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切开挂线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5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瘘形成率、肛门失禁发生率、肛周脓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切开引流术相比,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8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91%显著低于对照组34.09%,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手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行推广普及。

  • 标签: 传统小梁切除术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疗效
  • 简介:目的:探析青光眼患者应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青光眼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病床单双号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并发症发生率为5.3%,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78.9%、21.1%,组间对比具有差异(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应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具有安全、可靠的优势,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超声乳化,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6个月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密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角膜中央区平均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1664±425)、(1532±414)、(1527±402)个/mm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2±413)、(1782±411)、(1739±406)个/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角膜中央区平均内皮细胞丢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相比,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案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现象更为严重,恢复较慢。术前应检查角膜内皮细胞,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角膜内皮细胞丢失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手术是用于在危急情况下帮助患者建立人工呼吸通道的手术方法。在对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手术后,患者上呼吸道的加湿、加温、咳嗽以及过滤等生理功能会遭到破坏,甚至消失,进而使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1。临床上在对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手术后,会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受到感染的几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主要探究性气管切开手术患者其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是外科治疗胆总管结石及良恶性病变引起胆道梗阻的主要手术方式和重要手段,且术后T管护理是配合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T形管用于引流胆汁,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由腹壁戳口穿出体外接引流袋。术后放置T管的目的主要是减压、防止胆管黏膜水肿、胆管梗阻及引流残余胆汁。其次是支撑作用,防止黏膜炎性渗出,造成胆管切开处粘连狭窄,更便于泥沙样结石的引流。

  • 标签: 胆总管切开引流 T 型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生物羊膜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滤过泡及眼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率为90.48%;对照组成功率为76.1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滤过泡形成率为85.74%;对照组滤过泡形成率为6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眼压(15.3±1.2)mmHg;对照组眼压(20.1±1.5)mmHg;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生物羊膜移植 难治性青光眼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护理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的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中,抽取23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11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气道护理管理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综合气道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0例行气管切开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20)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n=20)行综合气道护理。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综合气道护理,可显著减少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率,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 气管切开 综合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气道护理管理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88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后康复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4例综合气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P<0.O5)。实验组气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给予综合气道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气管切开术安全性。

  • 标签: 综合气道护理管理 常规护理 气管切开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切开胆总管进行探查取石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普外科共收治60例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患者,对30例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设为观察组,另外30例患者通过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根据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成功率为96.7%,对照组成功率为76.7%;术后并发胰腺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7%,对照组发生率13.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患者通过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提升治疗有效率,应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切口和常规切口超声乳化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行的原则将这58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29例患者接受常规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的29例患者接受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眼压、散光以及视力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均明显降低、散光与视力均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29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0%明显低于对照组29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5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切口相比,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应用微切口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更理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切口 常规切口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当中采用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的效果。方法将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该阶段来我院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其做分组处理,其中36例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气道护理管理,另外36例实验组患者施以综合气道护理管理,对不同护理管理方案下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1.1%要显著比参照组的38.9%低,且无论是切开置管时间还是住院时间都要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当中应用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的效果好,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综合气道护理管理 气管切开术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气道护理对脑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脑外科进行治疗的气管切开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强化气道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外科类疾病患者实施强化气道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几率,保证患者在治疗期间有较高的满意度。

  • 标签: 强化气道护理 脑外科 气管切开 坠积性肺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对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开展了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并且选取了同期的70例踝关节骨折外固定复位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26例优秀,占37.14%,31例为良,占44.29%,8例为一般,占11.43%,5例为较差,占7.10%;观察组是27例为优(38.57%),32例为良(45.71%),7例为一般(10.0%),4例为较差(5.71%);优良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VSA评分平均(2.84±0.47)分,HAMD评分为(18.38±2.31)分,HAMA评分为(14.48±1.93)分,观察组分别是(7.89±1.08)分,(45.23±5.93)分,(39.28±4.31)分;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该方式具有风险性,需要谨慎使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4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6.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肛门潮湿,并发症发生率为4.8%;对照组术后出现3例肛门潮湿,2例肛门失禁,1例肛门畸形,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 高位复杂性肛瘘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观察护理效果。方法自我院随机选取52例术后吞咽障碍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均实施脑外伤气管切开术,按照抽签法分组,研究组26例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误吸发生率均明显更高,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给予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患者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我院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诊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同时选择同一时期70例踝关节骨折后运用复位外固定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以及总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但是对患者来说有一定的风险。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患者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我院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诊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同时选择同一时期70例踝关节骨折后运用复位外固定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以及总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但是对患者来说有一定的风险。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环护理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传统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患者循环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究循环护理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该方法具有临床护理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 标签: 循环护理 神经外科 气管切开术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