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7 个结果
  • 简介:北京防震减灾中心结构为例,进行了结构的地震反应观测及振动特性识别研究。基于半功率带宽法对结构脉动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结构自振周期和振型以及相应的阻尼比。各振型都具有较大幅值的楼层分别位于3、6和8层,据此设计并建成了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分析台阵地震记录识别出了结构的自振特性,同时功率谱曲线显示,井下数据存在高频特性,初步判定其来自钢套管振动。开展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利用观测楼层上地震记录的卓越频率不断修正结构数值模型,直至结构反应与地震记录的频率值相符,且与脉动测试数据基本一致,相对位移对比分析发现,在该模型基础上相对位移反应与相对位移记录基本吻合。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较好地实现了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观测目的。

  • 标签: 脉动测试 地震反应观测 卓越频率 相对位移
  • 简介:根据高层建筑的不同结构类型讨论了高层建筑震害预测方法,分析了东营城区高层建筑在Ⅵ~X度下抗御震害的能力.东营城区高层建筑普遍具有抗御Ⅷ度地震作用的能力,在Ⅸ度地震作用下,各建筑仍具有一定的延性,不致被毁坏.框架结构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相对较弱,在Ⅷ度地震作用下即发生中等破坏,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建筑在本地区设防烈度(Ⅶ度)的地震作用下至多发生轻微破坏,呈现出良好的抗震能力.

  • 标签: 高层建筑 抗震能力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 简介:通过对西宁市区28个街道办事处的各类房屋建筑面积的调查了解,进行了对西宁市区的房屋建筑的静态震害预测,当西宁及周边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波及西宁市区时进行快速评(盲)估工作提供较为科学的定量的参考数据。

  • 标签: 房屋建筑 震害预测 西宁市 破坏性地震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 简介:利用浅层人工地震、电法勘探和工程钻探等多种方法在潍坊开展了隐伏活断层探测工作,查明了潍坊城区周围沂水-汤头断裂、郎部-葛沟断裂、寒亭断裂和潍县断裂等6条主要断裂的位置;通过释光(TL、OSL)和电子白旋测年(ESR)研究了这些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结果表明,潍坊城区范围内无活动断层通过,为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活断层探测 沂沭断裂带 隐伏活断层 潍坊市
  • 简介:安康处于秦岭一大巴山地震亚区,是一个中强地震活动区域。因此,加强对农村房屋建设的抗震设防指导,切实提高农村房屋抗震能力,对于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保障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农村建筑物 抗震设防 安康市 中强地震 可持续发展 活动区域
  • 简介:在对忻州现有房屋建筑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房屋建筑按结构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房屋进行了抗震分析,进而建立了相应的易损性矩阵,最终结果得到以小区为单元遭遇不同强度地震作用的地震损失和人员伤亡,以及50年地震期望损失。

  • 标签: 地震损失 预测 人员伤亡 忻州市
  • 简介:通过对公元1000年以来北京及附近地区6级以上地震震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采用GIS技术,建立了北京历史地震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本文较详细介绍了建立该技术平台的过程,这对于今后这方面的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北京市 历史地震 地理信息系统 震害
  • 简介:福鼎新世纪大厦为23层高层建筑,作者通过对其场地岩土工程地质研究、分析,科学地提出采用箱型基础,并得到了施工验证和土建设计部门认可;从而既解决了实际施工难题,又节省了大量财力、物力,同时打破了以往高层建筑宜采用桩基础传统理论。

  • 标签: 工程地质 基础
  • 简介:本文主要根据《西宁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中跨断层钻探工作的初步结果,对西宁盆地河谷区两条主要的目标断层——北川河西岸断层、湟水断层的活动性予以阐述。通过对断层两侧钻孔岩芯的地层对比及年代学研究结果,建立跨断层柱状剖面,获得各地层层序主要界面的形成时代,并取得如下认识:北川河西岸断层在畜牧研究所场地并未断错到第四系覆盖层,晚更新世以来断层没有活动;湟水断层在彭家寨镇场地未断开第四系覆盖层,晚更新世晚期(约2万年)以来断层没有活动。

