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如果不包括中东的资源,相当一部分世界油气储量(甚至更多)都蕴藏在碳酸油藏中。碳酸油藏孔隙度通常低并且可能是裂缝性的。除了原油与混合润湿岩石特性外,这两个特性通常导致采收率低。当采取EOR策略时,注入流体很可能通过裂缝网络流动,波及不到岩石基质中的原油。裂缝网络渗透率高,但是其等效孔隙体积小,导致注入流体早期突破。有效地采取加密钻井方案和井波及策略(大部分是堵气和堵水)以便缓解注入流体早期突破并且提高采收率。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采收率还是达不到OOIP的40%~50%。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文献中报道了大量在碳酸油藏中实施的EOR油田项目。通过实施油田项目证明了其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能力并且估算出了长期作业费用。采收率的提高直接增加了储量,延长了不同油藏的开采期限。但是,在当时油价环境下,技术效果与其经济可行性相差太大。尽管有希望获得较高的利润,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大量的前期投资给技术应用造成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在其它情况下,高边际成本抵消了从提高的采收率中获得的所有效益。后一种情况特别符合基于化学和热方法的EOR工艺。像在下文中将看到的那样,在过去的30年期间,不断的技术进步降低了每桶增油的成本。...

  • 标签: 油藏矿场 矿场经验 碳酸盐岩油藏
  • 简介:摘要碳酸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储集层类型,碳酸比较复杂,如盆地形成时间跨度大、埋深跨度大、非均质性强、裂缝溶洞发育影响因素较多、老地层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变等特点,从而导致碳酸油气田分布的规律不易掌握。中国有近300x104km2的碳酸分布区,其勘探领域潜力巨大。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也对石油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碳酸油藏油井的研究意义深远。

  • 标签: 碳酸盐岩 产能评价 裂缝 沉积相
  • 简介:EMRT核磁共振成像测井仪是由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成的一种新型测井仪器,目前已在国内外油田商业应用.通过介绍EMRT工作原理、仪器性能,并结合EMRT在碳酸油藏勘探中的实际应用,将其质量控制参数、解释结论与常规测井质量对比分析,证实了EMRT在碳酸油藏勘探中的作用显而易见,油、水、气的T2谱峰特征明显,各种孔隙度计算更为准确.

  • 标签: 核磁测井 碳酸盐岩 性能 应用
  • 简介:摘要:碳酸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储集层类型,碳酸比较复杂,如盆地形成时间跨度大、埋深跨度大、非均质性强、裂缝溶洞发育影响因素较多、老地层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变等特点,从而导致碳酸油气田分布的规律不易掌握。中国有近 300x10 4 km 2 的碳酸分布区,其勘探领域潜力巨大。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也对石油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碳酸油藏油井的研究意义深远。

  • 标签: 碳酸盐岩 产能评价 裂缝 沉积相
  • 简介:摘要: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油藏以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其非均质性极强,且多种流动方式共存,勘探开发属于世界级难题。综合分析了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油藏的开发历程,确定油井过早出水、储量动用能力低、天然能量不足是天然能量开发阶段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水驱效率低是注水开发阶段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不同开发阶段不同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对塔河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影响因素储集空间类型塔河油田
  • 简介:碳酸油藏基质致密,且发育裂缝和溶洞,使得注水开发过程中含水率上升快、采收率低。低盐度注水是一项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受到广泛关注。梳理了碳酸油藏低盐度注水的增产机理、室内实验评价方法和矿场实施条件。综合分析指出,低盐度注水提高碳酸油藏采收率的主要机理是润湿性反转和孔喉连通性改善。润湿性反转由表面电荷改变或者矿物溶解引起,其实质是水相中的关键二价离子(SO_4^2-,Ca^2+,Mg^2+)与岩石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孔喉连通性改善主要由矿物溶解引起。低盐度注水主要的室内实验评价方法有水驱实验、自吸测试、表面张力测定、接触角测定、核磁共振、离子成分分析及Zeta电势测定等。开展低盐度注水能够有效降低注入压力,提高洗油效率,增加波及体积。我国碳酸油藏分布广泛,开展低盐度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机理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低盐度注水 碳酸盐岩油藏 提高采收率 润湿性反转 孔喉连通性
  • 简介:北部湾盆地的碳酸古潜山油藏具有裂缝发育、地层压力低、含油性好及产量高等特点。根据初步钻探实践认为:探井井位的选定应沿长轴、占高点、找扭曲;先期套管完井,采用优质轻泥浆钻开油层;综合各种录井资料判断油气层,分段测试确定油水界面;在测试时宜用大功率电潜泵排压力液,以保证测试资料的可信度和提高时效。这些主要措施的改进,将会提高在海上钻探这类油藏的效益。

