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据AAPGBull,2005年第4期报道:除加拿大以外,可看到所有产油国的30122个砂岩油藏和10481个碳酸盐岩油藏的平均孔隙和深度的关系曲线。加拿大阿尔伯达单独有5534个砂岩油藏和2830个碳酸盐岩油藏图。文中所展示的平均孔渗关系曲线不包括加拿大的油藏,可以看到砂岩油藏和碳酸盐岩油藏的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并讨论了控制储层特征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碳酸盐岩油藏 平均孔隙度 砂岩油藏 全球范围 渗透率 展望
  • 简介:简要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和测量误差的概念,二者之间的区别,不确定主要来源及正确报告、应用和符合性评价等,提出分析测试中心应尽快培训人员,完成对每个检测方法的不确定评定工作,以适应国家法律法规、客户和认可委要求。

  • 标签: 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误差 不确定度报告
  • 简介:对低活放射源的防护和保管及辐射防护的基础知识、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对于普及从事民品生产中辐射防护知识和提高辐射防护工作质量能起到一个较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低活度放射源 辐射防护 放射性衰变 射线
  • 简介:最近,利用脉冲回声核磁共振(NMR)仪测量的新成果,拓宽了该项技术的应用领域,其中包括NMR总孔隙和束缚流体的测量。NMR总孔隙提供储层流体体积的完整分析,包括与粘土和极细粒级岩石相关的极其微小孔隙中所

  • 标签: 核磁共振仪 核磁测井 孔隙度 测量
  • 简介:本文介绍了提高对高流动比水驱(HMRWF)的了解和改善其动态预测的综合研究结果。有关重油注水油田项目的已发表数据是有限的。报道了几个成功HMRWF项目,这些项目显示大幅度提高了高含水时的采收率。但是,对于相似油藏来说,报道的水驱采收率范围大,为OOIP的(1~2)%~20%。原油粘度较高导致采收率较低。

  • 标签: 水驱采收率 动态预测 流度比 注水油田 原油粘度 高流动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些用于比较世界上所有产油国(除加拿大以外)的30122个硅质碎屑岩油藏和10481个碳酸盐岩油藏的平均孔隙与深度关系曲线。然而,另外的曲线涉及到加拿大艾伯塔盆地的5534个硅质碎屑岩储集层和2830个碳酸盐岩储集层。文中还展示了非加拿大油藏的平均渗透率与平均孔隙的关系,并叙述了砂岩和碳酸盐岩之间的主要相似点和不同点,同时讨论了关于每种岩性中控制储层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深度增加,中等和最大孔隙稳定减小的趋势反映出因热暴露随深度增加而导致埋藏成岩孔隙的损失。这些趋势与在较深埋藏期问砂岩和碳酸盐岩孔隙在溶解作用下会普遍增加的说法似乎不一致。或许因为碳酸盐矿物发生了与石英相关的较剧烈的化学反应,并且导致较低的抗化学压实作用和相关的胶结作用的产生,所以在一个给定的埋藏深度处,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中等和最大孔隙值都比较低。在所用的深度上,与碳酸盐岩比,相对少数的低孔隙(0~8%)硅质碎屑岩储集层也许反映出在碳酸盐岩中裂缝发生的更为普遍,并反映出这些裂缝为促进低孔隙岩石的经济产量起到的效果。总之,与砂岩储集层相比,对于一个给定的孔隙,碳酸盐岩储集层不存在较低的渗透率,但是高孔隙值和高渗透率值两者的比例特别低。所提供出来的数据可作为储集层质量分布的综合指南,在缺乏详细地质信息,例如埋藏和热情况下,它能够合理地预测钻至任何给定深度的探井的储层质量分布。

  • 标签: 硅屑岩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孔隙度 渗透率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几种岩心分析方法(如稳态注水、顺流吸液、离心法、逆流吸液)计算水驱气藏的剩余气饱和(Sgr)。由于已发表的文献中关于各种岩心分析方法对比的资料比较缺乏,加之水驱气藏剩余气饱和(Sgr)的确定存在不确定性,所以笔者决定用一种优化实验室方法评价Sgr。试验中选用的岩心样品来自各类具有不同孔隙和渗透率的储层。对以粘滞力、毛细管力或重力为主的各种现场驱替机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剩余气 水驱 气藏 岩心分析 饱和度 驱替
  • 简介:在地球物理文献中发表了与裂缝性储层内饱和变化(例如从含盐水饱和到含气饱和)有关的P-波和S-波地震异常。这些观测受到了裂缝物理强度的限制。此外,报道的垂直传播的S-波分裂异常不总是在同一个方向。利用适用于裂缝以及Brown和Korringa(1975年)流体置换结果的干岩石模型能够解释观测的P-波和S-波异常。

