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法在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微柱凝胶法在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

丁雅澜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应用微柱凝胶法的价值。方法:对1000份血液样本使用微柱凝胶法、传统试管法和凝聚胺法进行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以传统试管法为标准,分析微柱凝胶法在直抗试验中的结果,并比较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的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差异。结果:在直抗试验中微柱凝胶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44%、99.79%;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试验在主侧的灵敏性、特异性和次侧的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微柱凝胶法在次侧的灵敏性高于凝聚胺法(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在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直抗试验;交叉配血试验;微柱凝胶法

输血是通过血液输注进行抢救及治疗的一种手段,在输血治疗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及直抗试验,以避免受血者与献血者之间发生即刻或迟发性凝集,保证安全输血[1]。微柱凝胶法以操作简单的特点成为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方法,本研究探讨在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法的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需实施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液样本1000例,其中男538例,女462例,年龄8-85岁,平均(45.5±6.5)岁,有输血史者286例,有妊娠史者350例。

1.2仪器与试剂

BYL型血型血清学多用离心机、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长春博研医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LDZ5-2型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北京京立离心机有限公司),ABO、RhD血型定型试剂卡(单克隆抗体)、抗人球蛋白检测卡、抗人球蛋白试剂(羊免疫血清)、0.8%ABO血型反定型试剂盒(人血红细胞),以上均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凝聚胺试剂盒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方法

直抗试验:实施微柱凝胶法、传统试管法,微柱凝胶法按照说明书进行;试管法:洗涤后的待检血液样本配置为3%浓度的红细胞悬液后加入试管中50μL,之后再加入100μL抗人球蛋白试剂,混匀后离心观察结果。

交叉配血试验:实施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和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均按照说明书实施操作;试管法:50μL洗涤后的3%献血者红细胞和100μL受血者血清加入主侧试管中,50μL洗涤后的3%受血者红细胞和100μL献血者血清加入次侧试管中,于37℃环境下孵育1h,取出后以生理盐水洗涤3次,加入100μL人抗蛋白试剂,混匀后以1000rpm离心1min,取出观察结果。

1.4观察指标

以试管法为金标准,分析微柱凝胶法在直抗试验中的结果,并对比微柱凝胶法及凝聚胺法的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1.5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统计学分析工具为,计数资料以(%)表示,数据比较为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直接抗体试验

试管法中有64例为阳性标本,936例为阴性标本,微柱凝胶法有65例为阳性标本(63例真阳、2例假阳),935例为阴性标本(1例为假阴,934例真阴),以试管法为金标准,微柱凝胶法的灵敏性与特异性分别98.44%(63/64),特异性为99.79%(934/936)。

2.2交叉配血试验

试管法中交叉配血试验有12例为主侧阳性,988例为阴性,46例为次侧阳性,954例为阴性,微柱凝胶法中有主侧阳性和阴性分别为14例、986例,次侧阳性、阴性分别为48例、952例,凝聚胺法中主侧阳性、阴性分别为16例、984例,次侧阳性、阴性分别为45例、955例,以试管法为金标准,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主侧的灵敏性均为83.33%(10/12),特异性为分别为99.60%(984/988)、99.39%(982/988),两种方法在主侧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无显著差异(2=0.000、0.042,P>0.05),微柱凝胶法次侧的灵敏性分别为95.65%(44/46)高于和凝聚胺法的82.61%(38/46)(2=4.039,P=0.044),微柱凝胶法的特异性为99.58%(950/954)与凝聚胺法的99.27%(947/954)比较无显著差异(2=0.823,P=0.364),见表1。

表1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3讨论

为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性,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必不可少的步骤,即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主侧)和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次侧),根据试验结果选择作用于受血者的血液成分,避免出现免疫血液性溶血疾病,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本研究中结果中以试管法为金标准,微柱凝胶法在直接抗体试验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44%、99.79%,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对主侧的灵敏性、特异性和次侧的特异性与凝聚胺法无显著差异,其在次侧的灵敏性高于微柱凝胶法,说明微柱凝胶法在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均有较高的价值。在以往进行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主要采用试管法,试管法的准确性高,但操作步骤复杂,所需时间长,逐渐被新兴的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所取代。凝聚胺法是利用高价阳离子季胺盐多聚物,溶解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引起红细胞非特异性的凝集,加入盐酸后使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不可逆的凝集,虽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但可造成某些抗体漏检。微柱凝胶法是将抗原抗体反应与凝胶分子筛技术结合,使红细胞抗原抗体在微柱腔内的凝胶介质中发生肉眼可见的免疫凝集反应,该实验方法的结果比较稳定,其结果更为直观,灵敏性好[2]。为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应选择具有更高灵敏性的实验方法,因此微柱凝胶法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微柱凝胶法在直抗试验中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且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对次侧的灵敏性高于凝聚胺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阳,芦璐,王德景.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6,39(6):476-479.

[2]郑国栋,蓝婷,林伊君,等.微柱凝胶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双载药脂质体中阿霉素与他莫昔芬的包封率[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2):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