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参与多点执业的医生主要群体来自公立医院,但因其管理部门多,人员自由调配权力、组阁权力少,所以不易落实。主要存在配套文件、时间安排、工作任务、医疗责任、薪酬等几方面的难点。

  • 标签: 医生 多点执业 难点
  • 简介:随着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步推进和完善,三级医院门诊量和住院量将受到极大影响,该文探索三级医院与区域内二级以下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由二级医院医师到三级医院多点执业,跟随患者双向转诊的模式,实现上下级医院互利共赢,提升区域医疗卫生的整体实力。

  • 标签: 多点执业 分级诊疗 双向转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子宫肌多点注射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剖宫产术中出血500ml以上的180例病例按信封法随机分成A、B两组。A.B组各90例。A组采用垂体后叶素子宫肌多点注射,B组采用加大缩宫素剂量,以观察两组措施的不同。结果垂体后叶素子宫肌多点注射在剖宫产术中能有效控制出血量。结论垂体后叶素能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出血量,起效迅速,适合各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多点注射 剖宫产术中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多点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观察及护理的疗效。结果30例中2级者10例,3级者14例,4级者6例。有效率达100%。结论我们认为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确切,可迅速缓解和消除肌肉痉挛,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的身心痛苦,增强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该疗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 标签: A型肉毒杆菌毒素 注射治疗 面肌痉挛 观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科学研究是能动地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这一特点决定了科研工作的周密性、创造性和科学性。也决定了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渊博的学科知识;缜密的理论思维和应有的科研能力。科研设计是科研工作者必备能力之一,它决定着科研工作的进程和结局,兹仅就临床试验及临床试验设计中的有关问题作一粗浅介绍。一、临床试验及其应用临床研究大致分观察性临床研究和试验

  • 标签: 临床试验设计 临床研究 受试者 科研工作者 科学研究 科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应用欣母沛稀释多点注射联合连续缝合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应用缩宫素、欣母沛稀释注射联合子宫下段连续缝合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应用缩宫素联合欣母沛注射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产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手术客观指标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分娩后2h出血量为(375.6±157.9)ml,分娩后24h出血量为(625.6±134.2)ml,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16.5±87.6)ml,欣母沛使用量平均为(226.4±54.8)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42.6±11.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缩宫素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术后感染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对照组有3例术后感染,4例晚期产后出血,3例子宫复旧,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欣母沛稀释注射以及子宫下段连续缝合联用能够更好的降低患者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发生。

  • 标签: 欣母沛 连续缝合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位多点悬吊加改良外剥内扎术对混合痔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组行高位多点悬吊加改良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出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疼痛程度评分、术后24h排尿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多点悬吊加改良外剥内扎术对混合痔疗效显著,出血少,术后创面愈合快,费用较低,且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排尿情况相对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混合痔 高位多点悬吊 改良外剥内扎术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单点与多点微波消融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及相关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脏肿瘤诊疗与研究中心2015年10月~2017年10月328例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分析术后并发症及多点消融护理的特点。结果与单点消融患者比较,276例多点消融患者术后发热、疼痛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恶心、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及程度亦显著增加;肾功能损害只在多点消融的患者中发生,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随消融点数的增加而上升。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不可逆转的并发症。结论肝癌患者多点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程度较重,但根据其特点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均可逆转。

  • 标签: 肝癌 微波消融术 术后并发症 观察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观察多点位结扎联合芍倍注射液治疗直肠前突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直肠前突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50例,每组25例分别行多点位结扎联合芍倍注射术(治疗组)和PPH术(对照组)。结论多点位结扎联合芍倍注射液治疗直肠前突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明显疗效。

  • 标签: 多点位结扎联合芍倍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观察多点位结扎联合芍倍注射液治疗直肠前突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直肠前突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 50例,每组 25例分别行多点位结扎联合芍倍注射术(治疗组)和 PPH术(对照组)。 结论多点位结扎联合芍倍注射液治疗直肠前突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明显疗效。

  • 标签: 多点位结扎联合芍倍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血液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医院进行血液检查为阳性的214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观察所有患者检测到的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菌种。将常规药敏试验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观察直接药敏试验菌种检测合格率,并且比较两种试验方法的时间。结果两种药敏试验方法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进行检测后,无显著差异,P>0.05,直接药敏试验所用时间显著低于常规药敏试验时间,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检测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直接药敏试验在菌种检出率方面略低于常规药敏试验,但是其用时更短。

  • 标签: 血液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运动平板检查提高基层医院冠心病的确诊率。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我院住院、门诊的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305例行运动平板检查,运动平板试验呈阳性者49例,(阳性率16%),对冠心病的防治有较好的评估。结论运动平板试验有利于筛查出不典型或隐匿型冠心病患者,作为一种简便,无创且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运动平板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诊断
  • 简介:摘要凝聚胺试验应用于血库作业上,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完全抗体与不完全抗体的筛选,其灵敏度、特异性远高于其他介质1倍~250倍,方法简单快速,因此,陆续取代了盐水、木瓜酶试验。其原理是利用低离子溶液降低离子强度,加速分子运动,减弱红细胞静电斥力,缩短红细胞间距,促进红细胞抗原和血清(血浆)中抗体结合发生非特异凝集,当附加假凝集清除液后非特异凝集立即散开,而由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特异性凝聚将依然存在。由此,检出完全抗体或不完全性抗体。

  • 标签: 凝聚胺 交叉配血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应用微柱凝胶法的价值。方法对1000份血液样本使用微柱凝胶法、传统试管法和凝聚胺法进行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以传统试管法为标准,分析微柱凝胶法在直抗试验中的结果,并比较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的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差异。结果在直抗试验中微柱凝胶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44%、99.79%;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试验在主侧的灵敏性、特异性和次侧的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微柱凝胶法在次侧的灵敏性高于凝聚胺法(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在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直抗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 微柱凝胶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本次选取4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分析临床特征,采取溶栓、抗凝等治疗。结果本次选取的40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因心脏内血栓脱落诱导大面积肺梗死而死亡1例,占2.5%。相较治疗前,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降低,动脉氧分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急性肺栓塞临床特征,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行溶栓、抗凝等治疗,可最大程度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特征 治疗
  • 简介:为了解运动平板试验在儿童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我院选择了50例患儿行运动平板检查,结果发现其在心肌炎的诊断及心肌炎患儿愈后能否恢复适当的体育锻炼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运动平板试验 儿童 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