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连续型油气藏是指空间分布范围巨大、没有明确的边界且一定程度上不依赖于水柱压力的石油或天然气聚集。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地质调查局基于FORSPAN模型的连续型油气聚集资源评价中的一些基本概念。FORSPAN提供了未来30年预测内潜在可增储量的一种评价策略,强调“连续型”油气聚集由一系列油气充注单元组成,所评价的连续型油气聚集或类比对象的油气充注单元的产量数据是预测潜在可增储量的基础。实际上,生产数据依据经验可视为油气地质储量与“采收率”之积。

  • 标签: 美国地质调查局 油气藏评价 连续型 油气聚集 地质储量 油气充注
  • 简介:本文总结了目前边际油田开发过程中采用的各种平台设计方案,并分析了推动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认为平台安装费用是主要的成本动因。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平台概念设计,这种平台不需要传统、昂贵的大型起重船进行安装,从而能够大大降低平台造价。通过对各种新型平台概念设计的分析比较,得出了一种新型、低成本的边际油田平台概念设计,即所谓的吸力基础平台(Suction-piledStackedFrame,SSF)。本文将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方面对这种吸力式基础平台进行探讨。文中介绍了组成SSF平台的关键结构。平台用框架结构支撑导管,并且由吸力罐和油井导管组成复合基础,可以用自升式钻井平台安装。本文将论证平台性能和安装过程。技术评价结果显示,SSF平台概念在北海南部水深40米的海域是可行的,并且其应用范围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相比传统的3腿钢质导管架,这种SSF平台概念的安装费用会降低25%左右。

  • 标签: 平台概念设计 边际油田 吸力罐 自升式平台安装
  • 简介:干酪根是石油的原料,在原油形成之前可能经历漫长的改造和成岩期。一种普遍的假设是:排出油的总成分反映了这种渐进改造的诸多信息,而最初固定碳的原始生物信息大多损失掉了。但在大多数早期原油有机物中仅占一小部分的微量组分即生物标志化合物例外。俄罗斯Timan—Pechora盆地中大量原油和岩石提取物的烷烃和环异戊二烯烃馏分分析表明,作为大多数原油的主要组分的这类馏分是生物残体液化的直接产物,这些生物残体在生油点以前基本保存完好。因此,这类馏分的原始生物成分在原油馏分中保存下来了。采用有机地化中一种新的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对俄罗斯Timan—Pechora盆地上一中古生界推定烃源岩中的242个油样以及83个岩石抽提物样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325个正构烷烃和环异戊二烯烃(总共24种)的分布可以用6个分别归因于特定生物供给源的端元组分的线性组合来表示。6个中有4个是主要的生油源(高等植物的蜡质、蓝藻细菌、微藻类和粘球形藻属微生物)。这些端元占了我们样品中正构烷烃和环异戊二烯烃的大部分。其余两种代表了储层中沉积和低水平生物蚀变期间原始有机物的二次生物蚀变(生物降解)的产物。每一个端元都由一个分析物谱所组成,其丰度以固定的比率和其它端元彼此相关。我们推测,每一种原始的端元都代表了一种耐久的生物聚合物的降解,这种生物聚合物为某类生物的细胞壁和隔膜。正构烷烃和环异戊二烯烃反映了它们的各种前体(即原始有机物源)的加权特征。如果大多数原油都是少数化学结构简单的生物聚合物的产物,那么就要对我们关于总有机碳重要性和油窗特性的许多假设重新进行审查。

  • 标签: 含油气系统 原油 烷烃 异戊二烯烃 蓝藻细菌 干酪根
  • 简介:普鲁德霍湾主力产层最上面200英尺是中等渗透、高有效厚度与总厚度比的河流砂岩,该砂岩含有许多薄的不连续页岩。目前正在采用水驱和混相气WAG对大部分这些层段进行开采,自从1977年以来,采用重力泄油工艺对层带4的上倾第三层进行了开采,该层是开采程度很高的层段。

  • 标签: 普鲁德霍湾油田 先导性试验 工艺 EOR 开采程度 有效厚度
  • 简介:准确地预测凝析气井的产能一般需使用密网格数值模拟法以模拟凝析油带的形成,并考虑诸如非达西流动和高毛细管数条件下相对渗透率变化等高速度现象。本文提供了一种能预测凝析气井动态的新技术,该技术使用了能用于电子表格软件的较为简单的技术。所提出的计算法采用油气藏枯竭物质平衡模型和向井流动动态的两向拟压力积分法。拟压力积分法已被推广到涵盖高速效应并顾及凝析油带形成所引起的产出流体组分的变化。该新技术已经通过与密网格组分模拟结果相对照而得到验证,且在垂直井、水平井和水力压裂井的各种情况范围内其结果的一致性相当好。电子表格软件模型法成为一种快速预测凝析气井动态、鉴测各种不同类型井中凝析油堵塞效应或研究敏感性的有力工具。同时它在涉及诸如地表设施、钻井计划和天然气销售合同等综合研究中需要使用简单凝析气储层动态模型的时候也是很有用的。

