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社区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和社区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对如何制定有效的社区传染病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方法以回顾分析的方法将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辖区范围内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16078例传染病患者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问答,通过调查结果分析社区传染病的特征和发病趋势。结果三河市辖10个镇、4个街道办、4个园区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大约占社区传染病总患者例数的32.30%;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大约占社区传染病总患者例数的8.46%;手足口病大约占社区传染病总患者例数的33.85%;肺结核大约占社区传染病总患者例数的10.72%;其他感染性腹泻大约占社区传染病总患者例数的14.67%,罹患传染病的患者中儿童所占比率较大。结论对于社区传染病的控制应当根据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防控和治疗,定期加强社区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社区居民特别是儿童的预防工作和接种工作。

  • 标签: 社区 传染病 病种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抽血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控制抽血质量的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的125000例抽血检验结果,对其中出现的临床症状不符合和不合格的抽血样本进行分析,找出导致抽血样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结果我院抽血检验出现问题的共有132例,总的不合格率为1.06%,其中出现抽血质量问题的共有112例,占总不合格抽血样本的84.85%,影响抽血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溶血,在112例当中出现了39例。结论为了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性,一定要对抽血检验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特别要注意防止出现溶血等质量问题。

  • 标签: 抽血质量 影响因素 控制策略 分析
  • 简介:摘要儿童护理一直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难点,而核磁共振科室的儿童护理更是儿童护理中最难的结构之一。医护人员要掌握儿童心理学知识,本着对患儿和家长负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最大的热情和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对患儿的综合护理中。如幽默的语言、动作与患儿建立信任,使其配合治疗,避免因给患儿使用药物而使其产生恐惧;与患儿家长沟通,让他们详细了解检查。

  • 标签: 核磁共振 儿童护理 心理 药物
  • 简介:摘要随着目前我国医患关系处于相对紧张的阶段,医患之间不信任、医患纠纷频繁等现象也较为突出。为了改善当前的医疗环境现状,需要完善医疗和护理等医护工作。而在妇产科护理中,同样存在着相应的风险问题,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制度,将不利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详细分析了妇产科护理的主要风险来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达到改善妇产科的临床护理效果的目的。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风险防范 风险管理 医患关系
  • 简介: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企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相较于一般的医院,煤炭企业医院具有特殊性,在不断的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煤炭企业医院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在此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煤炭企业医院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医院经营的策略进行调整,让煤炭企业医院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能,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煤炭企业 医院 经营策略 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儿童心理分析来探讨儿童心理在口腔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600名儿童患者心理分析与应对策略,结果年龄较大的患儿配合相对较好,干预后成效也越明显。结论口腔治疗前分析患儿心理,做好沟通,更能顺利地开展治疗.

  • 标签: 儿童患者 口腔治疗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及院内感染管理策略。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儿科病房患者,分为护理管理前和管理后两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院内感染、护理差错和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其中在护理差错中,管理后为12.61%,管理前为21.79%,p<0.05;在院内感染率上,管理后为13.29%,管理前为22.49%,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管理后为96.75%,管理前为92.32%,p<0.05。结论针对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和院内感染问题做对应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儿科病房护理质量,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儿科 院内感染 护理安全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将对肠梗阻患者的发病因素展开分析,并对其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究。方法纳入60例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导致患者出现肠梗阻的原因主要有机械性损伤以及非机械性损伤;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对其病因进行全面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而且还可以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为患者的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病因 肠梗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士临床护理危机的主要成因及对应的防范策略。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我院神经外科护士进行理论知识、业务水平、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患者病情、护患关系、医疗费用等7个方面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危机成因并提出相应策略。结果理论知识、业务水平、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患者病情、护患关系、医疗费用与神经外科护理危机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护士的理论知识的认知率为54.55%,业务水平的认知率为56.82%,护理质量的认知率为79.55%,病房管理的认知率为47.73%,患者病情的认知率为61.36%,护患关系的认知率为52.27%,医疗费用认知率为40.91%。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危机的认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有助于减少护理危机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危机 成因分析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并发症产生几率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有效果,提升了血液透析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使血液透析并发症产生几率减少,安全性高。

  • 标签: 血液透析 舒适护理 融入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2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12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风险因素认知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文书规范率、护理质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120例患者风险认知率为97.50%,风险事故发生率为5.00%,对照组风险认知率为85.00%,风险事故发生率为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0例患者风险认知率为97.50%,风险事故发生率为5.00%,对照组风险认知率为85.00%,风险事故发生率为20.00%(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性,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护理 手术室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妇科常见病,慢性宫颈炎会引发盆腔炎,更有甚者会诱发宫颈癌。慢性宫颈炎多因急性宫颈炎未进行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治疗方法较多,以局部治疗为主,可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临床发现慢性宫颈炎较难治愈,且复发率较高,因此,应根据不同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另外,为防止慢性宫颈炎向恶性疾病转变,宫颈炎的预防应该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临床特征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用药安全项目组)推出了《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各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均依据此《策略》,结合本医疗机构工作实际情况,开展了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工作。在实践中逐步发现《策略》中不足,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护士是合理用药的最后把关者。防范用药错误,最大限度地避免高危药品在临床使用中的不合理现象,并做到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避免和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 标签: 护理角度 分析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 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12月385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中32例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重点分析对象,分析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在之后的骨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防范对策,对比分析实施防范对策前后一年内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护理满意率的变化。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施防范对策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护理满意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与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不足有关,在护理工作中加强细节管理有助于减少骨科手术切口感染。

  • 标签: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克山病在本县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预防策略。方法调取本地区克山病病历资料,对以往克山病发病因素进行分析,对重点地区包括生活贫困、卫生较差的地方进行综合防治,改善居民的卫生环境,指导知道居民合理饮食,提高身体素质和硒水平,防止克山病的再发生。结果未发现克山病和疑似克山病病例,通过对以往病历的分析及对克山病的针对性和综合防治,近年来没有发生克山病的患者。结论克山病的致病因子是经过当地地产的粮食进入人体的,与饮水无关。克山病的致病因子是黄绿青霉菌产生的CIT毒素。影响因素繁多,主要是促进接触病因物质以及易感的生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及接触的机会。通过开展克山病的针对性预防工作,有效的防止克山病的发生。

  • 标签: 克山病 相关因素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毒蜂蛰伤的急救措施和护理策略。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毒蜂蛰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救措施和护理策略,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经过急救和护理,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等临床症状消失,皮疹消失,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100%,住院时间时间3—16d,平均(9.5±2.1)d;无并发症发生,无后遗症。结论给予毒蜂蛰伤患者处理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症状、建立静脉通道、伤口严格消毒、清除毒素、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知识宣教等急救和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 标签: 毒蜂蛰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存在问题原因,探讨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5月我院58例出现静脉输液问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输液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结果58例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患者不满护生穿刺水平9例(15.5%),处理呼叫不及时20例(34.5%),操作技术29例(50.0%)。结论完善静脉输液培训,向护理人员普及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静脉输液理论知识,规范操作技能,增强责任意识,可显著提高临床静脉输液工作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对应策略 问题分析 静脉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