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正>在罗世泽和时逢春搜集整理的羌族民间叙事长诗《木姐珠与斗安珠》第十章中,有关于羌人住房的记载:石砌楼房墙坚根基稳,三块白石供立房顶上;中间一层干净人居住,房屋下面专把禽畜养。这里所指的“石砌楼房”,就是指近代和现代羌人的住房建筑,有人把它称作“庄”。这种“庄”不同于古代羌人建筑的“碉”,一般比较矮小,分三层,四面皆为墙,房顶皆有供奉白石(俗称“石鸡公”)的习惯。这种“庄”的前身,是古代羌人建筑的“碉”(或称“邛笼”、“碉”、“碉楼”)。

  • 标签: 羌人 羌族地区 住房建筑 民间叙事长诗 “碉房” 建筑材料
  • 简介:在甘肃临潭农村,盖房一般分为踩地、动土、锯木、立四道程序。因其耗资很大,又费时力,因此,属于家庭或个人的重大活动。因而,也为家庭、个人和邻居十分看重。特别是立,亲邻友好都会自愿前往帮忙,并兴高彩烈地向主人祝贺恭喜。其场面热闹隆重。长期以来,人们围绕立,形成了许多习俗规程。

  • 标签: 甘肃 立房习俗 包红梁 民俗文化
  • 简介:川流不息的薛河水缓缓地向微山湖流去,岁月的长河湮没了儿时的记忆,昔日的货郎担里形态各异的洛泥塑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当时遍及常庄镇洛村的泥塑艺人都已渐渐地逝去,如今这门民间艺术濒临失传,散落在鲁南乡间百里的各式泥玩具正在成为风雅人士的凤毛麟角,用来观赏陈设,供奉玩耍。

  • 标签: 泥塑 媳妇 洛阳 民间艺术 微山湖 陈设
  • 简介:身体足有丈二高,瘦长身节不长毛,下身穿条绿绸裤,头戴珍珠红绒帽。——谜底:高粱一束高粱秆能干什么?在中国北方农村,高粱秸秆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村民们不是把秸秆当作牲畜饲料就是当作为柴火肥料,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柴火棍儿”,在河北手工艺人赵润生的手里,却能化腐朽为神奇,经过他匠心独运的巧妙制作,竟然变身成为一座座精美的微缩楼阁,一个个可爱的动物造型,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手工艺品,巧夺天工,魅力四射。

  • 标签: 秸秆 北方农村 手工艺人 手工艺品 乡土气息 高粱
  • 简介:《惠州民俗》体现以东江为特色的广东区域民俗专著。《惠州民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是广东省社会科学地方文化历史项目以及惠州市政府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惠州民俗研究”的成果著作。全书分导论,方言,生活风俗,节俗,人生礼仪风俗,游艺民俗,民间崇拜与祭祀风俗,行业民俗等8个大章共38节,45万字,146张彩图,

  • 标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区域民俗 惠州市 社会科学 2010年 民俗研究
  • 简介:<正>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如今也有了自己的民俗学研究组织,1998年7月30日青岛市民俗学会宣告成立。近十几年来,青岛的专业和业余民俗学工作者在民俗的调查和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相继出版了《中国民俗文化论》(曲金良)、《中国古代民俗》(郭泮溪)、《美国民俗学》(李扬译)等著译作品,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尤其是在民间故事搜集整理方面,青岛的民俗学者和民间文艺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出版了一批故事

  • 标签: 民俗学者 青岛市 民俗学会 民间故事 民俗博物馆 民间文艺
  • 简介:<正>1984年11月,常州酱品厂在平整厂内土墩时发现陶器和铜器碎片,常州博物馆馆闻讯后即派员前往清理。据工人反映,该土墩原高约5米。挖掘机在取土过程中毁坏多座墓葬。我们在现场仅清理到一座残墓。现将残墓和土墩中的采集品一并简报如下。残墓(编号M1)为土坑木椁墓,棺木已朽,随葬品大多破碎,墓残长4.40、宽3.40米,墓向正南北。紧靠墓西壁有一南北向砾石层,长3.40、宽l.70、厚0.35

  • 标签: 酱品厂 汉墓 常州市 土墩 底径 腹径
  • 简介:建国以来,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业绩辉煌,群众文艺创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广东省文化厅每年举办全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活动,但阳江的群众文艺创作表现出滞后不前,笔者将对阳江群文创作的问题作些研究和思考,提出对策与建议。

  • 标签: 群文创作 现状 对策
  • 简介:湛江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颁布两年多来的文化强建设中,探索出了一条有效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创新建设发展文化的路子。对在新起点上做好文化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强、文化强省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和借鉴意义。

