红斑型或丘疹鳞屑型患者15例),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于皮疹处;另外,羟氯喹治疗组11例,给予羟氯喹片0.2,每日2次口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3个、6个月、1年及2年进行疗效随访.对于随访开始前及治疗后的患者症状、皮损进行评分,计算有效率.结果45例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红斑狼疮患者都达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11例痊愈(24.4%),31例获得显著效果(68.9%),3例取得进步(6.7%),有效率为93.3%;30例完成研究他克莫司治疗组盘状红斑狼疮患者都达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6例痊愈(20.0%),22例获得显著效果(73.3%),2例取得进步(6.7%),有效率为93.3%;15例完成研究的他克莫司治疗组内非盘状红斑狼疮患者都达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5例痊愈(33.3%),9例获得显著效果(60.0%),1例取得进步(6.7%),有效率为93.3%;而11例完成研究羟氯喹治疗组红斑狼疮患者也都达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1例痊愈(9.1%),7例获得显著效果(63.6%),3例取得进步(27.3%),有效率为72.7%.对所有他克莫司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后皮损进行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他克莫司治疗患者及羟氯喹治疗患者有效率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他克莫司治疗DLE患者和非DLE患者有效率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是治疗红斑狼疮皮疹的一种有效方法,与羟氯喹口服治疗比较,具更高的疗效.关键词红斑狼疮;他克莫司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icacyof0.1%tacrolimusointmentinthetreatmentofcutaneouslupuserythematosus.MethodsWehaverecruited56patientswithcutaneouslupuserythematosus,45patients(including30patientsofDLEand15patientsofnon-DLEwiththeskindisorderofannularerythemaorpapularsquamousdisorder)weretreatedwith0.1%tacrolimusointmentexternallyand11patientsweretreatedwithhydroxychloroquinetabletsorally.Allofthemwasaskedtofollowupvisitafter1month,3months,6months,1yearand2yearofbaseline.Atthebaselineandeachsubsequentvisit,signscoreswererecorded,andthetotaleffectiveratewerecalculated.ResultsInthe45patientswiththetreatmentof0.1%tacrolimusointment,thetotaleffectiveratewas93.3%,the30DLEpatientswas93.3%,andthe15non-DLEpatientswas93.3%.Inthe11patientswithhydroxychloroquinetablet,thetotaleffectiveratewas72.7%.Atthesametime,thesignscoresofthepaientswithtacrolimusointmentgotthesignificantdecreased(P<0.05).WecomparedthetotaleffectiveratebetweenthetacroliGmustreatmentgroupandthehydroxychloroquinetablettreatmentgroup,andgotthe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AndwecomparedtheeffectiveratebetweentheDLEpatientsandthenon-DLEpatientswithtacrolimustreatmen,yetwithoutthestatistical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0.1%tacrolimusiseffectiveinthetreatmentofcutaneouslupuserythematosus.Andgotthehighereffectiverate,whilecomparedwiththetreatmentoftakinghydroxychloroquinetablets.Keywordslupuserythematosus;tacrolimus中图分类号R59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59-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红斑狼疮患者TRUST试验阳性与抗核抗体ANA阳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19例ANA阳性的红斑狼疮患者,采用TRUST试验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分析TRUST阳性患者中ANA滴度与型别分布状况。结果:红斑狼疮患者中TRUST阳性8例,阳性率为3.7%,其中ANA为均质型的患者阳性率显著多于其他类型(P<0.05),不同ANA滴度患者TRUST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红斑狼疮患者TRUST检测阳性可能与ANA密切相关。

  • 标签: 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TRUST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体内存在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和病变累及全身多器官为特征1。它好发于15~40岁的女性,其中育龄妇女占90.0%~95.0%1。由于此病常累及机体多个系统,并且患病人群多为年轻人,对这部分年轻的群体来说,SLE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SLE患者表现有精神症状者占20%~30%2。生理功能受限、需长期服药、病程长等原因导致SLE患者表现出多种精神症状,其中以抑郁和焦虑最为常见3。此种精神症状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发展。因此,如何缓解SLE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提高SLE患者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SLE患者抑郁、焦虑的精神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SLE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目前的干预方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焦虑 抑郁 干预
  • 简介:维生素D除了经典的调节钙磷代谢作用,还有许多免疫调节作用。维生素D缺乏与癌症、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及自身免疫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及死亡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维生素D水平更低,可能与其避免日晒、肾脏受累、使用药物等多种原因有关。低水平的25(OH)D与SLE高疾病活动度相关。SLE患者中,低的维生素D水平与增加的心血管病事件有关,维生素D水平相对越高,患者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率就相对降低。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正相关。由于SLE患者维生素D的普遍缺乏,因此建议对所有具有SLE风险及明确诊断的SLE患者进行维生素D筛查,对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要给予适当的补充,并定期监测其水平。

  • 标签: 维生素D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骨质疏松 疾病活动度 心血管病风险
  • 简介: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15-02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治疗方法,对比并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效率为90.2%,西医治疗组的治疗效率为68.18%,这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西药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感染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SLE并发感染患者50例(研究组)与SLE未并发感染患者5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情况,并总结SLE并发感染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结果SLE感染以细菌为主,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研究组SLE患者住院时间过长(≥2周)、补体C3与C4下降、血沉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下降、血清降钙素原≥0.5μg/ml等方面的百分比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LE并发感染比较常见,以细菌感染为主,好发于呼吸道,可能与住院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下降、补体C3与C4下降及血清降钙素原≥0.5μg/ml等有关,需加强重视。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感染 特点 影响因素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班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线性免疫分析法对60例系统性红班狼疮患者,38例其他患有风湿性病患以及15例健康体检合格者进行检测,检测内容主要是系统性红班狼疮(SLE)诊断中的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班狼疮(SLE)的使用疗效,掌握其和其他本身存在抗体之间的联系。结果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患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阳性率在系统性红班狼疮(SLE)病患中为72.4%,在疾病对比组中是2.3%,健康对比组是0%,红班狼疮病患的阳性率明显比疾病对比组以及正常对比组要高出许多性(p<0.01),抗核小体抗体在红班狼疮中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分别是98.7%以及72.4%。结论抗核小体抗体对于红斑狼疮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效果,抗核小体抗体对红斑狼疮的诊断具备十分关键的临床价值1。

  • 标签: 抗核小体抗体 红班狼疮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