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用不同粘结剂粘接颊面管的脱落率,为临床使用粘接剂粘接颊面管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错颌畸形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京津釉质粘结剂、3MUnite™化学固化粘结剂、3MTransbond™光固化粘结粘结颊面管,比较三组颊面管的脱落率。结果光固化粘结剂组的脱落率(10.14%)低于化学固化粘结剂组(16.15%)和京津釉质粘结剂组(19.76%)的脱落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磨牙粘接颊面管时选择3MTransbond™光固化粘结剂可以增强颊面管粘接强度,减小脱落率。

  • 标签: 颊面管 粘接剂 脱落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聚氨酯粘结剂与全酸蚀自酸蚀两种传统树脂粘结剂瓷-牙本质粘结强度和粘结界面的超微形态结构,为聚氨酯粘结剂在口腔粘结修复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瓷-牙黏结试件的剪切测试、冷热循环实验及试样横断面扫描电镜观察,对聚氨酯材料粘结剂及全酸蚀自酸蚀两种传统树脂粘结剂的粘结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个处理因素(不同的树脂粘固剂、冷热循环)对粘结强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聚氨酯粘结剂从粘结强度和抗疲劳性均优于全酸蚀自酸蚀两种传统树脂粘结剂。

  • 标签: 医用聚氨酯粘结剂 全酸蚀树脂粘结剂(VariolinkII) 自酸蚀树脂粘结剂(Panavia F) 粘结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与树脂直接粘结对牙抗折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需要而拔除的无折裂、牙根完整的68颗健康磨牙,研究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将离体牙编码分为A组(共33颗)和B组(共35颗)。A组,采取树脂直接粘结修复法;B组采用树脂前提间接粘结修复,观察离体牙发生牙折时破坏载荷及修复后微渗漏发生情况。结果B组离体牙发生牙折时破坏载荷较A组明显要大(P<0.05);B组微渗漏0级所占比例较A组明显要高,且其2级比例较A组明显要低(P<0.05)。结论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牙抗折能力较直接树脂粘结更强,且可减少微渗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树脂直接粘结 牙抗折能力 嵌体间接粘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口腔正畸术中粘结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8例错位牙患者,共77颗牙;年龄最小的是16岁,年龄最大的是38岁,平均年龄为27岁;77颗牙当中,74颗为上前牙,3颗为下前牙;将其分为两组,A组43颗牙齿采取结扎固定方法;B组34颗牙采取玻璃离子粘合剂固定方法。A、B两组具有可比性。结果A组43颗牙齿采取结扎固定方法,复发牙数为6颗,复发率为13.95%。B组34颗牙齿采取玻璃离子粘合剂固定方法,复发牙数为15颗,复发率为44.12%。A组与B组畸形牙齿复发率有显著性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离子粘合剂与牙体表面的粘固很好,能达到顺利粘托槽的目的,而且方法操作简单、粘固性好,不易脱落,最主要的是价格便宜,患者容易接受。手术结束之后患者的畸形牙齿复发率相对比较低,手术安全可靠性相对比较强,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口腔 正畸 粘结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从遗传毒理学方面了解并评价磁性纳米多孔复合(Nano-HA/PLLA/Fe2O3)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从而为其在移植肌腱固定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用Nano-HA/PLLA/Fe2O3磁性纳米复合界面固定材料制备混悬液,进行Ames致突变试验,以检测其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实验组回变菌落数/阴性对照组回变菌落数)。结果此人工骨材料的各浓度组混悬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均小于2。结论Nano-HA/PLLA/Fe2O3磁性纳米复合界面固定材料不引起鼠伤寒沙门菌的回复突变数增加,说明此材料无致基因突变性。

  • 标签: 羟基磷灰石 纳米 界面固定材料 致突变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夹板式粘结桥治疗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夹板式粘结桥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PD、SBI及TM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PD值相比于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BI值与治疗前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TMⅠ度人数占比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夹板式粘结桥治疗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效果显著,不仅有助于修复患者牙列缺损,还能有效固定由牙周炎而导致的牙齿松动,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光固化粘结剂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方法:将89例患者分为3组,观察经过酸处理和非酸处理的疗效差异。两组均在1周后复诊,观察疗效,并再次脱敏治疗,1月后复查,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1周、1月观察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疗效,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固化粘结剂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疗效好于传统氟化钠甘油糊剂脱敏法,经过酸处理的牙面行光固化粘结脱敏的远期疗效较好,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牙本质敏感症 牙本质 粘结剂脱敏治疗
  • 简介:TransbondTMSupremeLV是一种可流动的正畸粘结剂,这方面的优势尤其体现在间接粘结,以及其他流动性光固化粘结剂,用于全方面的正畸应用。本文根据本院自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收集的167例患者进行临床应用研究,发现脱落率最大的是托槽拆除后,脱落率为0.95%,托槽拆除的24h的脱落率为0.4%,在粘接托槽拆除后的一个星期的脱落率为0.4%。结果表明,第2前磨牙上托槽的脱落率最高,可能与该牙的位置太偏远中,隔湿、操作较困难等因素有关。

  • 标签: 间接粘结剂 正畸 TransbondTM Supreme LV 临床
  • 简介:影响种植体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重要的还是种植体表面性质,主要是因为种植体表面不同可以影响到种植体的受力分布.本文通过采用三维有限元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螺纹组合、在不同的加载方式等实验条件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发现颈部采用细螺纹,下部采用宽螺纹的复合式螺纹设计,要优于单一的均匀螺纹设计;种植体最大应力集中在种植体颈部皮质区,而在加载方式为30.的情况下,颈部应力可增大5~15倍.