  • 标签: 海上钻探 碳酸盐岩 古潜山油藏 井位 综合录井
  • 简介:针对海上某油田奥陶系潜山特低渗碳酸油藏,储层物性差,常规DST测试无产能,又难以实施人工压裂或酸压措施的问题,从油藏储集空间特点出发,提出利用酸化作业在储层中建立酸蚀人工裂缝、沟通天然微细裂缝和孔隙、改善储层渗流条件等措施,提高油井产能。经实施2口井酸化作业,酸化后日产油均达100m^3左右,且产油量稳定。分析酸化施工曲线以及试井曲线特征,选用“井筒储存+无限导流+均质油藏+无限大地层”的试井模型进行拟合,得到井筒及储层物性的各项参数,表明酸化作业能够有效沟通储层中的天然微细裂缝和孔隙,起到人工压裂或酸压措施同样的增产效果,是提高此类特低渗碳酸油藏产能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碳酸盐岩油藏 特低渗储层 酸化 试井曲线 人工裂缝 增产效果
  • 简介:SaihRawl油田(阿曼)的Shuaiba石灰储层是一个几乎无断层的大面积低起伏构造。渗透率较低(1-10mD),受基质控制。储层含有约90×10^6m^3的轻质油(35°API),油柱高度一般为15-30m。油田的工业生产始于油田有效引进水平井技术后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此时距它的发现已有二十年。如今,油田的面积注水开发中运用了每口井拥有7口分支井的多侧向注水技术。单井在储层中钻穿的裸眼总长度已达11km。迄今,钻穿的生产井的裸眼长度是166km,注水井的裸眼长度是107km。有着167口水平分支井,原油生产水平达到9000m^3/d(60000bbl/d)。原始开发井与其注水分支井之间的井距原先是250m,现已逐渐缩短为60m,但还是符合经济标准。在2000-2001年间,为找到短期和长期意义上的更长远的开发目标,油田回顾了自身的开发历史。在油田内,运用一系列的油藏管理新方法来预测储层对不同开发方案的反应效果。为检测这些开发方案和广泛收集数据,确定出一块监测区,最后开展实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此次回顾制定了短期和中短期开发活动的投资组合方案,包括加密钻井至井距为40m和在现有的注水井间补钻注水分支井;还识别出油田冀部的开发地区的上盘(油柱下部的15m);以后将对鱼骨结构式的侧向钻井以及将水反注入现有生产井的措施进行试验,其间计划将波及优化方法,如封水法及再次增产措施法的目标定为采收率达到50%。

  • 标签: 低渗透碳酸盐岩油藏 多侧向 注水开发 侧向井 分支井
  • 简介:摘要:塔河油田碳酸油藏具有储集体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变化大的特征,储集体类型以缝洞型油藏为主[1]。碳酸强能量油藏注氮气三次采油是底水油藏底水抬升后的主要开发手段,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强底水油藏注气效果,研究影响注气效果的主要因素,总结出一套定量-半定量化选井标准,对已实施注气井静、动态特征分析,刻画地质模型,总结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发政策[2]。