  • 标签: 裂缝性储层 含气饱和度 地震检测 地震异常 BROWN 水饱和度
  • 简介:本文介绍在原始状况下,天然岩心有汽驱残余油饱和时,蒸汽—水相渗透率的测试技术。通过CT扫描测定天然岩心每一平衡点的饱和。压降测试技术与目前公开发表的液—液系统中的测试方法是相类似的。在驱动过程中,进出口端允许有一定的热量散失,汽—水相渗透率的计算则是采用压力数据和进出口端的温度。在多孔介质中,蒸汽相的相对渗透率在考虑误差后与公开发表的气相相对渗透率很接近,而水的相对渗透率似乎低于由菜弗里特在非胶结砂子中所测定的值。由于岩心中粘土矿物的膨胀和微粒的迁移,使压力和饱和的测定变得复杂化。而本文所介绍的测定多孔介质中蒸汽相相对渗透率的方法则是可行的,但多孔介质的绝对渗透率必须是不变的。

  • 标签: 渗透率测定 岩心实验 CT 相对渗透率 残余油 天然岩心
  • 简介:最近在Veracruz盆地一个处于开采中后期气田进行的地震勘探,提供了研究深水砂岩储层(由浊积瓣与河道复合体组成)岩石性质的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用常规的层与时窗提取属性技术,成功地使储层的几何形态显像。根据几套地层单元,我们描述和绘制了多次试验和选择的直接烃类显示图。测井曲线上的含气砂岩与阻抗的突然下降有关。在此次研究中,根据地震资料,一种多属性分析用来预测纵波(伪声波)。用两种技术去测定统计数字:线性回归和概率神经网络(PNN),(Hampson等,2001年;Leiphart与Hart,2001年)。由于训练PNN在目的层作出较为成功的拟合,所以这两种技术产生了很好的预测结果。在Rayner,Hunt和Gardner方程的基础上产生纵波速度来计算孔隙。孔隙度数据体的计算结果导致了储集层的孔隙变化范围的定量估算。

  • 标签: 盆地 孔隙度 砂岩储层 数据体 地震资料 地震勘探
  • 简介:在石油二次运移中,准确估算油气损失对于正确评价含油气系统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利用建立在两相不混溶排驱方法基础上的实验室试验数据,讨论了油气运移通道的形成和相应的油气损失。这些实验允许我们研究运移通道的形成、非润湿性原油沿运移通道的分布,以及通过运移原油的后续脉冲研究原有运移通道的再利用。运移通道的结构型式可以用一种相态图来表征,其坐标是两个无因次数,即毛细管数和帮德数(浮力的一种度量值)。利用核磁共振(NMR)成像测量通道内残余油饱和。在分辨率为0.4mm的条件下,已发现油气运移后通道内的平均残余油饱和一般小于40%。运移中的油气损失是利用空间分辨率所确定的运移烃簇结构体积比乘以通道中的平均残余油饱和估算出来的。

  • 标签: 含油饱和度 实验性 残余油饱和度 鉴定 石油二次运移 油气运移通道
  • 简介:TomoSeis有限公司(岩心实验室下属)在加拿大艾伯塔Calgary西北大约300km的CrystalViking油藏,为Numac能源有限公司进行了井间地震测量。测量目的是对两口平行开发井描述地层内河谷系统中的高孔隙(F1)砂岩(正如Reineat等1988描述的细-中粒砂岩)。为了帮助设计一口已布置水平井的轨迹,我们采集、模拟、处理并解释了两条井间剖面。该井已完钻并作了各种解释。

  • 标签: 加拿大 艾伯塔Crystal Viking油藏 高孔隙度 砂岩 平行井
  • 简介:孔隙和渗透率通常随埋深(热暴露和有效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深埋藏(>4km,约13000ft)的砂岩储集层都具有异常高孔隙和渗透率的特征。异常高孔隙和渗透率可以解释为统计学上具有比己知岩性(组分和结构)、时代以及埋藏史和温度史的标准砂岩储集层的孔隙和渗透率值高的孔隙和渗透率。在异常高孔隙砂岩中,其孔隙超过了标准砂岩次总体的最大孔隙。异常孔隙和渗透率的主要成因几十年前就已明确。然后,量化地下砂岩异常孔隙和渗透率产生的影响过程和评价异常孔隙、渗透率的可预测性这两方面的内容,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很少论及。本文的重点是关于异常高孔隙3种主要成因的量化问题和可预测性问题。这3种成因为:(1)颗粒包层和颗粒环边;(2)烃类的早期富集;(3)浅层流体超压的形成。由于颗粒包层和颗粒环边抑制了碎屑石英颗粒表面石英生长过度的沉淀作用,所以阻滞了石英的胶结作用,并伴生孔隙和渗透率下降。通常,与颗粒包层和颗粒款边有关的异常孔隙的预测取决于多组经验数据的可利用性。在缺乏足够的经验数据的情况下,借助沉积模式和成岩作用构造中地质制约因素的方法,即保存有经济价值的孔隙率所需的包层的产状和包层的完整性。这些制约因素包括热史、砂岩颗粒大小和砂岩的成份。有关烃类聚集对储集层性质的综合效应说法不一。似乎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烃类进入储集层聚集后,部分胶结物(石英和伊利石)会继续沉淀。我们的研究表明,在钻井之前,综合运用盆地模拟与储集层性质模拟,可以量化烃类聚集对孔隙和渗透率的潜在影响。快速沉积的第三系或第四系砂岩提供了由于流体超压的形成而使储集层性质保存完好的典型例�

  • 标签: 深埋藏砂岩储集层 异常高孔隙度 渗透率 成因 预测 油气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