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有MPV值和无MPV值样本电阻与激光血小板计数(PLT)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在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上使用网织红细胞模式测定两组抗凝血样本,获得相应激光电阻血小板计数(PLT)值,分别对电阻结果(PLT_I)和激光结果(PLT_O)做配对t检验、曲线拟合统计分析,得出PLT_O预测值与PLT_I初步的曲线方程,并做验证试验。结果:无MPV组的PLT_I与PLT_O总体阃有统计性差异(P〈0.05);而有MPV组的PLT_I与PLT_O总体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MPV组PLT_O预测值与PLT_I的方程为:PLT_O预测值=0.851*PLT_I+29.938;有MPV组的PLT_O与PLT_I的方程为:PLT_O预测值=0.927*PLT_I+15.325。验证实验中,有MPV组和无MPV组中PLT_O预测值与PLT_O实测值间做配对t检验,PLT_O预测值与PLT_O实测值总体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ysmexXE-2100检测中,对于电阻未报告MPV的样本,可选择网织红细胞模式激光对血小板计数进行复查;电阻与激光计教血小板结果间具有相关性,在元相应网织红细胞试剂的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激光PLT计算方程,由电阻PLT结果进行相应换算,其可作为一种简便经济的血小板复查方法。

  • 标签: XE-2100 血细胞分析仪 电阻法 激光法 血小板计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会产妇的剖宫产影响。方法本次分析的对象是我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产科分娩产妇,随机分成人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之后分析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结果。结果实验组产妇临床剖宫产是10.0%,与对照组的剖宫产32.5%相比显著较低(P<0.05)。结论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法不仅可以减少会阴撕裂伤,同时也能避免会阴的切开,对产妇自然分娩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剖宫产率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会产妇的剖宫产影响。 方法: 本次分析的对象是我院 2017 年 7 月 ~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70 例产科分娩产妇,随机分成人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之后分析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结果。 结果: 实验组产妇临床剖宫产是 10.0 % ,与对照组的剖宫产 32.5 % 相比显著较低 ( P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剖宫产率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对ELISA与TRUST在梅毒抗体检测中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方法检测545例标本,对两检出的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ELISA的阳性为4.40%(24/545),TRUST的阳性为3.12%(17/54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ELISA检出的阳性标本经TPPA试验确认,确认为91.7%(22/24),TRUST检出的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确认为35.3%(6/17),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1例TRUST阳性ELISA阴性标本,TPPA试验阳性2例,22例ELISA阳性,TRUST阴性标本,TPPA试验阳性19例。结果545例患者梅毒筛查,与TPPA比较,ELISA有1例不符合,TRUST有11例不符合。结论ELISA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比TRUST高,但也有漏检或假阳性。因此可用ELISA和TRUST联合应用来提高梅毒的检出和准确性。

  • 标签: ELISA法 TRUST法 梅毒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法在我院病案首页数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先收集资料、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并拟订对策、检查和落实,最后对实施PDCA循环前后的首页数据中CD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建立病案首页数据质控小组的专门监管、制定病案首页填写指引并培训、指标落实到具体科室、制订相应奖惩措施、利用信息化软件协助管理等系列措施,我院的病案首页CD指标的填写比较真实的反应我院收治病人的情况。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我院终病案首页数据质控管理成效显著,可在医院其他管理领域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案首页数据质控PDCA循环 CD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结果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从6.72%降至3.57%。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气管插管患者中,有效的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水平。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鱼骨图分析在提高痰标本采集准确中的应用。方法分析痰标本留取不合格及采集低的原因,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需采集痰标本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指导患者留取标本,观察组应用鱼骨图分析指导患者留取标本。观察比较两组的采集合格。结果对照组成功采集50例,合格80%;观察组成功采集50例,合格96%,观察组的痰标本采集准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鱼骨图分析可以提高痰培养标本采集准确,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 标签: 鱼骨图 痰标本 采集准确率
  • 简介:目的探讨皖北疟疾的发病与地表温度(landsurfacetemperature,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的关联性,评价用LST、NDVI对疟疾发病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integratedmovingaveragemodel,ARIMA)预测结果进行校正的效果。方法以皖北五县为研究现场,收集各县2004-2011年的疟疾疫情数据及LST、NDVI等遥感图像资料,提取、合成遥感相关指标;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RIMA模型对2010年各月份的预测结果较报告发病高(平均误差=0.721/10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当地的疟疾发病与近三个月的平均LST(lst_(_012),β=0.295)及之前两个月的平均NDVI(ndvi_(_12),β=0.280)有关联(P〈0.001);将二者作为校正因子(相对贡献为2∶1时)对2010年的预测结果进行校正,平均误差缩小为0.018/10万。以2004-2010年的发病数据再次拟合并筛选ARIMA模型,并以2011年的疟疾报告发病数据为参照,再次评价lst_(_012)与ndvi_(_12)对模型预测结果的校正效果;发现校正后的预测误差(〈0.001/10万)低于校正前的误差(0.293/10万)。结论ARIMA模型能较好地用于该地疟疾发病的拟合与预测,环境遥感替代指标LST、NDVI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RIMA模型的预测效果。