  • 标签: 强能量油藏 氮气三次采油 地质模型 剩余油分布规律
  • 简介:浅滩碳酸油藏的原油储量占美国全部原始原油地质储量(OOIP)的22%。而大多数这种油藏都是非均质的,有天然裂缝。在一次采油过程中,Ⅱ类浅滩碳酸油藏的产量一般不足OOIP的10%,并且水驱的难度很大,效果也较差。这主要是由于裂缝的存在导致水绕过岩石基质而过早见水。在这种裂缝性油藏中,经常采用压力脉冲技术,

  • 标签: 碳酸盐岩油藏 原油采收率 化学激励 天然裂缝 裂缝性油藏 地质储量
  • 简介:摘要:对非均质极强的碳酸油藏而言,其储层发育的几何形态多样、大小悬殊、分布不均、储渗性能各异的孔、洞、缝储集空间形成了良莠不齐的储层。常规的解析试井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碳酸类储层描述的需要,本文将三种试井技术结合,确定了某区块碳酸油藏区块储层渗流参数,为碳酸类储层动态描述提供一种新方法。

  • 标签: 解析试井 数值试井 生产数据试井 储层动态描述
  • 简介:世界油气资源主要来自碳酸油藏碳酸储层通常为低孔隙度,而且可能含有裂缝。这两种特性,与岩石的润湿性由油湿转变为混合润湿,常常造成油气采收率的降低。一旦采用提高原油采收率(EOR)的方法,所注入的流体就有可能穿过裂缝系统并绕过岩石基质中的原油流动。裂缝系统的高渗透性及低当量孔隙容积,常常导致所注流体的提早突破。通常,采用加密钻井和提高波及效率的方法(主要是封堵产层出气和出水的方法)来缓解这种提早突破,从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仍有占原始石油地质储量(OOIP)40%-50%的原油无法采出。许多碳酸油藏的EOR(提高原油采收率)现场试验方案都是参照20世纪70年代早期以来的文献介绍制定的。这些方案证明了各种EOR方法用于碳酸油藏的技术可行性。但是,由于油价下跌,许多EOR计划被搁置。本文汇总了美国碳酸油藏的EOR(注气、注化学剂、以及热力法)现场试验,以期确定下一步评价的主要易变参数和项目设计参数,恢复处于开采中后期碳酸油藏的活力。二氧化碳(CO2)驱[连续注入或水、气交替(WAG)注入]是在美国使用的主要EOR工艺。其原因在于二氧化碳的高效价比。二氧化碳EOR法,向主要代表地层中碳的贮藏与螯合的可行性迈出了合理的第一步。尽管EOR化学法,特别是聚合物驱已经在美国碳酸油藏进行了广泛试验,但相对而言,该方法对总采油量的贡献还很有限。本文简要概述了当前EOR的实验室工作(如润湿性变化和新型化学添加剂方面),以及在碳酸地层中所用的EOR化学方法的现场(如提高注入效率)经验。根据过去的和当前的经验,围绕筛选出可用于碳酸油田EOR的方法做了简要论述。

  • 标签: 碳酸盐岩油藏 原油采收率 美国 现场经验 EOR方法 碳酸盐岩地层
  • 简介:摘要:中国缝洞型碳酸油藏(缝洞型油藏)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其中塔河油田、轮古油田、哈拉哈塘油田、富满油田、顺北油气田等探明石油地质总储量已超过20.0×108t,是油气勘探开发最现实的接替领域。缝洞型油藏地质和开发特征与孔隙型碳酸油藏、碎屑油藏明显不同,国内外没有成熟的开发理论可供借鉴。中国石化西北油田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缝洞型碳酸油藏开发技术系列,支撑了塔河油田和顺北油气田的上产与稳产,建成了年产700×104t规模的大油田,但仍存在油藏地质认识深度不够、产量递减快(年递减率>15%)、采收率低(约15%)、已探明未动用储量大(>4.3×108t)等问题,开发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总结提升。本文以塔河油田和顺北油气田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缝洞型油藏地质特征以及开发面临的挑战,梳理了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本文主要分析碳酸油藏储层测井挖掘效应的综合分析。