  • 标签: 凝析气井 凝析油 拟压力 水平井 相对渗透率 水力压裂
  • 简介:壳牌海上公司(SOI)Popeye油田的水下系统工程,代表了当前一种先进的深水水下技术。它是第一个无潜技术、无导向索技术的10000psi压力级丛式管汇概念。该概念是以满足未来水下开发需要为目的,依靠现有深水经验设计出来的。本文描述了Popeye油田水下系统的选择、设计和成功安装。

  • 标签: 水下技术 系统工程 油田 经验设计 水下系统 深水
  • 简介:加德满都甲烷气储集层是由富含有机物质的山地松散的沉积物组成的。天然气主要产于细粒砂体中。埋藏深度一般300多米,每米储层每天可产出1~2m~3的甲烷气。假定细粒砂体厚度为100~200m,那么天然气潜在生产量为100~200m~3/d。地质矿山局打的井每天生产甲烷50~161m~3。每家或每户民用气平均消耗0.75m~3/d(即一年共消耗270m~3),A块地带和B块地带面积约18km~2,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约2亿m~3。

  • 标签: 浅层天然气 天然气工程 现况报告 储层厚度 沉积物 甲烷产量
  • 简介:3.3气井产能电子表格与储层模拟的比较通过对大量不同气井类型、凝析气流体和相对渗透率模型的密网格、单井组分模拟结果的比较,测试了气井产能电子表格,并在本节中对某些典型的结果进行了介绍。

  • 标签: 凝析气井 气井产能 单井 相对渗透率 井组 储层模拟
  • 简介:本书以我国主要类型的气田和凝析气田(气驱气田、水驱气田、异常高压气田、凝析气田和非常规煤层气田)为对象,在总结前人经验和大量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这类气田开发的基本理论、方法、经验和最新技术进展,并附有气田开发的实例。

  • 标签: 凝析气田开发 天然气工程 丛书 技术进展 异常高压 煤层气田
  • 简介:采气工程研究院作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采气工程的技术支撑单位和参谋部,是建设中国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的技术支撑单位之一,主要从事油气井工程、采气工艺、增产工艺技术及配套工具研制、软件开发应用。室内实验评价、技术推广等工作。

  • 标签: 采气工程 研究院 油气田 公司 西南 技术支撑
  • 简介:通过对该引水工程涉及区钻孔岩心伽玛照射量率测量和区域伽玛照射量率调查以及岩石、土壤、底泥以及地表水、地下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U、226Ra、Th、40K及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工程涉及区属于天然放射性低背景区,地表及地下水水质较好,能满足引水工程的要求,该引水工程是可行的。

  • 标签: 引水工程 水质 天然放射性 调查 评价 地下水
  • 简介:本文综述了进入21世纪化学工程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出了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形势及发展趋势。可持续性发展是化学工程学科的推动力,其发展特点为5个方面,即突出基础研究、工程与工艺的紧密结合、

  • 标签: 工程学科 发展方向 21世纪 化学 可持续性发展 发展过程
  • 简介:本文综述了进入21世纪化学工程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出了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形势及发展趋势。可持续性发展是化学工程学科的推动力,其发展特点为5个方面,即突出基础研究、工程与工艺的紧密结合、过程集成化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生态工业的研究及生物化学的高速发展。化学工程技术的研究热点有:催化反应与催化反应工程、非传统反应与分离系统的开发、过程耦合技术的开发、膜过程的开发、工程放大方法的研究、超细粉体技术的开发等。

  • 标签: 工程学科 生物化学 21世纪 催化反应工程 生态工业园区 可持续性发展
  • 简介:采气工程研究院作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采气工程的技术支撑单位和参谋部,是建设中国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的技术支撑单位之一,西南油气田公司工程技术监督中心隶属该院。该院下设3个专业研究室、2个重点实验室、1个技术推广中心、1个科技信息中心和2个监督室。

  • 标签: 采气工程 中国石油 油气田 研究院 西南 技术支撑
  • 简介:采气工程研究院作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采气工程的技术支撑单位和参谋部,是建设中国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的技术支撑单位之一,西南油气田公司工程技术监督中心隶属该院。该院下设3个专业研究室、2个重点实验室、1个技术推广中心、1个科技信息中心和2个监督室。

  • 标签: 采气工程 中国石油 油气田 研究院 西南 技术支撑
  • 简介: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平板静载荷试验在复合地基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试验方法、最大试验荷载量、压板规格以及承载力的取值原则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平板试验 水泥搅拌桩 复合地基 质量检测
  • 简介:通过探讨岩石力学参数在钻井和压裂施工中的应用方法,提出针对易坍塌地层的钻井液密度控制窗口及最优钻进方位、欠平衡钻井的欠压值确定方法及适用深度、结合闭合应力选择压裂支撑剂、利用地应力形态优选改造层位等一系列技术对策和优化方案,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图8参10

  • 标签: 岩石力学 钻完井 储层改造 井壁稳定 降本增效
  • 简介:对水泥土桩强度的影响因素和低应变动测与水泥土强度特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践就低应变动测法在水泥土桩质量检测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对水泥土桩工程质量检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标签: 低应变动测 水泥土桩 质量检测 掺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