  • 标签: 西宁 断层活动性 跨断层钻探 光释光测年
  • 简介:本文通过对福州多种遥感卫星图片(包括美国专题制图卫星的TM三波段假彩色合成图片,时相为一九八八年四月十八日;美国地球资源卫星CCCT计算机处理,采用比例拉伸、矩阵变换、对数直方化、北东向增强、北西向增强等方法处理的不同图片),对福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地震地质构造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特征进行解释,结合野外地震地质调查,评判潜在的地震地质灾害。

  • 标签: 遥感 断陷盆地 地震地质灾害
  • 简介:本文讨论了天然设计地震波的调整问题。通过给出的工程计算实例,研究了产生天然设计地震波所采用技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文中对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杜尚别鸟巢大厦结构隔震设计所需要的天然设计地震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提供的结果可满足设计需求。同时文中还对天然设计地震波调整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 标签: 地震动 强震记录 天然设计地震波 人工地震波
  • 简介:本文介绍了对银川城区两条隐伏断层所做的多层次、多手段综合探测,包括在同一个试验场点进行的三个层次的浅层人工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和槽探,从深到浅,逐层捕获隐伏目标,直到明确锁定目标断层在试验场点的准确位置、产状和上断点埋深等情况。通过对银川活断层探测中目标断层的追踪探测,查明了市区银川隐伏断层和芦花台隐伏断层的平面展布,特别是在市区的延伸位置。通过岩芯样品的绝对年龄测定,得到了银川隐伏断层北段晚全新世活动,南段晚更新世活动,芦花台断层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的结论。

  • 标签: 银川 隐伏活动断层 综合试验探测 断层上断点
  • 简介:防震减灾作为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新时期防震减灾科普现场工作的新要求,通过调研州()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给出一些建议。

  • 标签: 防震减灾 科普宣传 云南
  • 简介:山东省胶州位于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东依崂山、东南临青岛港和黄岛前港湾,总面积1210km^2,辖18个镇、街道办事处,人口77万。从地震地质构造看,胶州市地处大沽河、洋河水系发育的沉积地区,古河道变迁复杂。区内有郯庐强震带、燕山渤海强震带、南黄海强震带,一旦周边地区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对胶州将会产生破坏性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提高胶州抗震设防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保证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 标签: 抗震设防 胶州市 减灾策略 破坏性地震 规划 地震地质构造
  • 简介:总结国内外大量地震灾害的经验教训得知两条重要事实,一是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是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二是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灾难,它可以在几十秒钟内将一座城市夷为平地,导致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死亡,并使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处于瘫痪状态。但是,地震灾害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劫难。目前,国内外各界都在为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在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等方面深入地研究、开发与应用。此文仅就日本建筑抗震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作一介绍。

  • 标签: 抗震能力 日本建筑 建筑物 设计思路 地震灾害 财产损失
  • 简介:新一届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于2006年3月成立。为了总结经验,加强研讨交流,保证新一届委员会的工作顺利开展,中国地震局于2006年3月27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国地震局刘玉辰副局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杜玮副司长主持,50多名新一届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

  • 标签: 中国地震局 安全性评定 委员会 会议 北京 总结经验
  • 简介:根据北京地区强震动观测台网运行维护的现状,本文分析了目前台网维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流程式"台站维护管理方法。同时,还给出了利用数据库软件有效地派发任务、保存数据、管理在台站维护工作中所有信息的相应解决方案。

  • 标签: 强震动观测 运行维护 数据库应用
  • 简介:2006年华东地区地震工程(所)长研讨会于2006年8月9日至13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主办,威海市地震局协办。上海市地震地质工程技术研究、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安徽省地震工程研究、浙江省工程地震研究所、福建省地震地质工程勘察院、江西省防震减灾研究所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领导,上海市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的分管局领导,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的有关人员应邀参加了会议。河南省地震局地震工程勘察研究以观察员的身份应邀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山东省地震局 地震工程 华东地区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威海市 工程院
  • 简介:通过对、县两级防震减灾的工作体会和实践经验,着重论述了(县)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即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就如何做好、县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 标签: 防震减灾 重要性 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