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宁1-15周岁健康儿童麻疹IgG抗体水平,评估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为麻疹的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15周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麻疹病毒IgG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共计抽取血清标本10231份,经检测共计筛查出阳性9313份,阳性率为91.03%,不同年龄组的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均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新宁15周岁以下儿童麻疹抗体阳性水平相对较低,在今后的防控工作中,应加强MV常规的免疫质量,提高人群的抗体水平,加速消除麻疹。

  • 标签: 儿童麻疹抗体防控
  • 作者: 杨蓉(云南省华宁县疾控中心云南华宁6528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9期
  • 机构:【摘要】目的为了解居民食用碘盐普及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盐,持续预防控制碘缺乏病。方法根据《云南省碘盐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县辖区域按东、西、南、北、中选20个村委会,各抽取15户居民食用盐进行检测[1]。结果共抽检居民户食用盐300份,合格296份,合格率为99%(296/299),不合格3份,非碘盐1份,非碘盐率0.33%(1/300),覆盖率99.67%(299/300),食用率98.67%(296/300)。结论积极、广泛、有效地开展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与促进,使居民了解碘盐的采购、贮存和正确的使用和食用碘盐,提高碘缺乏病的预防控制知识,是可持续预防控制该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华宁县居民死因分布特点,确定健康干预优先领域及重点人群,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2014年华宁县报告死亡人数1370例,死亡率648.32/10万,标化死亡率501.76/10万,男性高于女性;全县人群平均期望寿命为77.08岁,男性75.12岁,女性79.25岁;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脑血管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占全死因的81.46%,是导致华宁县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慢性病死亡占全死因的79.42%,是危害华宁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淹死、意外的机械性窒息是伤害的主要构成,是造成居民“早死”及青壮年死亡的主要死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构成华宁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伤害是构成青壮年“早死”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死因分析 死亡率 期望寿命 减寿年数 减寿率
  • 简介:摘要避孕药具的免费发放体现了我国孕前服务的为民福利性,我国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在生产及供应避孕药具上,极大程度地改善了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药具管理是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充分满足育龄群众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和生殖健康的需求,使之能够用上安全、有效、便捷的药具,并促进药具品种的更新和发展,我们计生部门在完成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同时,应以避孕为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开展知情选择与优质服务,把提高药具的应用率、有效率、群众对避孕药具管理与发放的满意率作为服务的主要目标。本文结合会宁县实际,就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加强药具管理工作进行认真思考。

  • 标签: 药具管理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县重点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期间碘缺乏病防治进展和现状,综合分析2011—2015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掌握全县碘缺乏病消长动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制订有针对性的碘缺乏病防治对策,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5年碘缺乏病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5年共监测居民食用盐1488份,其中碘盐合格率97.7%,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4%,非碘盐率为0.3%,碘盐覆盖率为99.7%,碘盐中位数为29.3mg/kg;8~10儿童甲状腺肿大率2.0%,儿童尿碘中位数185.1ug/L,尿碘值小于50ug/L的比率为6.0%;孕妇尿碘中位数195.1ug/L;五年级小学生及家庭主妇碘缺乏病核心信息知晓率分别为92%、75%。结论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保持高水平,儿童及孕妇碘营养状况良好,病情得到稳定控制,碘缺乏病核心信息知晓率处于国家消除缺乏病标准,达到了我县重点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目标。

  • 标签: 碘缺乏病 盐碘 尿碘 甲状腺肿大率 知晓率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华宁县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华宁县艾滋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7年共发现HIV/AIDS感染者65例,男女之比为2.251,农民占95.39%,年龄在2岁~57岁之间,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性传播次之。结论艾滋病在华宁县流行处于中度流行阶段,全县四镇一乡均有疫情发生,并由城镇向农村播散,但近两年有快速增长趋势,且性传播途径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 标签: 艾滋病 疫情 分析
  • 简介: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丝虫病曾经是我县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1970年代以来,先后在全县范围内多次开展监测与治疗,丝虫病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果,1990年经省专家组审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2000年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2003年和2005年分别进行的病原学和蚊媒监测均未检出微丝蚴。

  • 标签: 丝虫病 防治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我县艾滋病疫情的流行趋势,为决策部门制定防治策略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东宁县艾滋病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东宁县艾滋病流行处于低流行地区,但是流行危险因素广泛存在结论应进一步加强主动监测力度,发现更多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阻断二代传播。

  • 标签: 艾滋病,疫情,流行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华宁县婚前医学检查的现状以及建议。方法选取华宁县2012年~2014年妇幼保健院的年度报表进行统计,并对其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建议。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2012年~2014年共进行婚检6184例,其中,检查出疾病的例数为381例,其检出率为6.16%(381/6184),其疾病类型分别为包皮过长(128例)、包痉(26例)、乙肝(86例)、小睾丸症(4例)、阴道炎(119例)、外阴白斑(5例)、卵巢囊肿(11例)、处女膜闭锁(1例)、无子宫(1例)。结论针对华宁县婚前医学检查的现状,对其实施有效的对策(加大婚检的宣传力度、提高婚前保障机构的服务质量、加强对婚前检查设施的投入),提高新人对婚前检查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有效提高新人婚前检查的例数,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婚前医学检查 现状 建议 分析
  • 简介:化妆品是精细化工产品,它在清洁、护肤、护发、美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商品。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994年对本县石牌镇、高河镇和月山镇等化妆品比较集中的市场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 标签: 怀宁县 化妆品卫生 检验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县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流动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管理的有效措施,为今后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3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期间在辖区内的流动和常住儿童各1000名,采取上门逐户调查的方法,查对接种证、接种卡等方式对2000名儿童免疫规划接种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结果流动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免疫覆盖率为82.70%,显著低于同期常住儿童(96.20%),存在显著差异(P<0.05)。流动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低于常住人口,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流动儿童监护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疫苗接种率显著低于常住儿童,存在疫情暴发隐患。其影响因素较多,广泛开展针对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活动,提高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知晓率是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有关部门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提高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及接种质量,有效保护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

