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今年来,高考和中考都出现“诗歌赏析”题形,学生答卷颇感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诗歌中的形象与意象,意象与意境往往含糊不清,混为一谈。致使对诗歌不能正确的理解和赏析。据此,本文对形象、意象、意境等赏析要素作了辨析,以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 标签: 诗歌赏析 形象 意象 意境
  • 作者: 朱能成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6-16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6期
  • 机构:辩证分析人物形象,是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评价人物,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水平,培养创新能力。但是多年以来,由于政治思想、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习惯于简单化的分析:是英雄,就“高、大、全”;是坏人,就十恶不赦。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辩证分析人物形象,尤其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今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 标签: 培养 低年级学生 学习习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但这种努力大多只停留在显意识层面,而忽略了在无意识状态下,把人的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统一起来,在潜意识中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际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巧妙运用良好暗示,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

  • 标签: 教学 暗示 学习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