  • 标签: 种植体 表面螺纹形态 骨界面应力
  • 简介:摘要目的追踪观察、分析评价自粘结树脂水门汀(3MUnicem)在临床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439颗楔状缺损牙齿使用自粘结树脂水门汀(3MUnicem)修复,一年后评价其疗效。结果成功率为96.8%。结论自粘结树脂水门汀(3MUnicem)在临床修复楔状缺损成功率高,临床操作使用方便有待推广应用。

  • 标签: 楔状缺损 修复 自粘结树脂水门汀(3M Unicem)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合剂对牙齿粘结及美容的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本院行牙齿正畸治疗的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京津釉质粘结剂粘接托槽,观察组给予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合剂粘接托槽,比较两组患者拔牙时的粘结强度与AR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粘接托槽1、2天后拔牙时0分患者多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合剂对牙齿粘结及美容效果良好,其具备粘结强度较高且粘结剂残留物较少的优点。

  • 标签: 树脂加强型 玻璃离子粘合剂 牙齿粘结 美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行正畸治疗的病人施以氟缓释性粘结剂对其釉质脱矿预防的实际效果。方法:对40例行正畸治疗的病人予以选取,收集病人时间段为2019年05月至2021年05月间,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自酸蚀底涂剂的树脂粘结剂)和观察组(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各20例,就两组釉质脱矿指数EDI值和DD值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EDI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DD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P<0.05)。结论:在正畸治疗中施以Transbond或GC都有较好的釉质脱矿防护作用,但GC的远期防护作用更佳。

  • 标签: 氟缓释性粘结剂 正畸治疗 釉质脱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釉质粘合树脂粘结剂对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9例184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牙釉质粘合树脂酸蚀剂酸蚀后涂擦牙釉质粘合树脂粘结剂进行脱敏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化钠甘油糊剂进行脱敏治疗。两组均在1周后复诊,观察疗效,并再次脱敏治疗,1月后复查,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1周、1月观察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疗效,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釉质粘合树脂粘结剂生物安全性能好,脱敏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牙本质过敏症 粘结剂 脱敏
  • 简介:目的随访观察陶瓷-陶瓷摩擦界面的人工全髋关节对于初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间采用陶瓷-陶瓷摩擦界面的假体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3例患者进行随访,Harris评分评估术后髋关节功能状态,通过SF-36健康量表了解生活质量,通过骨盆X线观察假体周围骨溶解状况.结果有效随访38例患者共49髋,平均随访(52.5±17.3)个月(36~85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从术前的(50.9±11.4)分(10~73分)提升为(92.9±6.6)分(67~100分)(P<0.05),SF-36量表术后各维度的评分均高于术前(P<0.01).除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股骨假体松动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2例患者出现非典型性髋关节异响外,其他患者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陶瓷-陶瓷摩擦界面的假体可为初次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提供满意的中期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假体中期生存率.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陶瓷制品 髋假体
  • 简介:目的探讨条形码实验室技术在医院医疗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开发应用医学检验条形码管理系统,了解在日常诊疗行为中占据重要作用的医学检验处理在嵌入计算机网络管理手段后是否能有效改善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率并提高实用性。结果在检验管理工作中应用了计算机网络与条码管理技术后,检验工作流程环节清晰,效率提高,差错率有效减少,并实现了检验信息的高度共享。结论医学检验业务通过友善、合理的系统分析设计后,借助计算机网络与条码管理技术的应用,会业务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自由勾选式录入界面 电子申请 图形标尺 医学检验条形码信息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Quartz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和Super-BondC&B粘结剂固定慢性牙周炎下前牙松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下前牙松动需要做牙周夹板松牙固定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后,使用Quartz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做牙周固定;B组在在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后,使用Super-BondC&B粘结剂做牙周固定。两组固定后即刻让患者对于固定物做出异物感评价。固定6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和牙周附着丧失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和牙周附着丧失均比治疗前有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固定后即刻异物感评价,B组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下前牙松动的患者,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后使用Quartz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和Super-BondC&B粘结剂牙周夹板固定,均可以使牙周状况明显改善。Super-BondC&B粘结剂牙周夹板异物感小于Quartz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

  • 标签: 高强度石英纤维 超强粘结剂 慢性牙周炎 牙周夹板 牙周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