  • 标签: 流动儿童 监护人 预防接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华宁县1990年一2010年在基本消灭疟疾后期的管理成效。方法收集1990-2010年华宁县疟疾疫情报告,疟疾防治监测管理等相关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990-2010年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28例,阳性率为0.31/十万。全县“四热”病人涂片镜检6820人次,阳性22例,阳性率为0.31%;年血检为1.89%,居民血检9306人次,阳性率为0;流动人口血检4272人次,阳性28例,阳性率为0.65%;间接荧光抗体监测7631人份,阳性6份,阳性率为0.13%,滴度在120,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结论说明华宁县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有效控制内源性病例的发生,继续巩固灭疟成果。

  • 标签: 疟疾 监测 管理
  • 简介:本县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制1989年开始组织实施,在安庆市农村率先开展0—7岁儿童四苗接种与保偿的有偿服务。实践证明,计划免疫保偿制集责、权、利于一身,调动了医务人员和儿童家长的双重积极性和责任心,为推动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维持冷链设备的正常运转、更新和...

  • 标签: 怀宁县 计划免疫 保偿制度 预防接种
  • 简介:为了解我县监测点居民的死亡水平、死亡率变化趋势,我们对1996~1998年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1材料和方法人口资料和死亡个案资料来自各监测点的1996~1998年年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死因分类根据《疾病损伤和死亡原因国际统计分类手册》(ICD-9)进行编码统计。2结果2.1基本情况1996~1998年疾病监测点年平均监测人口数为184646人,其中男性为94214人,女性为90432人,男女性别比为1.04。3年间死亡总数2902例,年平均死亡数为967例,年平均死亡率为523.88/10万。2.2年龄分组婴儿死亡率较高,1~19岁死亡率最低,20岁起死亡率逐

  • 标签: 疾病 死因 监测 江苏 睢宁县
  • 简介:目的了解安徽省怀宁县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怀宁县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表、年报表及有关螺情、病情资料,分析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特点.结果2009~2012年,该县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群感染率显著下降,2012年全县三类村和四、五类村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较2009年分别下降了45.54%和51.41%,2012年现存晚期血吸虫病人为313例,4年间未发现急性感染病人.2009~2012年全县耕牛感染率分别为1.5%、1.48%、0.88%和0.71%,呈逐年下降趋势;4年中全县有螺面积降幅不明显,但感染性钉螺面积和密度明显下降;2012年未查获感染性钉螺.结论大力推进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是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治本之策.

  • 标签: 血吸虫病 疫情 怀宁县
  • 简介:为评价结核病归口管理对肺结核病人转诊效果的影响,根据《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对阜宁县综合医院肺结核病归口转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归口管理,综合医院肺结核病转诊率由1996年的67.51%上升到2000年的95.07%。由此可见,加强归口管理,依法严格监督,可有效提高综合医院病转诊率。

  • 标签: 结核病 归口管理 阜宁县综合医院 医院管理
  • 简介:目的掌握甘肃省会宁县贫困和非贫困家庭孕产妇/0~3岁儿童母亲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情况,为制定本地区妇幼保健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在会宁县抽取6个乡镇作为调查地区,选取贫困家庭孕产妇/0~3岁儿童母亲作为调查对象,同时选取同样数量的非贫困家庭孕产妇/0~3岁儿童母亲作为对照,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获得调查对象妇幼保健服务知晓和利用情况。结果共调查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孕产妇或0~3岁儿童母亲503人和511人,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进行5次以上产检的孕产妇所占比例分别为39.2%和41.7%,平均产检次数分别为4.1次和4.2次,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分别为95.4%和97.3%,两类家庭分别有80.7%和78.7%的孕产妇接受了产后访视,50%以上的孕产妇至少接受过1次产后访视。结论应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加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建设,卫生和民政部门应建立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促进贫困人口对妇幼保健服务的利用,提高健康水平。

  • 标签: 孕产妇 0~3岁儿童母亲 贫困家庭 妇幼保健 服务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获得2000~2009年昌宁县麻风病联合化疗(MDT)效果,指导昌宁县麻风病防治工作。方法对2000~2009年连续MDT的麻风病人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治疗麻风病人36例。其中,多菌型(MB)治愈31例,少菌型(PB)治愈2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1例,有效率100%。但有2例PB病人在停药5年后复发,复发率为5.56%。;细菌指数(BI)每年平均下降0.65;结节、斑块、红斑、浸润7~23个月基本消退。结论昌宁县麻风病人采用MDT后细菌指数年平均下降数,结节、斑块、红斑、浸润消退时间,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结果接近,但复发率高于WHO的调查结果,提示今后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在巩固现行管理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加强治疗结束病人的随访工作。

  • 标签: 麻风 联合化疗效果 毒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