  • 标签: 文化 建设 创新 思考
  • 简介:深圳罗湖区戏剧小品创作演出活动十分活跃,作品屡获国家大奖,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栏目录播;罗湖区2000年承办了“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颁奖大会”,2007年、2009年分别承办了“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戏剧小品复赛”和“全国社区小品创作研讨会暨交流演出”,已形成了“罗湖戏剧小品”的文化品牌。

  • 标签: 罗湖 小品 成果 探究
  • 简介:广州的商都形象已是深入人心,以至于大众会忽略掉广州本身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的宗教形态非常丰富,五大宗教和谐共存。论文以广州宗教旅游资源为切入点,阐明广州进行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并通过分析广州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进而为广州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建议。

  • 标签: 广州市 宗教 旅游资源 开发
  • 简介:郭家山11号墓出土了青瓷器、铜器、铜钱等,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断,该墓应为西晋墓。这一墓葬的发掘为南京地区六朝考古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

  • 标签: 南京 郭家山11号墓
  • 简介:本文从入选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的“欢乐广场·唱响汕尾”着手,揭示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的现实意义,提出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必须深刻认识群众文化的意义、建立文化队伍、建设文化阵地、完善保障机制等思路和建议。

  • 标签: 群众文化活动 意义 品牌 建议
  • 简介:<正>1989年10月至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新余博物馆合作,联合组成考古发掘队,对水北镇拾年山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考古发掘队由李家和任领队,省考古所徐长青,博物馆徐若华、王强、李小平,厦大吴诗池、钟礼强和87级考古专业19名同学及邹池根、傅雪

  • 标签: 烧土 夹砂 黑灰 灰色土 第三次发掘 新余市
  • 简介:2009年8月12日上午,广州非遗普查工作总结会议在文化馆海珠分馆举行。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文化局副局长张润华,与来自全市12个区(县级)的非遗工作者,以及广州33名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工作总结会 广州市 普查 表演艺术家 文化馆 红线女
  • 简介:徐州狮子山汉兵马俑遗址自1984年12月发掘以来,俑坑一直未进行很好的防水加固保护,致使汉兵马俑长期处于饱水状态,甚至浸泡在水中。汉兵马俑受湖后,出现了陶俑涨开、泛碱,彩绘脱落,陶质酥解、粉化等病害。2007年,南京博物院联合宜兴太湖防渗修缮加固工程有限公司对狮子山汉兵马俑俑坑进行了防水加固保护,通过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俑坑达到了“不改变原状”和防渗的技术要求,使汉兵马俑免遭水的侵害。

  • 标签: 汉兵马俑坑 遗址 防水加固
  • 简介:2015年4—7月,南京考古研究所对南京雨花台区后头山东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地坐北朝南,4座墓室东西向紧密排成一列,墓葬形制、大小相近,均为砖室券顶结构,长5米左右。墓葬多保存较好,出土了包括青瓷器、陶器、金饰、铜印章等在内的各类遗物90余件(组),其中六面印、步摇金饰、头像砖等均较罕见。根据出土的六面印,初步判断M1墓主为张迈。这处墓地的发掘对于研究六朝墓的出土遗物、葬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东晋 家族墓 张迈 六面印 步摇 头像砖
  • 简介:博物馆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驱动力之一,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已成为当代博物馆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将从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的重要意义、开发思路和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探讨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

  • 标签: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 文化产品开发
  • 简介:对鄂东南地区"接太公"习俗的研究可以探寻民俗活动的时空语境。由于地理特征和早期移民活动而分散居住的宗族支通过连年举行的"接太公"活动形成了日常生活中跨越地域的共同体意识和行动路径。进入19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力量的深入,村庄流动性的增强,地方文化中支撑头意识的意义系统和行动单位正在被替代,"接太公"习俗得以延续的价值依托和组织载体日渐消解。

  • 标签: “接太公” 民间习俗 房头 宗族
  • 简介:广州第一个群众文化(外来工)示范基地已在萝岗区联合街道一一萝岗科学城员工宿舍区域内挂牌建立。基地建设工作团队历经调研、研讨、策划到挂牌实施6个多月的实践工作,颇有感触。无论是示范基地内外部环境分析、基地地址选择、活动主体对象需求调研、活动内容形式策划、优势资源整合;还是各层级管理职责确定,上下联动、优势互补、高效管理、共建共赢以及基地运作过程中的风险意识,都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为了新时期群众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笔者愿把这些经验教训、规律性的理论总结整理成启示录形式,呈献给大家一起分享,通过广州群众文化(外来工)示范基地的建设,让外来工共享公共文化,荡漾起甜蜜而又幸福的微笑。

  • 标签: 公共文化 文化惠民 示范基地 风险意识 主体对象需求 资源整合优势