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关于地方文化意义的研究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全球化背景下,地方的意义正在被全球性力量中和与消解。在这种断裂之下,原有的对于“地方性”的想象反而在认同形成的过程中被不断加强。本土社会力图在一个“时空压缩”的“超空间”时代中,保存其自身基于地方意义的身份认同。哈维认为,一切基于地方意义形成的认同都是反动与禁锢的。他提出,应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出发,理解地方差异的形成,从而理解地方建构中的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的建构。但马西则在批判哈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进步)的地方理论,指出应从多样的社会建构出发,理解地方性的形成过程。马西认为,地方的本质特点包括:开放以及与外界密切的社会联系;地方本身是一个过程,认同在不断的再建构过程中;地方内部具有其认同的多样性;进步的地方并不否认地方性的存在等。基于马西的进步地方理论,研究通过对广州关于移民以及粤语传承问题讨论中出现的话语进行的文本分析,指出广州本地社会在上述讨论的过程中,其少部分话语已经呈现出进步地方所批判的禁锢性,因此需要在重新认识地方的过程中加以修正。

  • 标签: 地方 地方认同 全球(进步)的地方感 哈维 马西
  • 简介: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导游服务质量、游客对导游的满意和信任会影响游客行为意向的假设,并在广州市的旅行社对327名旅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假设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导游的信任是影响游客行为意向的重要因素;导游的服务质量、游客对导游的满意也会影响游客的行为意向。本文认为,旅行社应加强导游服务质量的管理工作,培养导游的服务意识,提高导游的服务技能,增强游客对导游的信任和满意,以便赢得游客有利的口头宣传。

  • 标签: 导游服务质量 满意感 信任感 行为意向
  • 简介:单位制是计划经济时期,在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在城市构建中通过管理和控制人力及物质资源以实现共产主义和国家现代化为目标的基本工具,经历了形成、发展、成熟和转型的历史过程。单位制研究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成果丰硕,但相对制度性研究,空间性和社会性研究还比较薄弱,实践性研究更加匮乏。提出将单位制研究置于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时段背景中,从单位化、去单位化和新单位主义三个阶段和单位的制度性、空间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四个视角展开。三个阶段分别对应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的30年和今后和谐社会建设时期。制度性研究包括制度思想、构建逻辑和制度体系三个方面;空间性包括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社会性包括社会结构、社区发展和个体历程;实践性包括社会重建、旧单位改造和新单位规划。

  • 标签: 单位化 去单位化 新单位主义 制度性 空间性 社会性
  • 简介:正是大暑天,喝茶清心是最好不过的事情。我算得上个茶痴,听闻白马湖附近有所新开的茶馆,依山临水,风景宜人。想着戴望舒的诗,在茶馆,凭栏疏窗里,我会把谁看成风景呢?雅正生活约上三五好友,可清谈,有雅趣,有闲时,这便来到了辛乙堂茶馆。确实是不错的好地方,白马湖畔,海山公园新建的园区内,偌大两栋茶楼——置水、归山,老远便看得见的露台。可惜白日暑热,不合在露台上饮茶。

  • 标签: 戴望舒 白马湖 依山 风景宜人 天干地支 装修风格
  • 简介:旅游的发展对旅游地人地关系突出的影响反映在旅游者与居民地方差异上。本文以黄山市屯溪老街为研究区域,从地方认知、地方依恋、地方行为意向三个维度对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行为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地方认知层面,旅游者更看重旅游地与己之间的互动,而居民则更关注“自我”、“环境”;在地方依恋层面,旅游者要比居民更具地方依恋;在地方行为意向层面,均以赞成保护为主,但在旅游地的“现代化”因子上有显著差异性。综上分析建议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继续挖掘老街特色传统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习俗,向旅游者展现老街的整体魅力;并授予老街居民以更多的权力和灵活性,提高积极性。

  • 标签: 地方感 差异分析 黄山屯溪老街
  • 简介:从二0一三年九月开始,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开始筹备“秘藏印行——故宫博物院早期(一九二五年-一九四九)出版展”(以下简称(故宫民国出版展)。

  • 标签: 故宫博物院 出版物 早期 宫廷 院图书馆
  • 简介:形态各异的新型建筑构成了当代都市常见的景观,对都市建筑空间多重意义的解读使空间研究从地理步入人文。现代空间理论的发展与都市建筑关系紧密,许多建筑不仅承担着使用功能,还是空间理论的对象和实践场所。梳理现代空间研究的理论发展脉络,辨析其间的传承及相互影响,对应北京都市空间案例进行研究,有益于探索空间理论与当代建筑的互动。挖掘其文化意味。

  • 标签: 都市 建筑 空间研究
  • 简介:A·贝克教授,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并不陌生的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家。关于他的生平,他作为终身院士(1ifefellow)的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学院的网页有专页介绍,他作为主编之一的“剑桥历史地理研究”丛书的出版单位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网页也有简短介绍,我也曾撰文介绍。

  • 标签: 地理学科 历史学 贝克 英国剑桥大学 中国历史地理学 剑桥大学出版社
  • 简介:公园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新时代汲取城市发展思想精华与国内外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公园城市把城市的定义从早期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升华到命运共同体,因而具有公共品属性、生态属性和空间属性的三重内涵。公园城市以生态价值为核心,兼顾生态、功能和美学三大标准,实现生命、生态、生产、生活“四生共融”。

  • 标签: 公园城市 命运共同体 生态价值 四生共融
  • 简介:一座城市就如一个人一样,有自身的形象与内涵,城市场景和气质就是对其形象和内涵的一种学术性表达。城市本身必须有自己的个性与特征,这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的成败。然而,在当下中国城镇化推进中,城市个『生与特征变得越来越模糊,“千城一面”现象越来越普遍,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此,借鉴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最新成果“场景理论”,提出“城市气质建设”的思路,以便规避和解决中国城镇发展中出现的同质化问题。场景理论认为,生活文化设施的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城市场景,场景中不仅蕴舍了功能,也传递着文化和价值特征。这种文化与价值特征正是城市气质构建的依据。考量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不仅要看城市的GDP、市政配套、生态条件以及与个体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居环境,而且更要看这座城市一脉相承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特征,这是一座城市的内涵和精髓,也是城市气质形成的基础。

  • 标签: 城镇化 理论前沿 城市气质
  • 简介:本文对科技地区布局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科技地区布局的相关因素,基本原则、集中与分散进行了系统探讨;总结了我国科技活动地域分布的特点;并针对我国科技地区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调整的战略原则和调整的主要方向.

  • 标签: 科技地区布局
  • 简介:在2012年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选中,肖吉地在众多高手角逐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取金像奖桂冠,获得中国摄影个人最高成就奖."作品静谧、柔美、简洁、空灵.

  • 标签: 对话摄影家 心境 拍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