  • 标签: 碳酸盐岩油藏 测井评价 气层识别 挖掘效应
  • 简介:碳酸地震储层学是地震储层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该文对碳酸地震储层学的特殊性、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针对性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提出碳酸地震储层学是碳酸储层油气勘探与开发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将推动碳酸地区油气勘探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碳酸盐岩 地震储层学 研究思路 研究内容 关键技术
  • 简介:臼齿(MolarTooth,简称MT)碳酸是产于元古代、并具有特殊全球性意义的碳酸类型之一。MT特有的微亮晶结构、严格的时空分布范围以及百余年来众多的成因解释,一直吸引着国内外地质学家对其进行持续的研究和探讨。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基于作者近10余年成果积累及新近对MT微观组构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若干新认识。MT是由原始晶核及同沉积期增生、加大而形成的微晶集合体;元古代时期属于还原或弱氧化环境,具有较高的碳酸饱和度;浅海海底碳酸灰泥固结缓慢;这些灰泥中丰富的有机质不断分解产生气体,封闭体系中的气体浓度持续增高、压力增大,从而导致灰泥中裂隙形成;裂隙形成或可借助其他外力作用,并不断扩大或变形、甚至被破坏;在有机质的催化作用下,裂隙内隙间水中迅速析出CaCO3,形成初始晶核;晶核进一步增生加大并组合成微晶集合体(MT),发生石化作用,充填于原始裂隙中;元古代古海洋的物理、化学条件是MT形成的背景,也提供着沉积物的来源和动力条件,控制着MT的时空发育与分布。

  • 标签: 臼齿碳酸盐岩 成因 元古代 古海洋
  • 简介:摘要:碳酸作为一种重要类型的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受成作用控制明显。碳酸类型多样,根据对储层物性影响可以划分为建设性成作用,主要有白云化作用、古岩溶作用、溶解作用、破裂作用等;破坏性成作用,主要有胶结作用、充填作用、压实(溶)作用、去白云化作用等;复合性成作用主要有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泥晶化作用等。根据碳酸储层成作用的不同,碳酸将成岩相划分为 11 类最基本的单一成岩相,根据成环境的不同,将三类成岩相(溶蚀相、云化相、胶结相)划分为 8 类单一成亚相。

  • 标签: 碳酸盐岩 储层类型 成岩作用 成岩相
  • 简介:1、前言当前,全球能源消费中约85%以上为化石能源。国际能源署(IEA)在其《世界能源展望》(IEA,2006)中指出,从现在起到2030年,全球的能源需求将增加53%。虽然大多数能源专家都认为全球的能源资源足以满足这些新增需求,但仍需寻找更多的资源储量。这意味着石油工业必须大幅度提高各种类型油气藏的采收率。《斯伦贝谢市场分析2007))认为,全球石油资源的60%、天然气资源的40%都埋藏在碳酸内(斯伦贝谢,2007)。

  • 标签: 油藏采收率 碳酸盐岩 表面活性剂 《世界能源展望》 国际能源署 天然气资源
  • 简介:注低矿化度盐水(LSWI)提高碳酸油藏采收率的优点已有文献述及,但其背后的机理仍不清楚。文中基于最新公开的相关试验结果,从地球化学/热力学的角度解释注低矿化度盐水提高碳酸油藏采收率的机理。采用两个地球化学模拟器(UTCHEM和PHREEQC)开展了模拟。对于本文所讲的碳酸案例而言,促使润湿性转换的主要因素是岩石表面电荷变化而非溶解作用。从这些发现中并不能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其原因是LSWI技术在不同案例中的表现各不相同。

  • 标签: 碳酸盐岩油藏 地球化学 低矿化度 机理 盐水 油藏采收率
  • 简介:摘要院塔河4区奥陶系油藏是以发育大规模溶洞为主的碳酸缝洞型油藏,2005年开展注水开发以来,稳定见效期5-6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