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湛江市学龄前各年龄段儿童血中重金属铅、镉、汞水平,并了解影响血铅水平的相关因素和探索对血铅水平超标的干预方法研究。方法自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对湛江市128间托幼机构进行体检,共28806人次,体检内容包括血铅水平测定,同时进行相关因素评价;随机选取4004例儿童进行血镉、汞水平测定;对血铅水平超标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良好的健康教育,干预组给与良好的健康教育和金属硫蛋白口服干预。结果湛江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68.42±37.11μg/L,铅中毒检出率为16.71%,血镉水平为1.78±0.35μg/L,血汞水平为0.98±0.27μg/L,血铅水平与卫生习惯、居住环境、出行方式和饮食习惯有相关,其中与卫生习惯和居住环境相关性最高;干预后对照组血铅水平为78.42±15.33μg/L,干预组血铅水平为50.32±12.87μg/L,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目前湛江市学龄前儿童血铅、镉、汞水平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减低儿童铅损害,金属硫蛋白可以增加驱铅效果。

  • 标签: 湛江市 血铅 血镉 血汞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湛江市农村孕晚期妇女贫血情况及分析。方法采用日本SysmexXS-8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934例孕晚期妇女进行Hb及RBC测定,判断其贫血程度,并按不同年龄组(<20岁、21-25岁、26-30岁、31-35岁、>35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34例孕晚期妇女中贫血患病率为15.52%。其中轻度贫血患病率为95.86%;中度贫血患病率为3.45%;重度度贫血患病率为0.7%。湛江市农村孕晚期妇女中<20岁的贫血患病率为16.82%、21-25岁贫血患病率为13.71%、26-30岁贫血患病率为15.65%、31-35岁贫血患病率为15.38%、>35岁贫血患病率为22.58%结论孕晚期妇女贫血发生率与年龄有关。孕妇需定期、常规检查Hb及RBC,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孕妇对妊娠期贫血的认识水平,采取综合措施,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降低孕产妇贫血发生率。

  • 标签: 孕晚期妇女 贫血 血红蛋白 红细胞
  • 简介:1997年6月和11月湛江市2例艾滋病患者先后死亡,其致死原因均与机会性感染有关。这2例病人均为出国劳务人员,其感染艾滋病的来源均在国外,传染途径以性接触的可能性最大。建议国境口岸艾滋病监测应将出国劳务、经商的归国人员列为监测重点。

  • 标签: 机会性感染 死亡报告 出国劳务人员 归国人员 国境口岸 传染途径
  • 简介:经对湛江口岸入出境10种常见货物放射性监测,大部分货物β、β表面污染与本底差异无显著意义,但硅锰矿的γ剂量当量率明显高于本底水平(P<0.01),提示必须加强以对硅锰的放射性监测及做好对集装箱、废旧物等的放射性监测管理。

  • 标签: 湛江口岸 入出境货物 放射性物质 监测 集装箱 废旧物
  • 简介:应用微生物学及理化检验方法对调顺港饮用水进行了卫生监测。10年共采水样本210个,获得原始数据1680个。检验结果显示:微生物检验项目100%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理化检验项目中,金属铁含量曾一度严重超标(超标率达69.5%),供水设备经过技术改造后,水中铁含量明显降低,技术改造前、后差异显著(P<0.05)。除铁元素外,其余各项指标全部符合卫生标准。说明该港生活饮用水选择的深井水水质良好,且没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和污染。同时,根据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确保该口岸饮用水卫生安全,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监测和管理,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湛江调顺港 饮用水 卫生监测 微生物学 理化检验
  • 简介:湛江口岸6893名出入境人员胸部X线透视结果进行分析。共检出异常X线人数89人,检出率1.29%。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组之间异常X线检出率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出X线异常者中肺结核病最多,占半数以上(53/89),其次为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变(16/89)和肺气肿(1l/89),支气管扩张和肺炎则比较少见。结果显示,加强对出入境人员胸部X线检查,对保护旅行者的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湛江口岸 出入境人员 胸部X线检查 疾病监测 卫生检疫
  • 简介:目的了解湛江市赤坎区食品水产加工、饮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梅毒、尖锐湿疣感染情况,探讨预防对策和措施.方法抽取从业人员静脉血3mL,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方法检测HBsAg,阳性者再取静脉血5mL检测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对部分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梅毒检测,初筛阳性者再用TPPA试剂进行确认.尖锐湿疣检测采用3%醋酸白试验.结果19281名体检者中,HBsAg阳性1003例,阳性率为5.2%,其中HBsAg伴有HBeAg、抗-HBc阳性者687例,占68.5%;而HBsAg伴有抗-HBe、抗-HBc阳性者316例,占31.5%.尖锐湿疣阳性率为0.04%(8/19281).3807名公共场所和商业服务从业人员中,检出梅毒阳性10例,阳性率为0.26%.结论湛江市赤坎区从业人员不同职业、年龄、性别HBsAg感染情况不同,梅毒、尖锐湿疣感染主要为女性.建议从业人员就业前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对娱乐、餐饮服务行业体检人群要进行梅毒筛查.

