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体外循环后精确控制鱼精蛋白用量对抗肝素,是预防鱼精蛋白中毒性反应的关键环节.由于血液中存在高浓度的亲脂性钾离子(如血液中钾离子的浓度约为5mg/L,血细胞中钾离子的浓度高达150mg/L),而传统的聚阳离子选择性电极膜相中含有阳离子位点,在这种情况下,钾离子很容易进入聚合物膜相而干扰鱼精蛋白阳离子的测定.为了克服血液中钾离子的干扰,开发了肝素活化的聚阴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成功实现了鱼精蛋白聚阳离子的检测,高浓度的钾离子不干扰测定.在最佳条件下,该电极对鱼精蛋白聚阳离子的检出限可达0.1mg·L-1,线性范围为0.5-10mg·L-1.

  • 标签: 离子通量 离子选择性电极 鱼精蛋白 肝素
  • 简介:建立了多反应监测法测定化妆品中α-萘酚和β-萘酚2种禁用着色剂的高效液相色谱-二级质谱联用(HPLC-MS/MS)的分析方法.针对几类美妆用品进行了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条件和二级质谱条件的研究.色谱条件经优化后确定:以常用的反相键合的十八烷基为固定相,以乙腈和水的二元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配有电喷雾离子源的二级质谱为检测器等.考察了膏霜类、油状液体类和水类不同基质化妆品中两种萘酚异构体的加标回收率,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在0.05-10.0mg/L的范围内,2种目标物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S/N≥10)均为0.2ng/g.6个样品的高、中、低3个标准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1.95%-98.30%,相对标准偏差为0.0015%-0.078%,变异系数为0.83%-8.2%.样品中均未发现禁用着色剂萘酚的2种异构体.该方法可用于化妆品中α-萘酚和β-萘酚的检测.

  • 标签: 二级质谱 化妆品 萘酚 多反应监测(MRM)
  • 简介:采用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4种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含量.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检出限分别为1.65×10-3,5×10-3,1.65×10-3和5×10-3ng;平均回收率为82.2%-89.6%;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6%-0.61%;色谱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7%-0.54%.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重现性好,可以满足黄曲霉毒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法规需要.

  • 标签: 柱后光化学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黄曲霉毒素 中药材
  • 简介: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同时检测淮山中残留丙草胺和多抗霉素B的含量.考察了检测电位、缓冲液浓度及pH值、分离电压、进样电压和时间等实验参数对丙草胺和多抗霉素B测定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丙草胺和多抗霉素B同时得到较好的分离检测,其线性范围均为0.1-1000μ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和0.9995),检出限分别为0.01和0.05μg/L(S/N=3).该方法已用于淮山中残留丙草胺和多抗霉素B含量的同时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6.3%-98.7%之间,RSD≤2.3%.

  • 标签: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发光 丙草胺 多抗霉素B 淮山
  • 简介: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大米中Pb,Cd,As,Tl,Cr和V6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完善了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了仪器工作参数,并选取115In,209Bi和45Sc作为内标元素,有效地克服了基体效应和仪器波动的影响.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067~27.5ng/L,测定元素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经国家一级植物标准物质验证,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 标签: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重金属元素 大米
  • 简介:以胺甲基苯并咪唑和水杨醛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个苯并咪唑衍生物荧光探针,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探寻其对常见阴阳离子的选择性识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u2+对合成得到的苯并咪唑衍生物具有荧光猝灭——“关”的作用,而S2O72-对该荧光猝灭体系具有荧光恢复——“开”的作用.据此,提出了具有实现对Cu2+,S2O72-的荧光“关-开”型探针.

  • 标签: 苯并咪唑衍生物 荧光探针 阴离子 阳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