  • 标签: 疟疾 预测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测量尸体组织的电阻抗的死后变化,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内在变化关系,试图寻找一种简便、准确可靠推断死后经过时间的新方法。方法用阻抗测量仪测量大鼠全身多处、牛骨骼肌、猪肝脏组织不同死后经过时间的电阻抗。结果大鼠躯体组织的电阻抗、牛骨骼肌和猪肝脏组织电阻抗随着死后经过时间的延长存在规律性变化。有望推断人体死后经过的时间。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死后经过时间 生物电阻抗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方法提取的大黄-3味汤浸膏得及游离蒽醌溶出。结果10分钟浸泡和10分钟煎煮的浸膏得及游离蒽醌溶出有显著差异,20分钟浸泡和10分钟煎煮的游离蒽醌溶出无显著差异。此实验方法简便,为建立有效服用该药物提供实验依据。结论20分钟浸泡可替代10分钟煎煮。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947例居民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控制、治疗控制现状。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中顺义区的数据,分析≥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控制、治疗控制及变化情况。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进行的组间比较。结果947例顺义区居民标化后高血压患病为43.2%,知晓为31.4%,治疗为22.5%,控制为8.1%,高血压治疗控制为22.1%。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控制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P〈0.01)。结论顺义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比较高,知晓、治疗、控制、治疗控制比较低。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管理。

  • 标签: 高血压 患病率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治疗控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管理中,选择应用PDCA循环后,对人员手卫生执行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期间,将在手术室管理应用PDCA循环,纳为观察组,而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期间应用常规手术室管理,纳为对照组。我院共50名医护人员参与,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在统计两组的人员手卫生执行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前,两组的手卫生执行相比,不具备可比性(P>0.05);干预1个月后,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对照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升(P<0.05)。结论:手术室管理中,选择应用PDCA循环有助于提高人员手卫生执行,也促使护理质量的提升。

  • 标签: 手术室管理 PDCA循环法 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RCA)在降低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度肿瘤科发生的18例护理不良事件及相关信息;成立科室护理不良事件RCA分析小组并进行RCA分析,修订整改措施并实施;分析RCA实施前(2013年1-12月)与实施后(2014年1-12月)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理安全质控检查结果。结果RCA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由18例减少到6例,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65%下降到0.57%(X2值=4.73p<0.05);护理部督导检查年度科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得分明显提高;病区管理、安全用药、护理文书、患者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提高了科室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意识,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降低了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肿瘤科 护理不良事件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三”的影响。方法从辖区内选择糖尿病病人180例,进行护理干预,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一年,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糖尿病病人的知晓,治疗,控制与干预前差异显著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知晓,治疗,控制,以达到防治糖尿病基本目标。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 简介:目的调查连云港农村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知晓、服药、控制现状,为该地区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赣榆和东海两县农村社区抽取年龄在45~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共19668人,高血压知晓71.8%,服药44.0%,控制2.7%。女性知晓、服药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间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知晓和服药及男性服药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男女知晓和服药均随教育程度升高而升高;生活水平好的人群知晓和服药均高于生活差者;控制在不同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云港农村社区高血压知晓、服药及控制较低,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三

  • 标签: 高血压 问卷调查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知晓、控制、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9月到社区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社区卫生护理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知晓、控制、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知晓92.5%、控制100%、治疗95%优于对照组患者75%,87.5%,75%,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社区卫生护理管理 高血压 知晓率 控制率 治疗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上升原因及降低上升的原因。方法对我院产科2008—2013年分娩记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剖宫产指征数据资料输入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剖宫产上升的原因;同时针对原因2014年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降低剖宫产。结果2013年未干预前与2014年干预后剖宫产原因分别列表结论2013年未干预前以“头盆不称、巨大胎儿、胎儿窘迫“为主要原因,2014年采取干预措施后以“头盆不称、社会因素、瘢痕子宫”为主要原因。2014年采取孕期健康教育;分娩期导乐、亲人陪伴、水中分娩、自由体位;分娩期医疗行为规范;加强医务人员医疗知识培训等干预措施后,剖宫产发生明显降低,但引发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发生了改变。

  • 标签: 干预措施 降低剖宫产率 干预前后 引发剖宫产率的主要原因不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及剖宫产指证变迁对围生儿死亡的影响。方法对10年间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05年剖宫产显著低于2006—2010年,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在剖宫产指征中,妊娠并发(合并)症始终处于第1位,社会因素上升为第2位,难产为第3位,胎儿窘迫为第4位。围生儿死亡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死亡,但随着剖宫产的进一步升高,围生儿死亡并未随之下降。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围生儿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