  • 标签: 肝炎 乙型 梅毒 尖锐湿疣
  • 简介:目的探讨湛江口岸出入境人员脂肪肝患病的规律,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从入出境人群的健康体检中收集经B超检查后确诊的脂肪肝病例.结果脂肪肝患病的高峰年龄段为40岁和50岁年龄组,患病率分别为13.7%和12.5%.30岁和60岁年龄组的患病率较低为3.2%以下.各年龄段患病差异非常显著(χ2=85.1,P<0.005).不同职业人群中脂肪肝患病以国际海员组的患病率最高为12.2%,其次为干部和出国劳务人员,患病率分别为7.1%和4.7%.脂肪肝发病与肥胖和高脂饮食等因素有关,其中78.9%的脂肪肝病例为肥胖体型.结论肥胖及高脂高糖饮食嗜好、饮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合理是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脂肪肝 患病率 不良生活习惯
  • 简介:本文报告了湛江市经济技术研究开发区白纹伊蚊幼虫季节消长调查情况。5月为第一个高峰期,第二高峰期10月出现,一月份最低。季节消长与气象条件有关,区域分布以农村点最高,其次为港口点和工厂点。全年平均容器指数、房屋指数分别为30.8和33.2。

  • 标签: 白纹伊蚊幼虫 季节消长 容器指数
  • 简介:总结了杭州市西湖区开展风景旅游区卫生监督管理的经验。指出根据工作需要,理顺监督体制,分析掌握旅游规律,确定工作重点,加强街头食品的监督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争取领导重视及有关部门支持下,对于强化风景旅游区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仅对特定区域的卫生监督管理,而且对于理顺卫生监督体制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风景旅游区 卫生监督管理 试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交通业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大量货物流通及人口流动频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蟑螂从外地传人西宁。由于蟑螂孳生栖息环境的特殊性,加之其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很强,蟑螂危害日趋严重。蟑螂不仅偷吃食物,污染物品,更重要的是它能传播各种疾病。蟑螂可携带40余种有害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传播伤寒、肝炎、痢疾等多种疾病,还可引发人类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蟑螂作为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害虫,其防治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 标签: 蟑螂危害 西宁地区 人类健康 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哮喘 人口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郑州地区麻疹流行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住院的267麻疹患者和2000年1~12月住院的202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年的麻疹患者发病年龄呈现小龄化趋势,发病季节无变化。结论麻疹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流行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麻疹 流行特点 疫苗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2011年荥阳地区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寻求降低剖宫产的方法,以期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婴生存率。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荥阳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696位孕妇,分析剖宫产的指证及比率。结果瘢痕子宫和社会因素为剖宫产的前两个指证,共占50%。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指征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提高自己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近些年来,虽然各个地区都将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但是,作为基层,特别是沿海欠发达地区来说,其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所以,本文主要就沿海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公共卫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然后找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基层卫生服务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陇西地区儿童家庭用药、药物管理及用药管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儿童家庭用药管理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224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儿童药物使用频率高、品种多、药物来源途径多,家长药物使用、管理知识水平较低,自备药品的存储、管理较差。结论加强儿童家庭用药管理,对家长进行药物知识教育,提高家庭药物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 标签: 儿童 用药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分析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了解本地区人群对乙肝的免疫水平,为预防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结果41490例检出抗-HBs阳性20460例,阳性率49.31%;男性阳性率48.97%,女性阳性率49.68%,男女之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0~9岁组阳性率为73.76%,与其余各年龄组之比,P<0.001有非常显著差异,经确认该组人群均接种乙肝疫苗;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现出逐渐下降之趋势。结论提高乙肝疫苗的接种率,是增强人群对乙肝免疫水平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人群 乙肝抗-HBs 阳性率
  • 简介:目的:调查大连地区储粮中粉螨污染情况。方法采取直接镜检或过筛后查尘渣电热分离法。结果从5种储粮中分离出粉螨12种,分别隶属于4科10属,即粗脚粉螨、小粗脚粉螨、腐食酪螨、干向酪螨、伯氏嗜木螨、水芋根螨、纳氏皱皮螨、河野脂螨、害嗜鳞螨、米氏嗜鳞螨、膝澳食甜螨、粉尘螨。结论大连地区储藏物中孳生粉螨严重,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粉螨 生境 孳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义乌地区宫颈癌流行病学情况,探讨宫颈癌危险因素,为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2007年参加义乌地区宫颈癌普查的50034名妇女中随机选取2687名,对这2687名妇女采用细胞学-阴道镜检查-组织学检查的“三阶梯”诊断原则进行筛查,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capture,HCII)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并进行宫颈癌危险因素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月经婚育史、性行为史及卫生习惯、肿瘤家族史、宫颈癌防治等。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198例为研究组,非癌及非宫颈上皮内瘤变者2489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高危型HVP的感染率为76.8%(152/198),正常对照组为14.1%(351/2489),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宫颈癌防治知晓率研究组为16.7%,对照组为31.4%。单因素分析,具有显著统计意义的变量有高危型HPV感染、初次性交年龄、性伴侣数、流产史及肿瘤家族史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危型HPV感染、初次性交年龄低(≤17岁)、多次人流史(≥4次)与宫颈癌的发生呈显著关联与宫颈癌、CIN的发生呈显著关联。结论宫颈癌高危因素包括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流产史及肿瘤家族史等有关,其中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研究发现宫颈癌防治知晓率与宫颈癌发病有关。宫颈癌防治应建立起筛查体系,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对高危型HPV阳性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者的干预,同时加强人群的健康宣传,落实高危人群的随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