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小梁切除术联合Ologen植入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从中随机抽取6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30例,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Ologen植入术;对照组30例,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外周血白介素(IL)-2、IL-6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进行比对。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外周血白介素(IL)-2、IL-6上,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上,实验组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Ologen植入术,对治疗患者青光眼上,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IL-2、IL-6、VEGF水平,对疾病恢复起到了更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梁切除术联合Ologen植入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 青光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32例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切开引流术治疗,给予观察组切开挂线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半年脓肿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半年脓肿复发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肛周脓肿患者给予切开引流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与伤口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出院,而且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复发率,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12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62例)与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组,58例)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对本组研究所选取的120例患者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手术治疗方式后,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t=3.868,P<0.05;t=48.326,P<0.05;t=29.574,P<0.05)。结论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肛周脓肿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切开引流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效果。方法分析研究68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对照组34例采用切开引流术,观察组34例先行切开,后采用切口挂线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结论肛周脓肿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患者身体健康早日恢复,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 标签: 切开引流术 切开挂线术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切开挂线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两种不同方式干预,观察两种不同方式对肛周脓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刚周功能、复发率、生活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切开挂线干预方式治疗肛周脓肿效果更佳,由于切开引流干预方式,患者施术后康复期明显缩短,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挂线 切开引流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将根治性切开引流与单纯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的肛周脓肿患者8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根治性切开引流治疗,参照组进行单纯切开引流,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与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进行对比,差异较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比较根治性切开引流与单纯切开引流用于肛周脓肿治疗中,前者较后者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在临床有较大应用价值。

  • 标签: 根治性切开引流术 单纯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治疗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入选本次研究 48例肛周脓肿患者均为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2月期间收治,根据随机分组软件将其分为Ⅰ组与Ⅱ组,分别实施切开引流术与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①Ⅱ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1.7%高于Ⅰ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66.7%,差异显著( P< 0.05)。②Ⅱ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Ⅰ组患者,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较为理想,且缩短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 标签: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青光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这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在气管切开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气管切开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家庭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2.0%,两组并发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对气管切开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以减少并发症率,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气管切开家庭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肛周脓肿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以及切开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15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5例采用切开引流术,观察组75例采用切开挂线术,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小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脓肿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手术安全性高,而且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肛周脓肿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切开挂线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5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瘘形成率、肛门失禁发生率、肛周脓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切开引流术相比,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两种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经皮穿刺牛角扩张组(A组)28例和开放性组(B组)2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等。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经皮穿刺牛角扩张法是一种快速、创伤小、并发症少的微创气管切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经皮穿刺牛角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排序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4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脓肿切开引流的患者术后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进度,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乳腺脓肿 切开引流术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作者主要就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实施分析。方法随机性选择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50例喉癌患者实施分析,将患者随机性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实施切开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喉癌患者切开术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喉癌 气管切开术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76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死亡,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买施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护理 治愈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7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占比为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占比为76.92%,两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更优;观察组视力不变、视力提升、视力降低等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治疗对比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青光眼治疗中,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极佳,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视力下降 视乳头萎缩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护理中,气道管理排痰是气管切开护理中重要的工作,而吸痰又是影响气道管理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做好气道管理、气道湿化、吸痰管的选择和插入的深度,以及严格掌握吸痰的技巧、吸痰的时机减少并发症等,对提高气管切开患者抢救的成功率事关重要。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管理 排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8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91%显著低于对照组34.09%,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手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行推广普及。

  • 标签: 传统小梁切除术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