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心理状况,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03级文科学生611名新生,用'大学人格健康量表(UPI)'进行心理普查.结果当代大学由于社会、学校、自身、家庭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迷惑和无助常困扰着他们,使越来越多的在校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结论高校必须谋求一系列妥善的方法去帮助这些迷失了心理走向的大学们.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 迷失
  • 简介:目的探讨当代大学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方法采用自编的开放式问卷对276名大学进行调查。结果当代大学最为关注的是职业生涯,占19.43%,其余心理问题依次为情感问题、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情绪控制、压力应对、学习问题、虚荣心、人品道德、环境适应和网络成瘾;当自己或同学陷入心理问题时,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疏导方式,求助对象首先为同学,占53.36%,之后依次为专业人士或机构、自己、师长、媒体、大自然。结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应注重发展目标,细化服务内容,增加服务资源的可及性和重视非专业的社会支持系统。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问题 求助途径 心理健康服务
  • 简介:摘要文章论述高校图书馆采用图书治疗的方法对大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图书治疗的概念和机理作用以及实施图书治疗是提高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方,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实施图书治疗方法的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也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等角度深含有对培养大学和谐合作精神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望。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今大学的和谐精神和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已被日渐弱化。怎样培养大学的这一精神?我们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次提出了几点对策通过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倡导和谐哲学;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的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大学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心理健康培养。

  • 标签: 和谐校园大学生素质培养
  • 简介:摘要:当前,高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存在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没有完善的预防机制、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等问题。基于此,高校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新媒体时代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利用新媒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加大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建设强大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服务等。

  • 标签: 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探析
  • 简介:摘要为了了解民办大学大学心理健康状况,找到群体间的差异,有针对的给大学新生予以心理辅导,本研究使用UPI中文版问卷对某民办大学全体新生共3070人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显示,民办大学新生属于UPI第一类有199人(6.5%),第二类学生1215人(39.6%),第三类学生1553人(50.6%),有1.3%的学生有自杀倾向,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Z=-17.87,p<0.001)。大学的性别、民族、家中排行、父母教养态度、家庭构成、来源地、经济状况、对学校的满意程度、对所学专业的的满意程度、既往重大病史、近亲有无重大精神问题以及所在学院的差异都会对UPI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民办大学 大学新生 UPI 心理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形式,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缺乏恰当的适应能力,易产生心理问题。结论促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调查
  • 简介:摘要大学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与学生自身健康状况和学习效率密切相关,还与全民族素质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主要在某高校发放八百份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当前大学心理健康情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许多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问题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情况及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88名大学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在恐怖、抑郁、焦虑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来自农村学生心理健康9个因子的得分都高于城市学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理科学生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心理健康状况甚忧,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提高大学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不可否认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大学对外界环境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这个时期的心理发展,其实相对而言并不成熟,处于个体转型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学心理健康状况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这个阶段做好情绪管理对于大学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分析情绪管理对于大学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一定的情绪管理策略,使得大学能够保持一个积极理性的心态。

  • 标签: 情绪管理 大学生 心理健康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调查以某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为主,了解大学心理健康现状并提出对策分析。方法采用量表调查并结合访谈法分析。结果通过此次调查了解某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现状有年级差异、男女差异、人际交往问题突出等情况。结论通过分析本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 标签: 心理问题 大学生 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在当代社会,大学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学作为一个专业领域,对于理解和促进大学心理健康很重要。本综述旨在从学校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发现,尽管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源不足、方法单一等。因此,提出了基于学校心理学的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期为大学提供全面、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支持。

  • 标签: 学校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解决策略 多元化教育模式
  • 简介:自我表露就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过程。处于人格发展适应期的大学面对新的成长阶段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适度的自我表露能增进他们的自我认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促进与他人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还有益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 标签: 自我表露 大学生 心理成长
  • 简介:目的对大学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就应对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方法选取600名在校大学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来进行问卷调查,并制定应对方式。结果大学SCL-90项目分值均明显低于全国大学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在敌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3分的检出率分别为4.60%、3.89%、3.89%,表现较为突出;SCL-90的10项因子分与总分同消极应对方式比较,二者呈正相关(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比较,二者呈负相关(P〈0.01)。结论大学心理健康状态不是特别理想,影响大学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是应对方式。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现状 应对方式
  • 简介:“朋辈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在发达国家被广泛地运用于预防艾滋病、性病及安全性行为教育领域,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大学对朋辈教育的教育质量,特别是教学内容的易理解程度、教学态度亲切性、生动性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 标签: “朋辈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